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缙云杨梅

(2022-08-12 20:25:06)

缙云杨梅

在缙云与仙居毗邻的括苍山脉上,自古分布着果小核大,有松香气味的野生杨梅种群,为雌雄异株,靠飞鸟传播种子繁殖,土称野杨梅。是中国栽培杨梅的祖先,故这里是起源地之一。山脉主峰所在大洋镇,管辖有杨梅山村,以此山间多自然生长的杨梅而得名。缙云杨梅

壶镇溪东一片蕴藏深厚黄壤土的带状低丘上,在宋朝时期就有村庄名叫杨梅园现村民姓朱,郡望义阳,南宋初年由朱资迁入。缙云杨梅缙云杨梅

七里乡黄明村,有山名梅野,土名杨梅岙飞凤,弘治乙丑(1505)开始,成为赠重庆府推官李贲一家的墓地;其西北面一里的村也叫梅野,南宋初年成村。东边的后叶村有杨梅山,明朝即见于记载。大源镇还有杨梅岭村,溶江乡以前亦有杨梅岭后村,岭上成片种植着杨梅。双溪乡又有杨梅坪村,因从前此间多杨梅树而得名。所以,本县栽培杨梅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以前。康熙十一年(1672)缙云县志》物产篇果属有杨梅的记载,康熙廿三年(1684)缙云县志》、乾隆三十二年(1767)缙云县志》、道光廿九年(1849)缙云县志》光绪二年(1876)缙云县志》皆因之。

缙云为山区县,丘陵山地资源十分丰富,高低交错、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微酸性,肥力水平高,在海拔五百米以下,不积水的非纯岩石地方,都非常适宜杨梅生长。同时,缙云濒临东海,既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又受到海洋性气候影响,光、热、水资源丰富,为杨梅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杨梅生长适宜区,就了缙云果类的一大重要产业。

杨梅枝繁叶茂、树冠圆整,可以作为园林绿化优良树种。果实除了鲜吃外,还可以腌蜜饯、浸白酒、酿果酒、晒果干,四十年以来,又增加了制果酱、做罐头、榨果汁项目,这极大地提高了杨梅的经济价值。杨梅性味甘酸,温归经入肺、胃经功能生津解渴和胃消食;主治烦渴吐泻痢疾腹痛涤肠、清解酒、祛湿,果实治心胃气痛。民间一向有“黄瓜食起病、麦李来送命,杨梅来救命。”(晴天的午后采摘黄瓜、李子吃,难免要拉肚子,而杨梅则不会,而且还有治病的疗效。)、“杨梅好食树难栽、枇杷核整堆、麦李苦嘀嘀。”(当年栽培的杨梅不能施肥和铲草,否则不能成活。)、“杨梅红,五更摘落来乌日便出虫。”(熟透了的杨梅早上采摘下来,经过运输抖动后,里面有益的细小白色杨梅虫到晚上因为缺氧而爬出来。)的谚语。

缙云县海拔五百米以下的各山村,在一九五八年以前,百年以上古杨梅树众多,约有万余,由于大炼钢铁运动,大多被砍掉烧炭,现残存已经不多。目前发现超过百年树龄的古杨梅树只遗数千株,其中二百年以上树龄的有近百株、三百年树龄以上的有数十株,也算省内较大的古杨梅种质资源库。其中,有的村连片成林的古杨梅树还有近百株,且平均树龄在年以上,是缙云乃至全国古杨梅树群保存为完整、规模大的区域。

据六十年代初期统计,传统栽培的杨梅有炭梅、刺梅、水梅、白梅,大面积分布在杨梅园、坑上、杜村、万松、项弄、黄坑、株树、板举,成片分布于平坑口、板堰、凤凰山、黄迎祥、水碓坑、里弄、麻狸洞、凝碧、皂川、西岸、长岭下、岙湖、杨桥、大筠、新屋、外麻车、洪岭脚、田寮、清井湾、季坑、坢箕坤、廷坑、黄山、雅村、交路、仓基、麻坪、梨仓、麻辽、大源、杨麻坑、岭头、郑坑、马加坑、有川、稠门、金西塘、越陈、麻田、东畈、庙下、雅亭、潘余、丰山、丹址、鱼仓、上里宅、邢弄、小坑、黄塘头、朱村、小古、三里、乌弄、南弄、西散、下胡、上胡、陈坑、后吴、盛园、李公坑、东俞、西应、井南、东雅宅、厚仁、范坑、牛大坑、当坑、花楼山、突头、陈村、郑周、上官坑、姓潘、金岭脚、西山头、上周、平坑口、塘孔、平坑、越王山、松树岗、石上坑、胡村、柘岙口、榧树根、沿路头等村。1983年在桂村、大塘、硳旧、仁岸、水口、白茅原有基础上扩大种植,并推广东魁、荸荠、茶山、晚稻等名品。1992年全县有果园5223亩,产量95·3吨,其中坑上村一株杨梅,1990年采摘了300余公斤。1998年总产增产至321吨。现主要以种植黑炭和东魁为主,东魁品种果实大、圆球形、紫红色,肉柱略尖,汁多味浓,甜酸适口。近年,缙云有杨梅面积三万亩,产量1115万吨,产值113亿元,从业人员三千多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杨梅著名”。

缙云人民历来对杨梅就如同对待孩子般竭力呵护。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缙云制定了“万亩杨梅”发展规划,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同时,实施“里杨梅长廊”、“万亩杨梅上高山”、“杨梅梯度栽培”等重点工程,在平原种植荸荠种杨梅,在中高山区种植东魁杨梅,利用海拔高度差将采摘期从不到20天延长到近50天;推行施有机肥、套种绿肥、不得摧红、灯光杀虫、遮网防鸟等生态复合栽培有效措施,大大提升了杨梅的品质与效益,助推杨梅的高质量发展;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实行杨梅统防统治,建成万亩全国杨梅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近40年来,缙云以质量安全为抓手,全面保障缙云杨梅品质,也构建了独特的杨梅农耕文化和杨梅经济现象。

2015年6月,舒洪镇仁岸村开始举办杨梅节,当家品种是东魁,至今已经有八届。时至今日,仁岸杨梅多次在浙江省农业吉尼斯擂台赛上夺得第一名,获得“浙江最甜东魁杨梅”称号。2021年,最大一颗有52克。现村里年产百吨,亩数有五千,人均单项收入万余元。 “世界杨梅在中国,中国杨梅出浙江,浙江杨梅数缙云,缙云杨梅名仁岸。缙云杨梅前途广宽、大有可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