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利凯:如何翻译出中国谚语的意境?

(2010-04-08 19:05:58)
标签:

贾利凯

中国谚语

翻译

文化

分类: 翻译手稿

翻译出中国谚语的意境不容易

 

贾利凯

 

    Esabella是美国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驻华的专栏作家,和我约过几次稿。她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她也是我的一位挚友,最近,她想开辟一个副刊《你不知道的中国》。前几天,Esabella给我拿了一份关于古今中国湖北民间对夫妻称谓及比喻的谚语册子,请我帮助翻译。因为最近忙翻了,所以就暂时放下了。今天下午她再次催我要稿子了。这时我才看清楚了这些谚语的“庐山真面目”,看后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可以直译,有的可以意译,有的要想完全翻译出中国谚语里的意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比如我们把堂客,娘子,婆娘,贤妻,脚头妻等等统统简单地译为“Wife”显然就出不来意境。这些谚语如果用普通话和湖北方言讲出来给人的感觉也是有区别的。况且,就不同阶层不同贫富的家庭而言,人们对“妻子”的称谓也是不一样的。Esabella对此似懂非懂,她说,不就是“好妻子”和“坏妻子”吗?我无语。Esabella为了“引诱”我快些拿出稿子,许诺付给我双倍美元的“润笔费”,因为她急着要和人家去谈版权事宜呢。我觉得这些“夫妻”谚语许多国人也未必知晓,所以贴在这里和博友们共享,夫妻乃社会之本,让我们大家共同和谐吧。

 

名称:古今夫妻地方谚语  (有清晰的湖北地域特征的均已标注地名,因一些无法考证的地域均以“不详”代替)

 

