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邵子易学群关于邵雍先天图的推演

(2016-03-01 07:43:28)

陈按:郭彧教授的课,值得学习。

邵子易学群:第一个专题《邵雍先天图》

第二堂课:关于邵雍先天图的推演

时间:2016年2月23日晚 20:00—22:00

主持讲解:邓洪波

学术导师:郭彧

邓洪波:今天我们开始邵子易学第一个专题“邵雍先天图”第二堂课的讨论和学习。重点是按照邵雍逻辑卦变方式,推演邵雍伏羲八卦图和邵雍先天方圆图。

邓洪波:按照邵雍的逻辑卦变方法,探讨和推演邵雍先天图,必须要从邵雍的《观物外篇》里面去寻找根据。邵雍在《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说:“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四变而有十六,五变而三十有二,六变而六十四卦备矣”。

邓洪波:我们在进行邵雍先天图推演之前,先熟悉并分析一下邵雍这段话。

邓洪波:这段话可以拆分为“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和“四变而有十六,五变而三十有二,六变而六十四卦备矣”两个段落来分别理解。

邓洪波:先分析“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这段话的含义。我理解这句话在邵雍眼里就是说,三爻的八个经卦是可以通过“三变”而成的。这八个经卦大家都熟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经卦如下图所示。

  

邓洪波:再分析“四变而有十六,五变而三十有二,六变而六十四卦备矣”这段话的含义。

邓洪波:我理解这句话在邵雍眼里就是说,六爻的六十四个别卦,是可以通过“六变”(在“三变”得到八经卦基础之上)而备的。这六十四个六爻卦,大家也都熟悉。六十四个别卦如下图所示。

  

 丁晋文: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具体如何变化?

邓洪波:有了以上的初步认识和观念,我们就开始进行推演了。我们首先推演八经卦是怎么通过“三变”而成的。

丁晋文:什么是一,什么是二,什么是四?

邵子易学群关于邵雍先天图的推演

  

邓洪波:先看这张图:乾天在上、坤地在下,是为“乾坤定上下之位”,也称“乾坤纵”;离火在左、坎水在右,是为“离坎列左右之门”。

邓洪波:这张图不是二维平面的,而是三维立体的,其结构与关系特征充分体现在《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yi四音)。这个问题,我们以后会分专题深入研究讨论。

邓洪波:乾坤为诸卦之父母,六子卦来源于乾坤的卦变。我们先以乾卦为祖,用乾卦来变:

先看一变:一变乾的上爻得兑,是为“一变而二”。

  

徐子陵:为何不从底下变起呢?

邓洪波:@丁晋文 “一”是什么见上图[呲牙]

邓洪波:@丁晋文 一是什么见上图[呲牙]

宋炯辉:请邓老师继续推变

邓洪波:接着看二变:二变乾与兑的中爻,分别得离与震二卦,合乾与兑共为四卦,是为“二变为四”。

  

福至心灵:明白了

邓洪波:“二”是什么见上图[呲牙]

邓洪波:再看三变:三变乾、兑、离、震四卦的初爻,分别得巽、坎、艮、坤四卦,合乾、兑、离、震共为八卦,总计是“八卦成矣”。

  

 福至心灵:好

邓洪波:“三”是什么见上面 

邓洪波:这张图,就是一卦变八卦,即:变乾上爻得兑;变乾、兑中爻得离、震;变乾、兑、离、震初爻得巽、坎、艮、坤。

  

邓洪波:发张标准图。这张邵雍说三变成八卦图,是郭彧老师几年前画的教学用图。

邓洪波:看一卦变八卦图:从一卦变八卦图可以看到,以乾为祖、从上爻变起,“乾兑离震”四卦是由“一变而二、二变而四”得到的“天之四卦”;“巽坎艮坤”四卦是由“变”乾兑离震之初爻而得到的“地之四卦”。

邓洪波:继续看一卦变八卦图:同时连接“天之四卦”乾与“地之四卦”巽、“地之四卦”坤与“天之四卦”震,就围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所谓“伏羲八卦圆图”。这里需要强调和说明的是,围成的这个所谓的“伏羲八卦圆图”,与平行摆放在地面的后天八卦圆图是不同的,伏羲八卦图不是平行于地面的,而是具有“天地定位”功能的立体八卦。

