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邵子易学群:第一个专题《邵雍先天图》
第四堂课:邵雍先天图与朱熹先天的差异
时间:2016年3月1日晚20:00—22:00
学术指导:郭彧
主持讨论:邓洪波 宋炯辉
邓洪波:诸位同道好,按照郭老师的教学安排,今晚我们讨论邵雍先天图与朱熹先天图的差异。首先由我跟大家一起,按照朱熹的方法,把朱熹的先天图推演一遍,接着由宋炯辉老师跟大一起找出邵雍先天图与朱熹先天图的差异到底在哪,最后请郭彧老师跟大家一起讨论圆图象天、方图形地的问题以及先天图与顺逆问题。。
邓洪波:邵子易学群的第二堂课,我们专门讲了邵雍先天图的推演方法,大家还记邵雍先天图的推演方法吗?有谁能简述一下?
宋炯辉:乾一变夬,二变大有大壮。。三变小蓄需大蓄泰
邓洪波:对!邵雍先天图推演的方法,是以乾卦为祖,从上爻开始往下“六变”而得到六十四卦圆图,然后以“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贞序,把圆图分作八段,自下而上叠成六十四卦方图并放入圆图中间。邵雍先天方圆图就是这么得到的。
邓洪波:很多人问邵雍先天方圆图为什么“六变”推演、道理在哪,这将是我们邵子易学群下一阶段课程讨论的重点。由于时间关系,暂时不在这里赘述了。
刘正平:记得上次邓老师说的是贞悔法。
徐子陵:他是从一爻开始推演,不是从一卦开始推演。
宋炯辉:@刘正平 @徐子陵 对,可用两种方法推出的
邓洪波:@刘正平 我分别用贞悔法和“六变”法推演的,都得到邵雍先天方圆图。邵雍是用“六变“方法推演的。
宋炯辉:邵子六变是指从上爻、五爻、四爻、三爻、二爻五变成三十二卦,最后六变初爻三十二卦。
邓洪波:下面我们进入朱熹先天图的推演,看看跟邵雍先天图的推演到底有什么不同。
邓洪波:朱熹先天图的推演主要三个步:第一步是对黑白框进行“中分”,“三次中分”得到黑白框的八卦横图、“六次中分”得到黑白框六十四卦横图;第二步是“中分”所到的黑白框八卦横图和黑白框六十四卦横图,即:将黑白框八卦横图从震、巽两卦中间分开,将黑白框六十四卦横图从姤、复两卦中间分开;第三步是“反转连接”围成圆图,即:将分开的八卦横图的“乾”端与“巽”端、“坤”端与“震”端“反转连接”围成伏羲八卦圆图,将分开的六十四卦横图“乾”端与“姤”、“坤”端与“复”端“反转连接”围成先天六十四卦圆图。
邓洪波:先记下这三个步骤,一会儿我会分别仔细推演。
邓洪波:在我分步进行推演之前,必须事前说明一点,就是朱熹主张,六十四卦围成的圆图既是《先天图》,而中间的六十四卦方图不应该属于《先天图》,于是就把邵雍《先天图》中间的六十四卦方图“取出放外”因此朱熹的先天图不包括方图。
邓洪波:下面,我们开始朱熹先天图推演的第一步。看看朱熹是怎么通过对黑白框进行“中分”得到的黑白框八卦横图和六十四卦横图,发黑白框八卦横图和六十四卦横图
邓洪波先看黑白框八卦横图
邓洪波:由下而上分别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邓洪波:最底下为白框,代表太极
邓洪波:第二层为黑白框(左黑右白)代表两仪(阴阳)。其中黑代表阴,白代表阳,是对第一层白框之太极“中分”所得到的,这是第一次“中分”。
邓洪波:第三层为黑白相间的黑白框(两黑、两白),代表四象(太阳、少阴、少阳、太阴),是分别对第二层之阳、阴“中分”所得的,这是第二次“中分”。
邓洪波:第四层为黑白相间的黑白框(四黑、四白),代表八卦,分别是对第三层之太阳、少阴、少阳、太阴“中分”所得的,这是第三次“中分”。
邓洪波:通过对黑白框的三次“中分”,就得到了这张黑白框八卦横图。
徐子陵:@邓洪波 能不能继续分下去?
邓洪波:看黑白框六十四卦横图
郭彧 邓洪波 宋炯辉 等:邵雍先天图与朱熹先天的差异
邓洪波:同样的方法,在“三分”黑白框八卦横图的基础上,分别对第五层、第六层、第七层黑白框进行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中分”,最终得到黑白框六十四卦横图
邓洪波:@融入 其实第四次、第五次“中分”得不出实际的内容了。
徐子陵:@邓洪波 为什么?
