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与二十四节气
(2016-06-09 06:45:31)
标签:
奇门遁甲周易易学风水择吉 |
分类: 天 星 择 日 |
任何一种预测术都离不开时空概念,奇门遁甲也不例外,奇门遁甲就是模拟时空与人类社会活动的模型。这就需要用到天文历法,从古到今使用过的历法有一百多种,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三种历法。
阳历: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基础的。1月1日元旦开始,西方国家用的,我国是从1949年建国后才开始采用的,十二个月不能把365天平分,有28天、30天和31天。
农历:农历是我国人民根据天体运行的规律,结合农作物生长规律独创的,它既要求历法月同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基本相符,又要求历法年同地球公转一周基本相符,是一种综合阴、阳历优点,调和阴、阳历矛盾的历法,所以,又叫阴阳合历。大年初一为一年的开始,365天用闰月形式平分。
阴历: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计算机出的,要求历法月同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基本符合,阴历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好无关系。阴历是以立春为一年的开始,用二十四节气来平分365天。
以上三历只有阴历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所以,我们用阴历来排八字起局,定月以节为准,如立春节,雨水为气,二月为惊蛰开始。
阳盘奇门是根据农历来计算的,而阴盘奇门则是根据阴历来计算的,它主要的依据是二十四节气和六十花甲子。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阳历二月起
按月两节不改变
上半年逢6.21
下半年逢8.23
下表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二十四节气与阳历的换算表,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九宫里的位置。
芒种 小满 立夏 |
夏 至 6.22 |
立秋 处暑 白露 |
谷雨 清明 春分 |
|
秋分 寒露 霜降 |
惊蛰 雨水 立春 |
大 寒 1.21 |
立冬11.8 小雪11.23 大雪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