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突破可没那么容易
(2023-02-23 20:29:40)
标签:
大盘股票收评 |
分类: 公开 |
周四两市冲高回落窄幅震荡整理,隔夜美股涨跌不一,早盘指数小幅高开,开盘后一度快速冲高,但攻势难以为继,很快遇阻回落,指数纷纷跌绿下探后回稳呈现震荡分化走势,赛道股有所回暖,但热门题材板块退潮,板块差异仍然很大,分化震荡至午间收盘指数涨跌不一,午后大盘再度下挫,多个指数创出盘中新低,不过也没有持续杀跌,2点后有所回升,收盘时创业板和科创板小幅上涨,其他指数多有小幅下跌,红盘股只有1800余支,量能略有放大,北向流出21亿,具体分布是沪市流入5亿深市流出26亿元。
板块方面毫米波雷达、一体化压铸、光伏电池等赛道细分板块表现活跃,chatGPT概念大跌引发相关的软件、信创、云计算等板块跌幅居前,目前市场缺乏合力,题材板块变化很快,核心权重板块又难以形成持续上攻,沪指虽然多次冲击前高但都未能形成有效突破,这种局面无法长期持续,短期方向选择迫在眉睫,尽管当前仍有上攻突破的机会,但时间拉长显然对多方更加不利。
整体突破打开向上空间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有足够号召力的核心板块引领,以不断出现的新高来提振市场信心、提升市场预期,其次要有足够强的挣钱效应,不仅仅是热炒几支个股,这才能吸引更多观望者跟进做多,最后较长周期的上涨还需要有业绩验证,不仅仅是靠话题和预期推动,比如前两年的新能源板块就是如此,新高、预期、资金、业绩这些都有,就形成了非常强的上涨格局。但对比11月以来的反弹和前两年新能源板块的上涨区别在于两点,一是这次反弹是砸出来的空间,10月份50指数大跌,月跌幅高达12%,是5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历史上也是跌幅比较大的一个月,随后才有了11月份蓝筹白马股的反转,这些核心公司确实市场有比较强的低吸意愿,但砸出来的空间和主动做多涨出来的空间就完全不同了,所以近期大盘回升至前期平台阻力区就反复冲高都无法突破了,二是虽然市场有经济复苏的预期,但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数据来验证,那么经过几个月的修复性反弹大部分权重公司都有可观涨幅之后,市场不免心存疑虑,担心预期无法兑现,所以就会在关键阻力位踟蹰不前。
最近大盘应该说韧性确实还不错,尽管多次冲高遇阻形成盘中跳水都但都没有出现恐慌,承接力也比较强,当然这种状态不可能长期持续,最终只有向上突破才能化压力为支撑,否则时间长了上不去最后肯定是要向下破位的。其实说起来就那么几个方向,蓝筹其实就是银保地,地产是核心,银行保险权重大,券商是冲锋的,煤炭钢铁这些周期股其实也和房地产相关;白马就是吃药喝酒为核心,消费涵盖比较广;赛道现在也分化了,锂电光伏的制造环节竞争压力都明显加大,一些新技术概念和储能等配套输送环节还比较热,芯片是看不到业绩落地,军工是缺想象力;再然后就是题材,这个就全凭想象力,短期也不需要业绩落地,但主要是游资行为,炒的再热也带不动大盘,而且波动巨大,昨天还很热的软件信创等板块今天就集体大跌。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攻击是没有效果的,要么就是集中力量猛打一个方向,让这个方向连续走强,看能否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至少把沪指先拉出新高带动人气,要么就是充分放量全面攻击,让市场有整体走强的氛围,除此之外都很难有好的效果,现在这种盘中都需要不断轮动只能说明市场的信心不足,量能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沪指已经连续高位横盘震荡,虽然屡次遇阻,但仍站稳短期均线保留了突破的可能,不过创业板等指数形态差异太大,即使能形成短暂的合力上攻也难以保持同步,预计周五大盘冲高回落震荡,仍应注意沪指能否创出新高,并观察其他指数的同步性和量能配合情况,还需小心短暂新高诱多的可能。我自己今天持股观望没有操作,仓位仍是110%(37.5%融资)。
原创声明:以上文章均由“win哥(小win哥)”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者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