邓洪波:大家慢慢体会一下。

徐子陵:从天到地的过程,明白了

邓洪波:邵雍伏羲八卦图是具有“天地定位”功能和“天之四象”与“地之四象”特定结构的立体八卦图,而非二维平面之文王八卦图那样。

邓洪波:所谓“天之四象”的本质是以阴阳言四时;所谓“地之四象”的本质是以刚柔言四维。

邓洪波:是阴阳刚柔之结构关系,是四时四维之时空关系。

邓洪波:同样的,我们还可以试着以坤卦为祖,用坤卦来变:一变坤的上爻得艮,是为“一变而二”;再变坤与艮的中爻,分别得坎与巽二卦,合坤与艮共为四卦,是为“二变而四”;三变坤、艮、坎、巽四卦的初爻,分别得震、离、兑、乾,总计是“八卦成矣”。

邓洪波:大家回去可以试着推演推演,在推演过程之中,不断加深对“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这段话的理解。

邓洪波:大家对邵雍伏羲八卦图的推演还有什么问题?

徐子陵:没有了

邓洪波:下面我们进入对邵雍先天方圆图的推演,也就是对六爻的64个别卦进行推演。我们分别用贞悔和卦变等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推演。

  

邓洪波:首先用贞悔法进行推演。

邓洪波:对六十四卦来说,内卦为贞,外卦为悔。

  

邓洪波:我们看这张图。这张图是用贞悔法推演邵雍先天圆图的教学说明图,内圈已经标注了八个贞卦的次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特别说明一下,内圈数字是表达用贞悔法推演过程之中,贞卦先后变动的次序,而不是圆图卦气数字(所谓“圆者起一积六...之卦气数”)。

刘正平:“一变”、“二变”、“三变”是从上而下变的,不是从下而上变的?

邓洪波:@刘正平 对,找时间请郭彧老师给大家讲解其中的道理。

邓洪波:首先看贞乾:“乾、夬、大有、大壮、小蓄、需、大蓄、泰”皆贞乾。就是下卦为乾不变,上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排列,得出乾宫八个卦:乾、夬、大有、大壮、小蓄、需、大蓄、泰。

邓洪波:结合上图看。是不是有点费劲了?[呲牙]

徐子陵:是不是有点费劲了?[呲牙]

徐子陵:变外先安内

邓洪波:@徐子陵 [强]

邓洪波:二看贞兑:“履、兑、睽、归妹、中孚、节、损、临”皆贞兑。就是下卦兑不变,上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排列,得出兑宫八个卦:履、兑、睽、归妹、中孚、节、损、临。

宋炯辉:其实从任一卦起,变上或下变都是同理推演。。刚才示意的方式有些特别内涵而已

邓洪波:@北京宋炯辉 [强]

邓洪波:三看贞离:“同人、革、离、丰、家人、既济、贲、明夷”皆贞离,就是说下卦离不变,上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排列,得出离宫八个卦:同人、革、离、丰、家人、既济、贲、明夷。

邓洪波:四看贞震:“无妄、随、噬嗑、震、益、屯、颐、复”皆贞震,就是说下卦震不变,上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排列,得出震宫八个卦:无妄、随、噬嗑、震、益、屯、颐、复。

徐子陵:这图很明白,总之是按照伏羲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来的。

邓洪波:上面所贞四卦:乾、兑、离、震,这四个贞卦即是邵雍伏羲八卦圆图左方乾、兑、离、震的“天之四卦”。

  

邓洪波:五看贞巽:“姤、大过、鼎、恒、巽、井、蠱、升”皆贞巽,就是说下卦巽不变,上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排列,得出巽宫八个卦:姤、大过、鼎、恒、巽、井、蠱、升。

邓洪波:六看贞坎:“讼、困、未济、解、涣、坎、蒙、师”皆贞坎,就是说下卦坎不变,上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排列,得出坎宫八个卦:讼、困、未济、解、涣、坎、蒙、师。

邓洪波:七看贞艮:“遁、咸、旅、小过、渐、蹇、艮、谦”皆贞艮,就是说下卦艮不变,上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排列,得出艮宫八个卦:遁、咸、旅、小过、渐、蹇、艮、谦。

