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官,我父母是失信被执行人,我还能上大学吗……”

(2024-07-06 22:24:00)
标签:

北京律师

李启来律师

两高再审案

民商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

分类: 资讯评论
最近,
一名法官收到了高考生的微信咨询……



高考成绩公布后,全国高考考生和家长正紧锣密鼓地为填报志愿和升学做准备,这段时间也是各类涉考涉招诈骗的高发期。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高考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以假乱真”。考生和家长要时刻警惕“花式”骗局,提防招录“陷阱”。














01

套路一:查分短信有“木马”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查分“钓鱼”网站或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手机短信,入侵考生电脑或手机;谎称有“特殊渠道”可提前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查询分数”的网址链接。以此盗取考生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网络支付账号实施诈骗。
防范提醒:
考生和家长要通过当地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或查分网址查询高考成绩,切勿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随意在陌生网址上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账号及短信验证码等。


02

套路二:“特殊渠道”入学不可信


不法分子假冒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知名大学培训人员等身份,谎称掌握高校“定向招生计划”,有“特殊渠道”可以“特批”、换取“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可获取补录名额等;之后,以“交钱就能录取”为由索要所谓的“指标费”“录取费”等费用,骗取钱财后溜之大吉。
防范提醒: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招生”“特殊指标”“花钱保送”等情况,正规招录过程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考生及家长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


03

套路三:“虚假大学”花样多


“虚假大学”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让公众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乱发文凭。这些学校都是不具备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防范提醒:
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必须经过当地教育考试院志愿填报入口进行填报,认清正规高校名称并仔细核对招生类型。高校录取结果须以当地教育部门公布的结果为准,不要轻信其他网站公布的录取结果。


04

套路四:录取通知书存在“猫腻”


不法分子通过邮寄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
防范提醒:
切莫将考生的所有信息提供给他人,考生的投档、录取等环节应通过官网查询。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及时通过官方认证或教育部门发布的查询平台对录取结果进行核实确认,避免上当。


05

套路五:“提前招生”“定向招生”需谨慎甄别


不法分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吹嘘可拿到某大学的定向招生计划,或冒充高校招生办声称学校提前招生,交“定向费”或提前缴纳学费可保证录取;打着普通高校“自主招生”和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国防生”的幌子,骗取钱财;虚假承诺艺术生“交钱帮过”等。


防范提醒:


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只有少数部委直属高校面向特殊行业的定向就业有招生计划,由省招办集中统一投档录取。考生可通过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以招生为由的电话、短信。

【免责声明】:

  本博客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

  本文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