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老詹:动作对了就一定能打好球吗?

(2013-12-12 05:02:31)
标签:

高尔夫挥杆

本体感

手感

杂谈

分类: 高尔夫杂谈
这个听起来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老詹在高尔夫挥杆上能否突破的关键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老詹的训练方式和训练重点。很多人包括老詹在内都认为只要动作对了就能打好球,可遗憾的是答案并非如此!

首先某个动作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该动作在你挥杆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只有定义了挥杆系统才能确定动作的正确与否,而我们很多人在训练挥杆时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先认定某个动作是正确的,却不知道该动作在挥杆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即便把这个动作做对了,又怎么能保证获得相应的击球效果呢?博友老詹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虽然花了如此大的精力,时间却始终没有得到他希望看到的效果。

动作一定是为目的服务的,从挥杆的角度讲就是,动作的目的是产生能量,并且让这些能量以最高的效率转化成杆头速度,并以最稳定的方式传递给球,让球以我们事先设定轨迹飞向目标。球的弹道是由球杆的运动方式所决定的,球杆的运动方式是由我们的动作所决定的,但让球杆完成某种特定运动方式的动作却不是唯一的,这就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球员千姿百态的动作却可以击出同样效果的球。由此可见,动作固然重要,如果不能清楚的了解动作的目的性,看上去再漂亮的动作也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

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如何培养手感的博文,实际上就是强调如何将动作与手感相结合,只有形成了对球杆运动正确的本体感,才能真正做到人杆合一,才能使正确的动作转换成高质量的击球。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球杆运动的本体感对击球质量的影响远远大于所谓动作正确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古怪的动作也能击出高质量的球。但这样动作的挥杆效率通常不高,无法达到距离的要求。比起动作来,对球杆运动本体感的培养,也就是手感的培养,所需要的时间要更长。但如果在平时训练时将本体感的培养和动作有意识的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大大缩短训练的时间。也许这就是老詹下一步应该做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