邓洪波:八看贞坤:“否、萃、晋、豫、观、比、剥、坤”皆贞坤,就是说下卦坤不变,上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排列,得出坤宫八个卦:否、萃、晋、豫、观、比、剥、坤。

邓洪波:贞“巽坎艮坤”...容易看明白吧

鲁扬:[强]

邓洪波:巽、坎、艮、坤,这四个贞卦即邵雍伏羲八卦圆图右方巽、坎、艮、坤的“地之四卦。

  


福至心灵:[强][强]

徐子陵:知道规律一点不费劲

邓洪波:很明显,邵雍先天64卦圆图是这么得到的:在八个贞卦上面各加上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就可以得到六十四卦圆图。

邵子易学群关于邵雍先天图的推演


  

宋烔辉:以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贞,分别依次再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是邵子的八卦重卦互错

邓洪波:用贞悔法就是这么得到的邵雍先天圆图。

邓洪波:给大家提个问题,邵雍先天方图是怎么得到的?

徐子陵:一样的方法

邓洪波:@徐子陵 具体讲讲看

徐子陵:但我不知道是竖的从下排到上,还是横着从右排到左

邓洪波:@徐子陵 按邵雍的方法

福至心灵:从下往上,从右往左

宋炯辉:右下开始类推八卦相重互错,天应于地。

邓洪波:邵雍先天64卦方图是这么得到的:把圆图分作八段,以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贞卦序,自下而上就可以叠成六十四卦方图。

  

邓洪波:古人认为“天圆地方”,邵雍的先天图,以六十四卦圆图象天,以六十四卦方图形地。古人认为“天包地”、“地上有天、天上有地”,所以邵雍把六十四卦方图放在六十四卦圆图中间。

  

邓洪波:下面我们用卦变的方法推演。

邓洪波:邵雍说“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四变而有十六,五变而三十有二,六变而六十四卦备矣”。我们尝试以六爻乾卦为祖,通过“六变”而得到六十四卦圆图。

  

邓洪波:看图说话

邓洪波:郭老师常说的一句话:看象说话。要把邵雍先天图讲明白了,就得看图说话[呲牙]

王觞:師兄,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第一步先不管理解,先記住圖,記住圖的演化?

徐子陵:自己画一遍就记住了

邓洪波:@王觴 对!

邓洪波:图中奥秘太多

邓洪波:如图,先看一变:一变乾一的上爻,得夬二,是为“一变而二”。

邓洪波:好好体会这句话,把这句体会明白了,往下就好理解了。

宋炯辉:看图说话,就理解了今天邓老师所讲的邵子卦变法,朱熹的加倍画六十四卦是另造出来的[呲牙]

邓洪波:二看二变:二变乾一和夬二的五爻,得大有三和大壮四,是为“二变而四”。

邓洪波:三看三变:三变乾一、夬二、大有三、大壮四的四爻,得小蓄五、需六、大蓄七、泰八,是为“三变而八”。

王觞:@北京宋炯辉[强][强][强]

邓洪波:四看四变:四变乾一、夬二、大有三、大壮四、小蓄五、需六、大蓄七、泰八的三爻,得履九、兑十、睽十一、归妹十二、中孚十三、节十四、损十五、临十六,是为“四变而有十六”。

邓洪波:五看五变:五变乾一、夬二、大有三、大壮四、小蓄五、需六、大蓄七、泰八、履九、兑十、睽十一、归妹十二、中孚十三、节十四、损十五、临十六的二爻,

得同人十七、革十八、离十九、丰二十、家人二十一、既济二十二、贲二十三、明夷二十四、无妄二十五、随二十六、噬嗑二十七、震二十八、益二十九、屯三十、颐三十一、复三十二,是为“五变而三十有二”。

邓洪波:六看六变:六变乾一、夬二、大有三、大壮四、小蓄五、需六、大蓄七、泰八、履九、兑十、睽十一、归妹十二、中孚十三、节十四、损十五、临十六、同人十七、革十八、离十九、丰二十、家人二十一、既济二十二、贲二十三、明夷二十四、无妄二十五、随二十六、噬嗑二十七、震二十八、益二十九、屯三十、颐三十一、复三十二的初爻,

