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高尔夫的难

(2009-05-16 06:05:59)
标签:

高尔夫

挥杆

心得

杂谈

球技

心理

分类: 高尔夫杂谈

高尔夫运动的难在于它对重复性的高度要求和其本身的不可重复上,打过高尔夫的人都知道,一个稳定的挥杆一定是具备高度的重复性的,要想建立起这种高度的重复性的唯一途径就是成千上万次的重复,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可即便做到了也不能保证好成绩,因为比赛中几乎没有任何两次击球会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高尔夫击球是不可重复的!用一个本来就很难重复的动作去做一件不可重复的事,还要求得到可重复的结果,这可能吗?而这恰恰就是高尔夫所要求的!你说它难不难?

单纯从高尔夫球挥杆技术的角度看,它并不见得比其他体育项目难,但它对挥杆技术以外的要求比其它运动高得多。我们可以把所有的高尔夫技术(包括全挥、半挥、劈切、推杆及各种特殊球打法)比喻成数学的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甚至三角函数、微积分等运算方法。象高尔夫技术一样,这些运算方法,是可以通过大量练习而熟练掌握的(当然必须假设学习者具备正常以上的IQ),掌握的方法越多,解题的能力就越强,对高尔夫球手来讲就意味着在练习场上可以打出各种不同的球路。如果学生学数学的目的只是象计算器一样会运算,或高尔夫运动只是在练习场上表演打出各种球路,那么学数学和打高尔夫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然而,象数学的基本运算一样,高尔夫技术仅仅是我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我们每打一杆球,都有它的目的性,为了达到这个特殊目的,我们必须选择最佳的工具,我们的工具越多,我们的选择面就越广,工具质量越好,使用时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过程,就是我们打球时的决策和执行的过程。这里我用学生解应用题的例子来说明一下高尔夫决策、执行的过程和难度:当我们拿到一道实际应用题时,首先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即解题的目的是什么,如果问题都没搞清就去计算,算得再对也是零分,这叫所答非所问(还没搞清楚这一杆的目的是什么,就已经下杆了)。当问题搞清后,你需要将实际问题转换成一个抽象的数学模型,这个数学模型可以是严格的,也可以是近似的,这取决于你的数学背景和问题的复杂程度。这个模型的建立过程,是解题中最难的部分,除了数学知识外,你还需要逻辑推理能力、联想能力、抽象能力,各方面的知识、解题经验等。如果模型选错了,或近似程度太低,结果是不可能好的(你打了完美的一杆,可用错了杆)。即便你问题搞清了,模型也选对了,可计算出了问题,结果也还是不对(一杆打地上了)。就算上面什么都对,球打到了你预计的目标,可还是滚进了水里!原来立题本身就不对!高尔夫球的每一杆都是一道应用题!而且每一道题的解法和答案都不同,不管你的技术有多好,只要你稍不留神就会出错,而且往往都不知道错在哪,一犯再犯,要是技术再差点儿。。。

 

尽管高尔夫击球是不可重复的,但如果我们能将决策与执行严格的区分开来,就可以减小练习场和实际场上击球的差距,下面就简单分析一下高尔夫的决策和执行的过程:
1 -- 立题
决策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击球的目的,即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竞技状态,场上的实际情况,确定球的落点。此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果岭硬度和速度、旗位、地面状况,球到理想目标的距离,风向,风速,地面起伏,高差变化,水区分布,有无障碍物,对手球况,得分需要,失误的后果等。
2-- 建立模型(决策)
在确定目标后,球手要做的就是击球模型(即球路或弹道)设计,模型确定后,球杆选择、瞄准、站位、球位、挥杆方式等也就依次确定下来了。模型的建立是决策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部分,这期间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距离、果岭硬度和速度、旗位,障碍物,风向、风速、地面状况(长草、沙坑等)、地面起伏、高差变化、温度、湿度、身体状态(疲劳还是兴奋)、及不同打法的成果率等。通常你的技术越全面,可供选择的击球模型也就越多,这既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因为这有可能让你举棋不定,造成失误,因此不管你最终的选择是什么,你都必须全心全意的去执行,不能打任何折扣。
3--运算(执行)
此时是考验你练习场的基本功的时候,上面所说的那么多考虑因素此时要统统忘掉,忘得越彻底越好,你只不过将你在练习场上做过千万次的动作再做一次而已。这方面在以前讨论挥杆意念时说过很多,这里就不重复了。
4--结果评估
每打完一杆,一定要对上述1、2、3步作总结,特别是失误后,一定要知道问题是出在哪一步,这样在可以避免连续发生同样的错误,如果错误的根源找错了,就会错上加错,一错再错。

 

自己对高尔夫的一点认识,拿来晒晒,有用的拿去用,没用的留下来,说不定哪天又用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