刘军安:@邓洪波 道有层,继续分,就进入多维
宋炯辉: 没有二爻、四爻、五爻的卦法卦例
刘军安:转换思路!道有层!层层交叉,层峦叠嶂,错综复杂!
宋炯辉:这就是不是谈周易了,自作创造其他什么五爻卦了
郭彧:@MIC 202136 刘军安 您不要跑题啊。我们讨论的是邵雍易学,其他以后再谈好了。
邓洪波:下面,我们开始朱熹先天图推演的第二步:对黑白框八卦横图和六十四卦横图进行“中分”。
邓洪波:先看黑白框八卦横图,横图的右端是乾卦,横图的左端是坤卦,直接将横图右端的乾卦与横图左端的坤卦连接起来,是无法得到伏羲八卦圆图的。再看黑白框六十四卦横图,右端也是乾卦,左端也是坤卦,直接将横图右端的乾卦与横图左端的坤卦连接起来,是无法得到先天六十四卦圆图的。
邓洪波:大家好好体会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
邓洪波:朱熹的做法是:分别从黑白框八卦横图、六十四卦横图的中间分开
邓洪波:黑白框八卦横图的中间是巽、震两卦,从巽、震两卦中间剪开,得到如下两张图
邓洪波:黑白框六十四卦横图的中间是姤、复两卦,从姤、复两卦中间剪开,得到如下两张图:
邓洪波:下面,我们开始朱熹先天图推演的第三步:“反转连接”被剪开的两部分并围成圆图。
徐子陵:剪开翻个身才能拼起来。
邓洪波:将分开的八卦横图的一张“乾”端与“震”端,分别与被分开的八卦横图的另一张“巽”端与“坤”端“反转连接”,就围成伏羲八卦圆图,
邓洪波:同样的,将分开的六十四卦横图的一张“乾”端与“复”端,分别与被分开的六十四卦横图的另一张“姤”端与“坤”端“反转连接”,就围成朱熹先天六十四卦圆图。
邓洪波:以上就是朱熹伏羲八卦图和先天图的推演过程。
邓洪波:有请宋炯辉老师主持讨论邵雍与朱熹先天图的差异
宋炯辉:上面如没有疑问我们下面继续讨论两者差异
之前课程已有介绍解释,邵子说园图有六数,可以逆知四时(春夏秋冬)
郭彧老师发图
宋炯辉:之前课程已有介绍解释,邵子说园图有六数,可以逆知四时(春夏秋冬)
宋炯辉:以朱熹园图内涵来说,只可以看到逆知秋冬二时(姤至坤)
宋炯辉:乾到复在朱熹园图不知何意?
宋炯辉:郭老上面图中还标注了‘’朱熹表述‘’并非是邵雍原文。
宋炯辉:准确说邵子不作八卦图示,乾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这是个立体空间八卦的表达。
郭彧 邓洪波 宋炯辉 等:邵雍先天图与朱熹先天的差异
宋炯辉:上面这些总而言之,朱熹似乎误读了八卦次序的内涵意义。
郭彧:[强][强]
刘军安:[强][强]
宋炯辉:上面这些总而言之,朱熹似乎误读了八卦次序的内涵意义。
融入:@北京宋炯辉 问一下是不是图是一样,而解读的方向不同?
宋炯辉:卦变法来说,也有一些不同。邵雍推卦变有六变是以爻位来变,其实自乾而始一变姤、二变大过鼎
宋炯辉:不是的 我们是以朱熹标注图示来展开的解读,朱熹晚年也有这困惑@融入
宋炯辉:如果将卦图在相重放大一倍(假若再重六爻卦),这种错误更为明显。
郭彧:先天圖如何移出方圖在下?先生云:是熹挑出。(湯泳録)
刘军安:这里我有一个我个人的思考!关于朱熹的认知和解读,是否忽略了什么!?因为,语言格式和表达,会有差异性!
郭彧:逆順之說,康節以為先天之數。今既曉圗子不得,彊說亦不通,不若且置之。
郭彧:若論他太極,中間虚者便是。他亦自説圖從中起,今不合被横圖在中間塞却,待取出放外。他两邉生者,即是隂根陽,陽根隂,這箇有對,從中出即無對。(文蔚)
先天圖如何移出方圖在下?曰:是某挑出。(泳)
宋炯辉:朱熹作卦图是每次加倍中分而得,如在加一倍,朱熹这里是七爻卦。邵子是六爻卦再相重。
郭彧:朱熹作卦图是每次加倍中分而得,如在加一倍,朱熹这里是七爻卦。邵子是六爻卦再相重。
郭彧:先天圖直是精㣲,不起於康節,希夷以前元有,只是秘而不傳。次第是方士輩所相傳授底,《參同契》中亦有些意思相似。(㬊淵録)
郭彧:問:八卦之位如何?荅云:康節説伏羲八卦乾位本在南,坤位本在北,文王重易時更定此位。其説甚長,大概近於附會穿鑿,故不曽深留意。然説卦所説卦位竟亦不能使人曉然,且當闕之,不必彊通也。(荅王遇)
宋炯辉:@融入 这个S卦图问题另作讨论。
朱熹卦图是违背独阴、独阳不生的根本内涵
郭彧:易逆數也,似康節説方可通,但方圖則一向皆逆,若以圓圖看又只一半逆,不知如何?(學蒙)
宋炯辉:无论是圆者六数、方图八数,大概是朱熹作卦图都有误读引用了罢
郭彧:为什么朱熹要用黑白块替代原本的卦爻符号呢?