得姤三十三、大过三十四、鼎三十五、恒三十六、巽三十七、井三十八、蠱三十九、升四十、讼四十一、困四十二、未济四十三、解四十四、涣四十五、坎四十六、蒙四十七、师四十八、遁四十九、咸五十、旅五十一、小过五十二、渐五十三、蹇五十四、艮五十五、谦五十六、否五十七、萃五十八、晋五十九、豫六十、观六十一、比六十二、剥六

邓洪波:有点费劲了吧?慢慢来...思路不会错,就是一个对卦变的熟悉过程。

徐子陵:和八卦变的方法一样,就是爻多了些

宋炯辉:多熟悉卦符,玩卦观象

邓洪波:以上,就是邵雍卦变方法的推演过程

鲁扬:[抱拳][抱拳][抱拳]

福至心灵:[强][强][强]

向吉来:[强][强][强]

邓洪波:今天的课程量比较大、比较复杂、比较繁琐。在郭彧老师的指导下,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跟大家一起对邵雍先天图进行了全过程推演。

宋炯辉:@邓洪波 老师辛苦[玫瑰]

邓洪波:邵雍先天图的推演虽然比较复杂、繁琐,但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伏羲八卦图和邵雍先天图却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希望有志于学习邵子易学的同仁们,得空的时候自己试着多推几遍,慢慢地对邵雍先天图不仅会熟记于心,还会生出许多感悟。

徐子陵:@邓洪波谢谢老师[玫瑰]

郭彧:@邓洪波 [抱拳][抱拳][抱拳]

邓洪波:谢谢大家捧场

邓洪波:@郭彧 谢谢郭老师教诲、栽培、支持

邓洪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要对邵雍先天图进行充分讨论,请诸位同仁积极参与。

郭彧:八卦的记忆方法:乾三阳,坤三阴。震下阳,巽下阴。坎中阳,离中阴。艮上阳,兑上阴。比朱熹的“震仰盂,艮覆碗”好记。

王觞:@郭彧這法好!直接用陰陽,體用一致,功效明顯。[强]

郭彧:这节课讲的非常棒!大家一定要动手演练一遍,可以加强记忆理解。

徐子陵:巽兑上下两点即为阴爻

宋烔辉:提议用麻将刻画上六十四卦多玩[呲牙]

郭彧:为什么邵雍在书里面要说“一变而二”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朱熹不引用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思考。

宋炯辉:@郭彧他一说就暴露揭短了。阳统阴数而分之,朱子可能没懂

郭彧:朱熹说《先天图》的圆图是从《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中分拗转而来的。

郭彧:姤至坤必须“拗转”才能围成圆图。所以他说“圆图又只一半逆,不知如何”。

宋烔辉:看到朱子的黑白格卦图就头大[呲牙]

郭彧:我们看邵雍六变得到的圆图,姤自乾变来,坤自复变来,所以是一O型模式,没有所谓“一半逆”的问题。

郭彧:邵雍说“时必逆知”,是逆知四时。朱熹是逆知二时。

宋烔辉:朱子这样作图就生了六十四卦次序,我是不信,自周易起从没有过。大概朱熹还是为了理学吧

宋炯辉:@郭彧谢谢郭老讲解

刘正平:茅塞顿开,但还得不断推演才能得其精髓。

福至心灵:@郭彧 郭老,这里四时是指?

向吉来:谢谢郭老!�

郭彧:@福至心灵 四季

福至心灵:逆知四时?

徐子陵:逆:迎面而来。也就是先知的意思

徐子陵:事后诸葛亮没意义

福至心灵:谢谢额![抱拳][抱拳][抱拳]

宋炯辉:园图上右行,有阴阳四时,园图左行为逆

郭彧:严格说,邵雍只有“先天”一图,其他所谓“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次序“的黑白块图是朱熹噫造的,所以他的朋友袁枢批评说“黑白之位尤不可晓”。进一步说算不上是易图。不能用来解释《周易》内容的图就不能称之为“易图”。

郭彧:@北京宋炯辉 应该从子位说顺逆,向左为逆,冬天之后是春天等等。

鲁扬:@郭彧 感谢老师赐教!

宋烔辉:@郭彧谢老师指正[抱拳]阳生于子终于巳

鲁扬:@郭彧 大浪淘沙,学易本身就是不断沉淀、畏惧、纠结、喜悦的过程,有一个算一个吧,老师辛苦,学生心存感激!

郭彧:整理出来后,发布到相关的群里面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