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对后市的看法犹如盲人摸象完全没有共识
(2023-01-10 20:40:10)
标签:
大盘股票收评 |
分类: 公开 |
周二两市延续了分化震荡走势,隔夜美股冲高回落涨跌不一,中概股表现各异,早盘A股仍有微幅高开,开盘后很快分化,光伏、芯片板块拉升,带动创业板、科创板冲高,而蓝筹板块回吐整理,虽然也很快跟随大盘回升,但10点后随着赛道股回落,大盘也整体回落整理,10点半后企稳再度震荡回升,午间指数涨跌不一,午后在消息刺激下汽车、锂电板块突然大幅拉升,推动创业板连续上攻涨幅快速扩大,但其他指数并未跟随走强,基本维持横盘状态,2点后横盘震荡至收盘,收盘时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和50指数小幅下跌,科创50和中证1000指数微涨,而创业板一枝独秀上涨1.38%,但红盘股仅有1700余支,量能也继续萎缩,成交总额不足8000亿元,北向资金继续流入58亿元。
盘面上汽车、医疗保健、半导体、游戏等板块涨幅居前,化纤、保险、航空、银行、建筑等板块跌幅居前,不难看出板块的强弱表现和昨天相比有很大变化,轮动非常快,但持续性不足,近几天量能持续萎缩也显示出资金态度谨慎,并没有积极追涨做多的决心,只能维持局部活跃度,如果不能充分放量,那么大盘就很难升级反弹再上台阶,必然会延续震荡拉锯走势维持轮动状态。
尽管下午的拉升让创业板看起来较为强势,但实际上近几个交易日大盘的反弹强度是逐渐减弱的,今天的红盘股数量是元旦之后最少的,而量能也是新年新低,如果不是午后锂电、汽车板块的突然拉升局面只会更加低迷,其实说到底其实就是从1月3日赛道股的上攻,到1月5日难得的共振上涨,而随后几天攻击强度随着量能的萎缩逐渐下降,前两天还能维持赛道股或蓝筹股二者之一的活跃,可是今天就只能推动赛道股中的一个方向上攻了,所以尽管午后创业板的拉升强度不错,但这并不代表市场能整体继续上攻,分歧和阻力仍很明显,今天的盘面其实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了,锂电汽车板块的拉升甚至都无法带动同为赛道股的其他板块走强,对市场整体的带动作用就更微乎其微了,板块完全是各行其道互不相干的状态,虽然赛道股的弹性很大,即使只是反弹也有相当可观的短线涨幅,但从持续性来看,近期无疑还是蓝筹白马的持续性更好一些,这说明主流资金在蓝筹白马上是立足于中长线为主,而对赛道股目前还是按短线反弹的思路对待。当然现在市场有一点表现的比较好,就是基本上不太可能连续杀跌,虽然时不时也会出现回调,甚至有单日比较大的下跌,但市场情绪都比较平稳,并没有出现恐慌,反而会在下探止跌时表现出比较强的低吸意愿,这其实就是市场转暖的信号。
但是市场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就是分化严重,没有核心主线,市场大多对今年A股整体有较为乐观的预期,但是心里都没有明确的方向,原因是行业景气周期的差别很大。主流机构资金的态度也是分裂的,拿新能源行业来说,整体前景无疑是相当广阔的,行业发展空间很大,但这并不代表过去两年那样业绩和股价齐飞的状态能持续下去,行业市场扩大但行业竞争也在加剧,进入的资本更多了,一些壁垒比较低的行业迅速扩张产能,例如去年5~7月还非常火爆的一些板块到了4季度增速就开始明显放缓,一些领域还出现了明显的滑坡,市场需求能否持续增长也有不确定性,最关键是热钱大量涌入,行业竞争加剧,并且新增产能在23年将陆续释放,去年又是整体高基数,市场当然会担心今年业绩滑坡;而蓝筹白马的问题则是有预期没现实,比如消费行业大家都觉得放开后会有复苏,但复苏的速度有多快?行业差别有多大?会不会达不到预期?这些现在都没法回答,所以资金就很难对某个方向形成类似18年之后白马抱团或者过去两年赛道股那样的集体共识,也就会不断出现分化轮动。而对这样的局面也只能采取看长做短,立足于行业基本面和景气度耐心低吸不追涨,拉高主动高抛兑现的策略来应对。
预计周三大盘有回踩整理要求,但应注意回踩的力度和板块的表现,看看赛道股与蓝筹股的具体情况,既然量能无法放大推动全面突破,那么回踩也是消化压力带来新机会的必要过程。我自己今天进行了小幅调仓和加仓,目前仓位105%(27.5%融资)。
原创声明:以上文章均由“win哥(小win哥)”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者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