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天 文 历 法 |
陈炳聿按:欢迎大家关注“古典易经星命堪舆学”微信公众平台。下文转载自网络。
中国的天文历法和术数文化,都是一种烧脑细胞的游戏,在现在社会或许实用性不大,但打发时光、训练思维、防止老年痴呆没问题,绝对比玩《传奇》和《帝国时代》等电脑游戏更让人欲罢不能。玄女式起课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太阳在黄道二十八宿的躔度,这涉及“月将加时”起课程序的天地定位准确性。遍查二十四史《律历志》,黄道和赤道的二十八宿度因岁差运动,历朝历代都给出不同数值。历代天文历法家认为黄道宿度不变的只有两人,一个是汉朝的贾逵,一个是明朝的徐光启。近读《后汉书律历志》,由贾逵主编《四分历》记载:“汉永元十五年(公元103)七月甲辰,诏书造太史黄道铜仪。以角为十三度,亢十,氐十六,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斗二十四四分度之一,牵牛七,须女十一,虚十,危十六,营室十八,东壁十;奎十七,娄十二,胃十五,昂十二,毕十六,觜三,参八;东井三十,舆鬼四,柳十四,星七,张十七,翼十九,轸十八。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冬至日在斗十九度四分度之一。”基本是一个可千年通用的黄道宿度。验证之法:1、依据。一是宋代赖布衣所传《针路诗》:“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指明天盘子正位于虚10度和危1度之间。二是根据宋代邵雍《皇极经世》一元之数为129600年,唐尧帝在位的公元前2217年为一元消长之中点,故邵雍羡慕唐尧在位得天地之中,而自号“邵尧夫”,其年冬至日在虚10度子正之位。2、测算。汉永元十五年(公元103)实测冬至日在斗十九度四分度之一,距公元前2217年(103 2217)共2320年,现代天文学转换为古代宿度,每年岁差0.014166667度,则2320年乘0.014166667度/年,得岁差32.86666667度。根据公元103实测冬至日在斗19.25度,加岁差度数,得出唐尧帝在位的公元前2217年冬至日在虚宿9.87度,与赖布衣《针路诗》和邵雍《皇极经世》思想完全吻合。宋仁宗时期《崇天历》实测公元1034年冬至日在斗6.26度,根据以上岁差计算公元1034年冬至日在斗6.06度,其本吻合。同理,汉永元十五年(公元103)距公元2015年共1912年,计算岁差的冬至点西移27.08666667度,得出2015年冬至日在箕宿2.17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