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周易:平常心不平常
摘自《寰宇高尔夫》,作者贾斌,周易为黄山青少年高尔夫培训中心教练总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GG:在美国青少年开始高尔夫的时间大致是怎样的?
周易(下简称周):美国是全世界高尔夫最盛行的过度之一,所以那里的孩子一般接触高尔夫的时间相对都比较早,有些小孩子在2、3岁的时候就被父母带到高尔夫球场去玩耍了。
一般来说,美国的儿童会在6、7岁的时候开始正式接触高尔夫,在这个时段其实就是纯粹的玩乐,也不需要教练的指导,一直到10岁之前,他们都是以培养兴趣为主,父母也不会给他们什么压力。
在10到12岁这个年龄阶段,如果孩子仍然对高尔夫有兴趣,那么父母会在这个时候为他们请职业的教练,但是教练所教授的都只是最基本的一些动作,不会给孩子们去讲特别专业的理论知识。其实在这一阶段仍然是以培养孩子对高尔夫的兴趣为主,让他们从刚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变成他们自己能在这项运动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体验高尔夫带给他们的快乐。
在14,15岁的时候,是孩子们对高尔夫认识的一个分水岭。一般来说,这时候父母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将来是否要从事高尔夫的职业运动。如果孩子有志于将来成为一名职业的高尔夫球手,那么在这一时期教练就会为他们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GG:高尔夫在美国人生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周:这个问题非常好。高尔夫在每股偶的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和中国刚刚开始高尔夫的现状不同。在美国,高尔夫是一项非常普及的运动,以我生活的城市为例,我从家里开车出来,10分钟的车程内就环绕这7、8座高尔夫球场。在美国,打高尔夫的人口有2000多万,高尔夫在美国的普及率几乎可以和乒乓球在中国的普及率相媲美。在那里打一场球的消费也就在5~10美元左右,所以,它非常大众化。它在美国人生活中的感觉,就和NBA、棒球、橄榄球的地位是一样的。一方面,这是因为高尔夫在美国发展的历史悠久所导致的;另一方面,美国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使得他们有足够空间去兴建高尔夫球场。
在美国,没有人会觉得你打了高尔夫你的身份就会有所不同,这是一项非常大众化的体育活动。
GG:美国的职业球员占打球人数总比例的多少呢?
周:可以说连1%还不到吧。我前面提到,美国的打球总人口有2000万之众,这几乎是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数量了。在美国,他们有非常系统的高尔夫培训计划。按照我们中国的教育体系来讲,美国在初中阶段以前是没有高尔夫课程的,在学生进入9年级,也就是高中后,他们会在学业中开设高尔夫课程,普及高尔夫知识,然后会有一些学校间的高尔夫比赛,场地也非常简单;在大学阶段,他们有高尔夫专业,并且大部分学校会有业余的高尔夫团体,他们回去参加一些业余高尔夫赛事,锻炼自己,提高水平,只有那些有志于做一名职业高尔夫球手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才会选择以高尔夫为其一生的奋斗方向。不过大多数人还是把它当做一项普通的运动来看待的。
GG:高尔夫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周:我认为是这项运动充满的挑战性。打高尔夫和打靶不一样,打靶的最好成绩就是十环,但是打高尔夫,永远都没有十环。每个人都能在这项运动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成绩,这是一项没有极限的运动,这是一项充满了自我潜能挖掘的运动。
GG:在美国,如果要成为一名职业球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周:首先要有基本的身体素质。打职业赛事和爱好高尔夫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要成为一名职业的高尔夫球手,那么首先在身体素质方面要过关,因为现在的巡回赛竞争是很激烈的,不论美巡还是欧巡,身体素质不过关,那么久不可能在职业巡回赛中立足。
其次是时间方面的沉淀。一个人如果要成为职业球手,那么他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训练时间。这种训练是系统的、不间断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原因很简单,我们都知道,没有量变,就达不到质变。没有长时间浸淫在高尔夫这项运动中,那么将来就不可能有好的比赛成绩。
第三是费用方面的。如果是普通爱好者,那么投入来说相对较低,但如果要走职业道路,那么投入还是很高的。高尔夫是一项前期投入低,越往后走投入越高的运动。粗略估算,如果要成为一名职业高尔夫球手,那么整体投入至少需要100万美元,这些费用包括请教练、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投入。
GG:国内对高尔夫的认识有哪些误区?
周:我觉得是两方面吧。第一是心理上的,第二是训练上的。
首先,从心理上来说,我们太执着于把高尔夫当成一种工具,而忽略了它本身的价值。这种心理上的功利主义很难让我们正确的认识高尔夫。在美国,父母是帮助孩子去发现高尔夫的乐趣,而不做硬性规定,比方说你必须要做到什么样子,但是在中国,父母是在越俎代庖的替孩子规划人生。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对待高尔夫,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能太功利的去看待这项运动,这会丧失很多乐趣不说,也完全误会了高尔夫的本意。
再者,从训练上来看,国内目前还没有系统的训练体系。大部分训练都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理念。这一方面是由于教练队伍水平的参差不齐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对待高尔夫的心理认知所造成的。
GG:你的教学宗旨是什么?
周:快乐教育。让孩子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认识高尔夫,让他们从内心喜爱高尔夫,而不是“填鸭”式的一味将知识一股脑的塞给孩子们,导致他们对高尔夫产生逆反心理。只有孩子自己喜欢高尔夫,他们才有可能在这项运动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