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苏州建城于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楚国叛将伍子胥建阖闾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都城,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城早,规模大,变迁小,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古城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
http://s2/middle/5bc6bd7ah94e9bc35a6b9&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距阊门3.5公里的郊外。虎丘海拔34.3米,占地约20公顷,山体为距今1.5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的流纹岩。
http://s5/middle/5bc6bd7ah94e9beb75f24&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吴中第一名胜”虎丘,2500多年的历史形成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游客来苏州旅游的必游之地。虎丘的人文历史可追溯到二千五百年前,和苏州古城一样历史悠久。远古时代,虎丘曾是海湾中的一座随着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们便称它为海涌山。
http://s10/middle/5bc6bd7ag94ea3e8d1019&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进山门后,一座石桥跨过环山河,桥被称作“海涌桥”;这是在桥是拍的江南美景。人们来到虎丘,未踏进头山门,就看到隔河照墙上嵌有“海涌流辉”四个大字。我懒得走过寺庙的对面去看看这几个字,于是就拍了这座桥了事。呵呵呵呵,额也当回懒人。http://s12/middle/5bc6bd7ah754a8c7eae2b&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虎丘旺季门票60元/人;淡季40元/人。7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费,1.2以下儿童免费。
苏州景点一般开放时间都是07:30-18:00,一般2、3小时可游完虎丘我们是早饭后就去用了一上午看完虎丘,午饭后下午去了寒山寺。
http://s13/middle/5bc6bd7ag94ea1ed61955&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试剑石,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感觉每个景点的一花一草一木,都被人们赋予了传说和故事。若不然谁还去看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http://s7/middle/5bc6bd7ag94ea1c0ad0f0&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上山路旁的一些怪石,圆滑的石体是因为海浪冲刷而致.如石桃、石枕,试剑石,千人石等等。
http://s2/middle/5bc6bd7ag94ea19fa6615&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憨憨泉因为潜通大海,又被称作“海涌泉”。这个憨憨泉很有意思,据说此泉水直通东海,用此水洗眼可以明目,但你想将水打上来却要费一番心思,因为打水的方式不同于我们常人打水的方式。我们平常打水,水桶口是向上,正着将桶放进水井,桶底是向下的,而此井打水是倒着将桶扔下去,也就是说桶底朝上,桶口向下才能打上水来,好玩吧?真够憨的,傻人的办法。
http://s10/middle/5bc6bd7ag94ea18478899&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石枕。好大的一块石头,说是当年唐伯虎在上面小憩的,不知唐伯虎是怎么枕着它睡小觉的?表面是凸面,往上边扔石头,十之九点九是要掉下来的。我还是不扔了,而且附近地上干净得很,没有一颗小石头。咱不能破坏淑女形象不是?呵呵呵呵.....
http://s8/middle/5bc6bd7ag94ea169eb79e&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虎丘山,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阖闾所葬处是剑池,传说阖闾生前喜爱的“扁诸”、“鱼肠”等三千柄宝剑一同秘藏于幽宫深处。于是,吴国灭亡后的数百年间,越王勾践、秦始皇、东吴孙权,曾先后来此探宝求剑,结果都一无所获,徒劳而返,更为剑池的扑朔迷离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
http://s3/middle/5bc6bd7ag94ea14e8b766&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而如今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文人墨客们的石刻。书法作品。
http://s7/middle/5bc6bd7ag94ea133a964e&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虎丘最著名的标志是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的云岩寺塔,而大家宁愿称其为虎丘塔。
http://s4/middle/5bc6bd7ag94ea11491e11&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塔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4米,斜度为2.48度。朋友们发现这斜塔有什么异样?
