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立项申请表
(2015-02-16 00:21:25)
					
											标签:
																				
                            教育作业学生课题数学 | 
					
附件1
西安市未央区基础教育科研2015年度课题
立项申请·评审表
课题类别:
| 
 课题 负责人  | 
 杨春艳  | 
 学 科  | 
 数学  | 
 学历  | 
 本科  | 
 职 称  | 
 二级教师 
   | 
|||||||
| 
 年 龄  | 
 35岁  | 
 参加工作时间  | 
 2003.8  | 
 工作单位  | 
 未央区西航三校 
   | 
|||||||||
| 
 手机号  | 
 15332390691  | 
 QQ号  | 
 993485817  | 
 新浪微博  | 
 http://blog.sina.com.cn/yangnecy  | 
|||||||||
| 
 课 题 名 称  |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  | 
|||||||||||||
| 
 课题其他成员  | 
 姓 名  | 
 职 称  | 
 工 作 单 位  | 
|||||||||||
| 
 齐莹  | 
 未评  | 
 未央区西航三校  | 
||||||||||||
| 
 林欢  | 
 二级教师  | 
 未央区西航三校  | 
||||||||||||
| 
 马云昊  | 
 二级教师  | 
 未央区西航三校  | 
||||||||||||
| 
 
   | 
 
   | 
 
   | 
||||||||||||
| 
 选 
  题 
  缘 
  由  |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肖川博士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作业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了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中。所以有效的数学作业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 
  
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③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①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练习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练习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练习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  
因此,如何改进作业,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与实效,突出学生作业的科学性、实践性、层次性、激励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   | 
|||||||||||||
| 
 研 
  究 
  设 
  想  | 
 1、研究时限:2015.1---2015.12 
准备阶段(2015年  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收集信息、借签经验,确定初步的研究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2015年  
(1)2015  
(2)2015年  
总结阶段(2015  
(1)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  
(2)教师撰写研究论文。  (3)进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研究的目标:  ①通过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 ②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③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  
3、研究过程与方法: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采取调查、观察、测查、收集个案作业、作品等方式,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资料。  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 4、研究预期成果呈现: 
(1)本课题研究的课题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等。  
(2)课题组教师作业设计。  (3)课题结题报告。 5、研究人员分工: 
材料名称  
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总方案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资料的查找与收集  
教师学习与研讨记录  
作业设计的整理  
  
  
   | 
|||||||||||||
| 
 单位 审查 意见  | 
 
  
  
  (单位盖章) 
   | 
|||||||||||||
| 
 区基础 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 
|||||||||||||
注:1.申请课题教师必须填写手机号、QQ号等。
 
 
4.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2页的范围内。
5.此表一式三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