(不详)男以妻为室,女以夫为家。
(五峰)无梁不成屋,无妻不成家。夫妻恩爱,讨饭不怪。
(不详)女人家,女人家,离了女人不成家。
(丹江口)女人是根绳,捆住一家人。家无女人如庙堂,人没媳妇如和尚。
(云梦)妻少夫,难开步;夫少妻,缺主意。和睦家庭穷也好,恩爱夫妻苦也甜。
(洪湖)石磙撑门,女人找男人。
(武汉)歪歪男将能作主,歪歪猫儿能抓鼠。夫妻久别胜新婚。
(不详)一马一鞍,一夫一妻。
(襄阳)人无两口懒做活,柴无三块不得着。遮体保暖粗布衣,恩爱相处结发妻。
(远安)穿衣还是家机布,过夜还是亲夫妇。
(鄂西)无冤孽不成父子,无恩爱不成夫妻。
(郧西)要热是火口子,要亲是两口子。
(大悟)吃肉要吃猪肚子,要好不过两口子。
(不详)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不详)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自己的妻。
(郧县)饥了香,饱了臭;父母高,夫妻厚。
(嘉鱼)爹是天,娘是地,婆娘老公心肝系。
(不详)一个鼎锅一个盖,各人妻子各人爱。
(不详)小来妈头亲,长大妇人亲。
(武穴)阉鸡尾巴长,马妈亲似娘。
(浠水)小时娘亲的妈好,长大堂客的胯好。
(石首)少年夫妻一枝花,人在外头心在家。
(不详)耳朵两边分,夫妻一个音。
(阳新)阴阳和,雨就降;夫妻和,家道成。
(云梦)夫妻二人有商量,家庭终日无争讲。
(远安)烟酒不分家,夫妻不还帐。
(枣阳)上床夫妻,下床规矩。
(不详)上床夫妻下床客,出了房门不认得。
(黄州)夫妻一条船,落难两相帮。
(孝感)患难朋友义厚,患难夫妻情厚。
(鹤峰)有菜有酒是朋友,无柴无米是夫妻。
(鄂西)孝顺儿女,赶不上忤逆夫妻。
(当阳)做官的儿子,不如讨饭的丈夫。车子离不得搞勺子把,婆婆离不开老头子家。
(不详)穿破才是衣,到老才是妻。
(大悟)甘蔗越老越甜,夫妻越老越爱。
(五峰)少年夫妻甜如蜜,老来夫妻胶如漆。天有日月同到老,地有夫妻共白头。一日无食,父子忤逆;两日无食,夫妻忤逆。
(不详)少是夫妻老是伴,一日不见问三遍。
(仙桃)好夫妻一篙撑上头。
(不详)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筷子不离筷箩箩。
(洪湖)八件单衣抵不上一件棉袄,八个儿子抵不上一个老角。
(不详)吃得好,穿得好,不如两口白头到老。
(竹溪)娶个婆婆多张嘴,又要柴米又要水。
(不详)床前多双尖尖鞋,日愁米来夜愁柴。
(不详)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
(安陆)贫贱夫妻百事哀。
(监利)夫妻同床睡,各在各心里。
(英山)被条盖成筋,还没摸到人的心。
(江陵)穿破丈夫的裙,不晓得丈夫的心。
(宜昌)跟着男的过一生,摸不到男的脚后跟。床下打架,床上说话。
(恩施)无冤无仇不成父子,无仇无冤不成夫妻。
(鹤峰)久别重逢当新婚,朝朝相处似仇人。
(松滋)儿女一场戏,夫妻是假的。
(不详)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钟祥)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情重也分离。两口子打架现说起,取和就在被窝里。
(武汉)夫妻恩爱,讨饭打蛇也成对;夫妻不和,做官坐府也散伙。
(浠水)夫妻伙的脸,二、四、八月的天。
(武穴)月亮上来是会圆的,小两口吵架是玩的。夫妻吵嘴莫外歇,摸了脚板就亲热。
(不详)父子有柢犊之爱,夫妻无隔夜之仇。
(五峰)亲戚不伤百日和,夫妻不生百日气。
(不详)天上落雨地下流,小两口吵架不记仇。
(枝城)两口子打架不记仇,黑哒共个花枕头。
(浠水)夫妻吵架,自己转弯。男人一把火,女人一瓢水。
(郧县)两口子打架是常事,隔壁子拉架是多事。
(不详)清官难断家务事,老包难断两口子。
(云梦)小两口,架把戏;老两口,怄真气。家有一贤妻,终生都和气。
(当阳)夫妻和,全家乐;夫妻吵,老少跑。
(蒲圻)剔牙稀,挖耳聋,两口子越打越受穷。
(兴山)两兄弟憋气憋发,两口子憋气憋塌。
(钟祥)家屋不和邻居欺,夫妻不和六畜欺。
(长阳)两口子怄气,妯娌们看戏。