因为此塔曾数次被大火焚烧,火灾烧掉了塔的飞檐等等所有木质装饰,只留下塔身。光秃秃的感觉。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会诊”,采用铁箍灌浆方法,加固修整,现在塔高47.5米,比虎丘还高,虎丘山才高34.3米,很有意思的事情吧?呵呵呵呵....一座塔比自己脚下的山还高,这就是事实。
http://s11/middle/5bc6bd7ag94ea0ee17cbd&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真娘墓。一名歌妓。一个妓女都能葬于如此风景秀丽的地方,足让人羡慕的。做女人到这份上的罕见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2EN00SIGG.gif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真娘,唐代著名歌妓。本姓胡,父母双亡,被媥入青楼,但人品高洁,守身如玉,立志不受侮辱,为反抗鸨母的压迫而自缢。
曾经白居易有诗道:“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墙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注:此故事和诗是在游虎丘时蹭听一个旅行团的导游讲的,回来好不容易在网上查到,所以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悲情奇女子的故事】
http://s12/middle/5bc6bd7ag94ea0d5646ed&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剑池。据《山志》等书记载,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在明代万历年间,由一个名叫章仲玉的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样钩摹重刻。所以在苏州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谚语。
http://s5/middle/5bc6bd7ah94ee92323bee&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此照片角度是站在枫桥上照得片片。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十里枫桥西南不远处。座东朝西(这和一般的寺庙不一样,因为一般寺庙是坐北朝南的),门对古运河,旧临官道今属江苏苏州金阊区枫桥镇。
寒山寺的门票20元/人。
寒山寺照墙像一道屏障耸立山门之前,朝西临河而立,上置脊檐,饰有游龙,气势非凡。黄墙上嵌有三方青石,上刻“寒山寺”三字,铁划银钩,笔力雄峻。
http://s16/middle/5bc6bd7ag94ea935995ff&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寒山寺相传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509)其经始年月不详。初叫妙利普明塔院,是安放普明祖师的骨塔。一般祖师塔,仅在其墓上用砖砌或石雕一类似佛塔建筑物为标志,或在其旁建筑简易僧舍。因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声大振,逐渐用寒山寺取代了妙利普明塔院的名字,使古今游客都要来枫桥,闻寒山寺的钟声。
http://s16/middle/5bc6bd7ag94ea050e9ad1&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寒山寺塔楼上拍摄的寺院一角。
http://s8/middle/5bc6bd7ag94e9fa126c07&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这是枫桥下拍摄的照片。这张片片是应“苏州网友不弃姐姐”约定特意发的片片。因为我曾说过我也在和她同一地点、同一景致,同一角度留下倩影呢,她不信,要我发上来,她看看,所以特意发上来。
http://s8/middle/5bc6bd7ag94ea0324b1ff&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这是在寒山寺对面的寒山钟苑的钟楼上拍摄的寒山寺景致。因为寒山寺太小了,无法拍摄一个全景片片。这个钟苑是后修的,游客很少。
http://s9/middle/5bc6bd7ag94ea01b20d4f&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这是钟苑的园林一角。很有江南特色。小桥流水人家。
中国有“苏、鲁、粤、川”四大菜系,口味各不相同,人称“东酸、西辣、南甜、北咸”,苏菜属于“南甜”风味。 苏菜的特点是选料严谨,做工精细,因材施艺,四季有别,在烹饪上擅长炖、焖、蒸、烧、炒,并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口味清淡趋甜,配色和谐。所以额这个饕餮之小女人自然是不会放弃品尝苏州美食的强烈欲望。我和老公在网上选择住宿宾馆时就选择在闹市区的观前街上,所以接连三天除了一天晚上有安排应酬外,其余时间我们用餐全在寻觅特色小吃过程中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7EN00SIGG.gif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馋啊,呵呵呵.....
著名的苏式招牌菜松鼠桂鱼、西瓜鸡、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翡翠虾斗、荷花集锦炖等额全尝了个遍。
苏州小吃亦闻名天下,蜜汁豆腐干,松子糖,玫瑰瓜子,虾子酱油,枣泥麻饼,猪油年糕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尝。
http://s4/middle/5bc6bd7ag94ea4521d223&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得月楼外景。
http://s8/middle/5bc6bd7ag94ea4866a167&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得月楼”和“松鹤楼”是老字号的苏式餐馆;“老苏州茶酒楼”以传统苏帮菜而闻名;而我却因为80年代的电影《小小得月楼》的影响,选择了在得月楼就餐。尝尝正宗的苏菜。印象最深的是得月楼的:松鼠鳜鱼、碧螺虾仁和得月童鸡。菜价不贵,且味道适口,口感酥软。尤其是蜜汁火方和枣泥拉糕让我至今留恋。哦,还有得月楼馄饨。被称之为“吴中第一宴”当之无愧。
http://s1/middle/5bc6bd7ag94ea4b0adf20&690 寒山寺 苏州名吃" TITLE="印象苏州(三)虎丘 寒山寺 苏州名吃" />
得月楼菜馆是处素有“美食街”之称的苏州太监弄。恰巧离我住宿的酒店不远。步行十分钟就到。苏州的主要美食街有:太监弄、十全街、学士街、嘉馀坊、凤凰街、干将路和石路金门商市美食街等。
最后要说说苏州购物。旅游纪念品首推苏绣,苏州的刺绣工艺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中国的四大名绣。苏州的碧螺春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还有苏州的宋锦、桃花坞木刻年画、苏扇等,都是当地的特产。此外苏州豆腐干也是小有名气的地方特色小吃,不妨买些回去与家人分享。而我却只买了些苏绣,其它一件也没买。因为朋友送我们不少,呵呵呵呵......
苏州的观前街、十全街历经数年修葺完善,业已成为集娱乐、餐饮、观光、购物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街,如今是海内外游客苏州之行的必游之地。需要说一点的是晚上在这些地方有许多购物和喝咖啡的场所,价位不高,很适合观光旅游的人小憩。
下篇博文
《印象周庄》
下下篇博文
《印象杭州(一)游西湖》
~~~~~~敬请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