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员工说走就走闪辞,法院判员工赔8000!

(2025-03-26 08:55:38)
标签:

北京律师

李启来律师

两高再审案

民商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

分类: 诉讼攻略

2018521日,某信息公司张三签订《劳动合同书》,约定合同期限为201857日至202157日止,合同试用期为201857日至201887日止,期限为3个月,担任设计师助理工作。

2019910日,公司与北京公司签订《安卓手机主题技术制作合同》,约定北京某公司委托公司提供手机主题相关的素材、资源进行打包技术处理,完成符合要求并可在指定手机平台上线的最终主题产品。约定验收合格后,公司可获得报酬36000元。

20191113日,张三口头以“想去外面看看”为由向公司部门负责人提出离职,自20191114日未再至公司处工作,后入职与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工作。

20191224日,张三公司出具《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函》以公司存在违法情形为由,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191224日,公司张三出具《回函》,就张三出具的通知函中相关事宜作出回复。

公司2020227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张三擅自离职违法赔偿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15万元。

仲裁委公司的请求事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受理范围为由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

公司不服,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为:1、请求依法确认被告擅自离职违法;2判令因被告违法擅自离职给原告造成的经济损失5万元。

一审判决:张三以个人原因提出离职,未提前三十日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一、张三是否应提前三十日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其离职行为是否违法;二、张三是否应向公司承担因其离职而造成的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经审查,张三以个人原因向公司提出离职,并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关于公司主张要求张三赔偿因其违法离职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5万元的诉讼请求,一审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张三以个人原因提出离职,未提前三十日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公司未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张三擅自离职给其造成的具体损失,一审法院根据张三离职前工资标准、工作岗位性质、工作年限以及离职原因与离职后入职的情况,酌情认定张三应赔偿公司损失8000元。

综上,一审法院判决:一、确认张三未提前三十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二、张三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公司支付经济损失费8000元。

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上诉理由如下:

20191114日,张三以想去外边看看为由擅自离职并迅速入职第三方公司,将在公司学习并掌握的各项技术用于第三方公司,直接导致公司与第三方公司关联单位合作终止,每月直接损失至少3.6万元。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违反<</span>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通知第四条规定以一审认定张三应当承担的赔偿金额与事实不符。

张三答辩意见:1、《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应系填平性原则,即劳动者成立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劳动者违法解除或违反劳动合同约定且用人单位因此遭受实际损失。我并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也未证明其因劳动者的离职遭受的损失,一审法院适用法律存在重大错误,错误的扩大了《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适用范畴,应当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2、公司存在多处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行为,我有权解除劳动关系。

二审判决:一审酌情认定张三应赔偿公司损失8000元,并无不当

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双方当事人发表的诉辩意见,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公司经济损失费的认定问题。

对此本院认为,张三以个人原因向公司提出离职,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公司虽上诉主张因张三违法离职给其造成经济损失5万元,但并未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一审法院根据张三离职前工资标准、工作岗位性质、工作年限以及离职原因与入职情况,酌情认定张三应赔偿公司损失8000元,并无不当,本院予以认可。

综上,二审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号:(2020)湘01民终9568号(当事人系化名)

 


  【免责声明】:

  本博客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于网络,仅供学术探讨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