刘正平:我也一直想知道,为什么是黑白块。
宋炯辉:@郭彧 请郭老讲解?我没搞懂为什么用黑白格子
郭彧:因为阴爻符号一分为二之后就成了两个阳爻。朱熹的好朋友袁枢批评说“黑白之位尤不可晓”。
刘军安:批评得对极了!
徐子陵:阴阳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朱熹脑子不转弯,比较木。
金军:客观的去评价
宋炯辉:黑白色示意阴阳出于围棋,朱子可以受此启发吧
郭彧:大家可以试一试,画画看,依据朱熹的说法,用原本符号画,最后没有四象,也没有八卦。
鲁扬:没认真思考过朱熹的黑白块儿,就觉得古之圣贤的理论历经千百年印证,应该是对的,何必要深究,今天受到启发了,或许朱熹有自己的道理,还需要探讨
郭彧: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易有太極便有箇隂陽出來隂陽便是兩儀儀匹也兩儀生四象便是一箇隂又生出一箇陽□是一象也一箇陽又生一箇隂□是一象也一箇隂又生一箇隂□是一象也一箇陽又生一箇陽二是一象也此謂四象四象生八卦是這四箇象生四隂時便成坎震坤兊四卦生四箇陽時便成巽離艮乾四卦
金军:@閑寧猴(鲁扬字守医) [强][强]
郭彧:明之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易有太極,便有箇隂陽出來,隂陽便是兩儀,儀,匹也。兩儀生四象,便是一箇隂又生出一箇陽,是一象也。一箇陽又生一箇隂,是一象也。一箇隂又生一箇隂,是一象也。一箇陽又生一箇陽,是一象也。此謂四象。四象生八卦,是這四箇象生四隂時便成坎震坤兊四卦,生四箇陽時便成巽離艮乾四卦。
融入:@郭彧 老师,四象有可能是第一层,第二层合起来看
郭彧:如果用原本符号,一分为二画,最后只得乾兑两个卦。
宋炯辉:邵子原文表述四象有以下:用六七八九四数代表太阴少阳少阴老阳。用阴中阳、阴中阳、阳中阴、阳中阳来表述。
郭彧:以一阴爻符号和一阳爻符号当做“两仪”,二爻排列当做“四象”,这是朱熹的发明。
郭彧:邵雍先天图,圆图象天, 可以解释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所以邵雍说“时可逆知”
郭彧:圆图的圆周率取三,所以邵雍说“圆者数之起一而积六”,所以邵雍说“逆数之,震一离兑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显然是一个O型模式,所以有“逆知四时之谓也”之说。朱熹先天图“又只一半逆”,只能逆知二时。朱熹给圆图标注了八个数,也与“逆知四时”违背。
郭彧:朱熹的先天图是有天无地,不能用来阐述“天地万物之理”。
郭彧:邵雍用阴阳说天之四象,用柔刚说地之四象。
郭彧:邵雍说“图虽无文,吾终日言而未尝离乎是。盖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矣”。
邓洪波:有人研究,认为邵雍伏羲八卦圆图表达三个周期。
邓洪波:第一周期:从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阳初生,起于北方;从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阴初生,起于南方,本周期指的伏義八卦图的最内圈,即由卦的初爻组成。这一寒一暑,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
宋炯辉:方者八数乾兑离震巽坎艮坤,邵雍表达了物必顺成的内涵,所以以阳统阴而分之愈繁。
邓洪波:第二周期:由卦之中爻组成,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而到西方;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这是记太阳运行一日的周期图象。
郭彧:上面发的几幅图,大家好好看看,以后讨论用得上的。
邓洪波:第三周期:由卦之上爻组成,半圈阴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阳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下半月,是为弦。由此可见,这一图象是统一年月日时周期。
郭彧: 朱熹曾经说过“各是各的易学 ”,我们应该明白邵雍易学与朱熹易学的差异。
郭彧:我一直考虑,为什么聪明人朱熹要如此改变邵雍易学的本质?是否还有为了构建其理学系统的目的呢?
郭彧:如果说朱熹没有把邵雍先天图的由来搞明白,应该是真实情况吧?
郭彧:其实,邵雍先天图是自得之图,与陈抟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