(来凤)三天两头吵,夫妻难到头。
(安陆)冷热夫妻水长流,激烈夫妻难到头。男人老实少是非,女人贤慧家和睦。
(不详)妻贤夫祸少,子孝母心宽。
(公安)父不忧心因子孝,家无烦恼唯妻贤。
(不详)家有贤妻,男儿不招混事。
(武汉)头发丝捆得住猛老虎,好婆娘劝得转坏男将。
(不详)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
(监利)好菜贴饭半,好妻贴夫半。
(谷城)家有千斤担,妻挑五百斤。
(京山)男人的智慧,女人的贤慧。
(不详)痴汉畏妇,贤女敬夫。
(不详)婆娘管汉子,金银满罐子。
(远安)会事的女子解得开男人的结冤带。
(英山)一个好汉三个帮,接个婆娘手一双。
(黄石)穷汉妻,半张犁。
(长阳)妻笨家穷。肩上一个好补丁,家里一个好女人。
(孝感)妻贤一半福,妻孬望天哭。
(崇阳)家有贤妻,男儿不遭坏事;家有恶妻,男儿坐穿牢底。男子种田看田边,女子织布看布边。
(蕲春)娶贤妻衣领变白,娶恶妻胡子变白。
(武穴)破衣可御寒,糠妻会持家。
(鄂西)好棉纺好纱,好妻持好家。
(来凤)男有主见事才成,女有志气家业兴。
(不详)丈夫在人面前走,带着妻子一双手。
(不详)不看男儿妻,单看男儿衣。
(罗田)丈夫穿好衣,家中有好妻。若知母德看儿衣,一看菜汤便知妻。
(建始)男看田角,女看鞋脚。
(宜城)不看脚头妻,只看脚上鞋。
(红安)有柴不愁爻,有爻不愁柴,有媳妇不愁鞋。
(仙桃)称心老婆合脚鞋。
(不详)男人的田边,女人的灶边。
(松滋)女子生得一枝花,里里外外一把抓。在家不避父母,出家不避丈夫。跟了官,官娘子;跟了贼,贼婆子。
(不详)家中有个恶婆娘,连累男人锁颈项。
(恩施)家有横妻子,不好过日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狐狸往山里走。
(兴山)闷糊子太阳热死人,闷性子婆子磨死人。
(五峰)乌云里的日头,狠婆娘的舌头。嫁给扁担跟着走,嫁给柴火跟着焚。
(长阳)婆娘本事有三套,一哭、二闹、三上吊。慈母多误子,悍妇多欺夫。
(安陆)乱丝难理,泼妇难治。
(咸宁)湿柴怕猛火,泼妇怕强人。
(不详)在家靠父母,出嫁靠丈夫。
(麻城)穿衣见父,脱衣见夫。
(石首)妻随夫转,水顺沟流。
(天门)船行舵也行,夫唱妇要和。
(蒲圻)一斗麦,一斗面,随夫贵,随夫贱。
(京山)姑娘是颗菜籽命,落到肥处迎风长,落到瘦处苦一生。
(宜城)姑娘无正辈,嫁谁跟谁睡。
(当阳)嫁狗随狗走,嫁鸡随鸡飞。
(不详)跟到做官的当娘子,跟到杀猪的翻肠子。
(孝感)跟着铁匠扯风炉,跟着搬运当拉头。
(恩施)男嫌女,一张纸;女嫌男,除非死。宠子不是好父,宠妻不是好夫。
(汉川)男跑一贵,女跑一贱。
(京山)跑了粉子做不成粑,跑了堂客做不了家。
(来凤)好酒好饭配好菜,好妻还要好夫待。
(江陵)患难朋友不可欺,糠糟妻子不可弃。别人的麻子麻牵藤,自家的麻子爱死人。
(襄阳)家有牛莫嫌慢,家有妻莫嫌憨。好狗不拦路,好男不欺妇。
(当阳)宁可得罪庙里城隍,不可得罪屋里婆娘。
(不详)好狗不叉鸡,好夫不打妻。
(长阳)不喝寅时酒,不骂酉时妻。
(不详)打了酉时妻,一夜受孤凄。
(十堰)娇子难承父业,娇妻难治夫家。痴女子不嫌夫贫,穷汉子不嫌妻丑。
(不详)堂前教子,枕边教妻。
(蕲春)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
(崇阳)家有丑妻,宅有瑰宝。
(不详)家有三件宝,瘦田、丑妻、破棉袄。
(松滋)丑女是命里所遭,丑妻是一家之宝。
(不详)结发夫妻丑也好,双线补衣破也牢。
(松滋)清酒胜茶汤,粗衣胜无裳,丑妻胜空房。
(武汉)破裤子强似光腿,丑老婆强似孤鬼。
(十堰)丑妻也生好女,瞎马也生好驹。
(黄州)丢得破箩筐,莫丢丑婆娘。


 

敬告博友:我在人民网和新浪网的微博均已开通,欢迎您的光临。

 

人民网微博地址http://t.people.com.cn/microblog/userpage.action?  userId=32392

新浪网微博地址http://t.sina.com.cn/jialikai/profil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