这波上涨会有三种结局,巨资已没退路!概念爱好者
下午,和一个QFII的工作的朋友聊,言语之间,感觉后面QFII也要加码投入A股了。不为别的,主要就是外资也没路。比如这两天日本国债崩了,1天里面两次熔断,后面要起开无限量购债,6月先印10万亿日元,这哪是印钱,直接就是在印纸。美元倒是不断在升值,问题美股已经跳的不成样子,并且貌似一副远远没有跌好的样子。
再看看A股,实际真正弱的还是上证50这种大盘股,像创业板指数,已经反弹回到2021年3月份的水平。而对标纳斯达克的话,纳斯达克目前比去年3月份还跌了17%,至少过去1年里多时间里,实际还是创业板表现更好些。所以,吸引资金进来,真不是空穴来风,难怪最近美股跌的时候,我们都在上涨。
对于这样的市场,具体股票的表现可以用三个一定来归纳。一,资金有准备一定爆发;二,机构在洗盘一定突破;三,连续做多一定加速。眼下,问我哪些股票会爆发的朋友也很多,所以第一条资金有准备一定爆发,仔细讲。
一,资金有准备一定爆发?
资金会如何准备?用量化交易行为,资金准备的行为就是「机构蓄势」,个股在某个阶段内,股价并没有上涨,甚至还出现小幅下跌,但在「」中,代表机构资金的橙色「机构库存」数据,却出现平稳或增加态势,即为「机构蓄势」。
而现在爆发的股票,就是在机构蓄势之后不断爆发的。如妖王特力A,之所以最近出现了11个涨停板,原因就是爆发之前,实际该股已经经历了2次机构蓄势。该股第一轮反弹持续到5月16日就休息了,此后表现一直很一般,到5月24日市场暴跌的那天,也是冲高回落的中阴线,走势上看就是行情没戏了。但「」去量化交易,橙色机构库存当时一点都没减少,说明机构资金根本没有因为再次回落而放弃,依旧积极,当时那个阶段,就是在做积极准备。所以该股5月25日低开后直接拉到涨停。并且上涨之前的震荡,就是典型的高位震荡,但机构库存持续不断,构成「机构蓄势」,截至目前,涨停已经有过11次涨停。
二,上涨中量化交易的作用
这里也简单说一下如何用「博尓系统」量化交易,大家直接到应用市场,搜索并且安装一个「」的手机应用,安装之后,即可免费量化自己关心股票的交易状态。对于大家来说,有三个好处。
- 看清交易行为,心里有谱,无论是交易力量对比,还是机构行为、概率测算,都能量化。
- 目前国内量化交易的使用者很少,容易摆脱羊群,肯定比大众方法更有效率,。
- 可以用量化交易的方法,进行全市场的统计和筛选,无论行情涨跌,总能找到符合自己胃口,又能够匹配机构资金积极行动的股票。
- 遇到反弹中缺乏「机构库存」的股票,也不会被走势的上涨所迷惑。
类似这样的做出「机构蓄势」准备的股票,然后出现突破的股票实在太多了,如最近太多人都在关注的光大证券(601788),最近7天涨了5个涨停,最大涨幅85%,但爆发之前股价表现是很一般的,看走势根本看不出当时光大有爆发潜力。但用「」去量化,结果完成不同,因之前5月17日-6月6日,股价始终没有上涨,但没涨的背后,橙色的「机构库存」持续不断,构成了典型的「机构蓄势」,显然机构资金当时就是在做准备,准备好之后,开始爆发,一爆发就不得了。
实际券商股这样快速上涨的,可不止光大证券,随后像海通、中信这样的券商股,之前也是明显的「机构蓄势」准备,准备之后突破爆发也是很快的。
三,涨不上去的背后
而那些盘整半天,却不能爆发的股票,往往都是震荡中机构库存消失的股票,如东航物流(601156),整个6月份一直在震荡,但就是涨不上去,最近还破位下行,用去量化,原因就是横盘震荡背后「机构库存」一直是消失状态,说明机构资金实际并没有积极参与进来,所以反弹都是一日游,很快就跌下去,昨天还创短期新低。
所以大家手头的股票,也可以到应用市场,去搜「」的手机应用,装好之后就能自己量化自己手头股票有没有机构库存了。或许大家过去资金流进流出,大单小单统计都看了N遍了,但该咋呀还是咋样,没啥改变。实际这就是因为这么看资金方法,用的人太多了,股市里什么东西普及了,价值也就到头了。这也是我换个角度,早早就选择量化交易看股票的原因,大家可以自己去尝试,相信也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