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杂谈:再论距离与精度
(2012-09-12 11:49:48)
标签:
高尔夫精度距离杂谈体育 |
上一篇文章提出了距离是为精度服务的概念,没想到却被很多人误解为距离不重要,在此我想对距离与精度的关系再作进一步的讨论。
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误会,我先解释一下精度下的概念:精度就是球从A点打向B点的精准度,它可以用离散度的概念来表达,即落点与目标的平均距离和标准差。离散度越低,精度就越高。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精度本身就包含了距离的概念,随着击球距离的增加,离散度也将随着增加,但对于一个成熟的职业球员来讲,离散度与距离的比值(偏差率)却是一个常数,通常是在5%到9%之间(是实战数据,来自DavePelz的研究)。以5%为例,如果你的距离是100码,你的平均偏差是5码,200码是10码,三百码是15码,可以说这是一个职业球员所能达到的极限了。从绝对值的角度看,距离越远偏离目标的平均值就越大,假设你的开球距离是200码,偏差率是10%,那么你的偏差就是20码,碰到一个平均40码宽的球道,你的球多半还在球道上。可如果你开球距离是300码,你的球就会平均偏离球道10码,如果你的偏差率连10%都达不到,那你开300码给你带来的好处恐怕远远不及麻烦多。打得越远,对精度的要求就越要高,而打得越远,所能达到的精度就越低,这就是高尔夫的难度所在!当距离达到了一定程度时,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取舍,是牺牲距离来保证精度?还是牺牲精度去提升距离?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确定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破百?破八?单差?职业?PGA巡回赛?白Tee?蓝Tee?黑Tee?对于实现不同目标的人,距离和精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讨论时也必须分别对待。但不管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距离永远不是我们打球的目的,它永远是为了提高精度服务的。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平时训练的指导思想,最终影响了我们的训练结果。
下面我再引入一个"有效射程"的概念,有效射程是指有绝对把握将球攻上果岭的范围,范围越大你对开球距离的要求就越低,是有效射程的大小而不是绝对的距离决定了一个球员水平的高低。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有效射程对成绩的影响:
两位球手的开球距离都是230码,140码内都可以准确的从球道上攻上果岭,即有效射程均为140码,当遇到了一个400码的4杆洞,他们必须从170码处攻果岭,而两人170的精度都很低,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平,两人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A采取了提升一号木距离的方法,希望能再提高30码的开球距离,将球打到140吗内攻果岭。B采取了提高170码击球精度的方法,使自己可以准确的将球从170码攻上果岭。通过训练,都达到了自己的训练目标,而A的成绩远远不如B,为什么?原因是这样的,A虽然提升了距离,但并没有增加有效射程,同时距离的增加带来了更多的失误,抵消了距离增长带来的好处,成绩基本上没有什么提高,甚至会下降。而B则不同,他提高的是攻击果岭的精度范围,即有效射程,特别是在140至170码的攻击性和开球稳定性上,B将有明显的优势,从打蓝Tee的角度讲,B的成绩将有明显提高。当然这个例子有些极端,通常距离增加,有效射程也会增加,但如果不是以增加有效射程为目的的追求距离,其结果只能成为A。
再归纳一下,有效射程的大小才是决定球员水平的真正衡量标准,开球距离加上有效射程决定了球员的有效攻击范围,这就是我想表达的距离和精度关系的本质,至于说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一目的,每个教练有各自的方法,不敢妄加评判。
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误会,我先解释一下精度下的概念:精度就是球从A点打向B点的精准度,它可以用离散度的概念来表达,即落点与目标的平均距离和标准差。离散度越低,精度就越高。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精度本身就包含了距离的概念,随着击球距离的增加,离散度也将随着增加,但对于一个成熟的职业球员来讲,离散度与距离的比值(偏差率)却是一个常数,通常是在5%到9%之间(是实战数据,来自Dave
下面我再引入一个"有效射程"的概念,有效射程是指有绝对把握将球攻上果岭的范围,范围越大你对开球距离的要求就越低,是有效射程的大小而不是绝对的距离决定了一个球员水平的高低。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有效射程对成绩的影响:
两位球手的开球距离都是230码,140码内都可以准确的从球道上攻上果岭,即有效射程均为140码,当遇到了一个400码的4杆洞,他们必须从170码处攻果岭,而两人170的精度都很低,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平,两人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A采取了提升一号木距离的方法,希望能再提高30码的开球距离,将球打到140吗内攻果岭。B采取了提高170码击球精度的方法,使自己可以准确的将球从170码攻上果岭。通过训练,都达到了自己的训练目标,而A的成绩远远不如B,为什么?原因是这样的,A虽然提升了距离,但并没有增加有效射程,同时距离的增加带来了更多的失误,抵消了距离增长带来的好处,成绩基本上没有什么提高,甚至会下降。而B则不同,他提高的是攻击果岭的精度范围,即有效射程,特别是在140至170码的攻击性和开球稳定性上,B将有明显的优势,从打蓝Tee的角度讲,B的成绩将有明显提高。当然这个例子有些极端,通常距离增加,有效射程也会增加,但如果不是以增加有效射程为目的的追求距离,其结果只能成为A。
再归纳一下,有效射程的大小才是决定球员水平的真正衡量标准,开球距离加上有效射程决定了球员的有效攻击范围,这就是我想表达的距离和精度关系的本质,至于说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一目的,每个教练有各自的方法,不敢妄加评判。
前一篇:高尔夫杂谈:距离与精度
后一篇:谈谈发力次序对节奏和挥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