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陈炳聿按:学习别人如何写调研报告。此文作者韩旭 张欣萌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柳州
【背景介绍】2014/15榨季在进口控制与国内减产的大背景下国内食糖价格远强于外盘走势,国内食糖生产企业成功实现减亏,部分企业甚至实现小幅盈利。但另一方面,2014/15榨季广西甘蔗收购价连续第三年下调,且下调幅度持续扩大——2012/13榨季广西甘蔗收购指导价475元/吨,2013/14榨季440元/吨,2014/15榨季400元/吨。虽然国内糖价摆脱了下行趋势,但蔗农尚未真正享受到糖价上涨带来的收益。2015/16榨季广西主产区甘蔗种植面积如何?作物的替代趋势是否仍将继续?台风彩虹对单产影响有多大?新榨季制糖企业生产计划如何?甘蔗生产成本与企业的制糖成本究竟如何计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计划于11月3日至8日期间奔赴广西主产区——柳州、来宾、南宁、崇左四大主产区,实地考察农民的实际种植成本与种植意愿,走访当地大型制糖企业集团,了解糖厂生产成本及产量预估情况,了解陈糖销售、库存等情况。
我们第一站赶往甘蔗主产区之一柳州市柳城县。柳州是广西第四大甘蔗主产区,甘蔗种植面积约占广西的10%左右。近年来由于甘蔗价格持续下滑,柳州成为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下降的重灾区,大量甘蔗地被转种柑橘、百香果、桑树、芭蕉等作物。我们调研了柳州最具代表性的柳城县的甘蔗生长情况。
1、种植面积
甘蔗收购价连续三年下调,严重挫伤蔗农种蔗积极性,2014/15制糖期柳州地区甘蔗种植面积下降了25%,为近几年最大降幅。
2015/16新制糖期甘蔗种植面积虽然继续下滑,但降幅较小,仅为10%左右。初略统计有6.5万亩土地改种甘蔗,其中约3万亩是由蜜桔等水果转种甘蔗。一方面,当地政府及糖厂纷纷出手加大补贴力度支持蔗农转种甘蔗,柳州地方政府对转种甘蔗的蔗农给予100-300元/亩的财政补贴,糖厂根据转种规模不同给予蔗农300-500元/亩的补贴,糖厂甚至在机耕费、农药化肥等方面对转种甘蔗的蔗农加大补贴力度;同时,柳州当地糖厂如凤糖集团兑付蔗款较为及时,保护了蔗种的种植积极性,再加之糖厂大力宣传并承诺会提高甘蔗收购价,对于让蔗农看到了种蔗收益的稳定性,从而减缓甘蔗种植面积大幅下滑的危机。
对于2016/17制糖期,糖企表示较为乐观,认为糖价回升会带动蔗价上涨,提高蔗农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或将有所回升。
2、甘蔗单产
近年在甘蔗生长期天气较为适宜,降雨充足,气温稳定,从气象局数据看,今年春夏两季降雨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10毫米,对甘蔗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甘蔗长势比去年略好,株高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2厘米,直径增加了0.5厘米,节高增加了0.1厘米。2014/15榨季单产为4.2-4.3吨/亩,预计2015/16榨季单产或增至4.6-4.7吨/亩。整体看,虽然种植面积下降了10%,但由于甘蔗长势较好,因此,甘蔗产量减幅并不大。
3、含糖量
与2014年相比,2015年广西遭受到灾害性天气较少,仅出现了一次台风。台风彩虹对于柳州地区造成的影响并不大,但台风彩虹出现前的暴风雨令部分甘蔗倒伏,造成糖分流失。10月份测量数据显示,甘蔗含糖量较同期略低,但目前柳州地区日夜温差逐渐扩大,有利于糖分累积,因此未来一个月的天气最为关键,若天气晴好,甘蔗含糖量或与上榨季持平,约为12.2%。
4、替代作物
从调研走访看,柳州地区甘蔗的替代物主要为蜜橘、百香果及桉树。但今年蜜橘、桉树收购价格走低,且蜜橘受病虫害影响较大,一旦染病将颗粒无收,这导致农民收益无保障。通常,新植蔗占比为33%,今年略提高了4%至37%,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替代作物转种甘蔗。
5、收购价对蔗农、企业的影响
新榨季甘蔗收购价一直备受关注。目前来看广西甘蔗收购价约440元/吨左右,柳州地区也不例外。从我们了解到的柳州地区甘蔗平均种植成本看,新植蔗约为2100元/亩,宿根蔗约为1600元/亩,加权计算甘蔗平均成本为1785元/吨。按单产4.6吨/亩计算,蔗农收入为2024元/亩,不计补贴的情况下种植甘蔗每亩地收入为239。
另外,由于柳州地区补贴力度较大,生产成本预计相对较高。
总体来看,2015/16榨季柳州地区虽然种植面积维持下降趋势,但天气适宜,甘蔗长势较好,因此甘蔗产量或将与上年持稳。
2015/16榨季白糖产业调研报告(2)——来宾
广西甘蔗考察第二站,我们一行十人来到来宾市。来宾甘蔗种植面积占广西的16%左右,与南宁并列为广西第二大甘蔗主产区。我们走访了来宾地区主要糖厂,了解了本榨季甘蔗的生长情况,并实地考察了甘蔗的长势与区域种植情况。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
1. 种植面积
与柳州类似,受甘蔗收购价连续下调的影响,农民种蔗积极性明显下降,15/16榨季,甘蔗种植面积在14/15榨季大幅减少的基础上继续下滑。
从考察结果来看,来宾地区甘蔗种植面积降幅为10-20%左右。其中,良江镇情况较好,减幅低于平均水平,预计为 7%左右。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来宾地区甘蔗种植面积实际减幅小于预估值,例如良江镇种植面积预计下降16%,而实际情况仅为7%,远小于预估结果。
2. 甘蔗单产
今年来宾地区天气情况较为理想,虽然3、4月份偏干旱,但多数甘蔗已完成出苗,对甘蔗的正常生长影响较小;后期降水充足,长势良好。来宾作为广西单产领先的产区,其精细化耕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了解,为提高单产,糖厂鼓励蔗农种植秋植蔗,一方面可以提高单产(秋植蔗单产较春植蔗高出约1-2吨/亩),另一方面可避免因春季降雨过多、错过最佳种植期的风险。15/16榨季,新植蔗种植面积占比处于平均水平(三分之一),其中50%为春植蔗,43%左右为秋植蔗,其余为冬植蔗,秋植蔗比例大幅提高。
因此,15/16榨季来宾地区甘蔗平均单产预计可以达到5.2-5.3吨/亩,同比小幅提高。
3、含糖量
今年来宾地区昼夜温差较小,光照相对不足,不利于甘蔗糖分累计。不仅如此,9月份“彩虹”台风对来宾地区的甘蔗影响较大,其中70-80%均出现倒伏现象,50%为中度和重度倒伏。同时,在考察时发现,甘蔗病虫害严重。这在与糖厂农务人员交流中也有所提及。由于种植范围广泛、引进外地蔗种等原因,甘蔗患病比例提高。这些问题都将对15/16榨季甘蔗含糖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预计新榨季甘蔗含糖量与14/15榨季相比将小幅下滑。
4. 替代作物
来宾地区的主要替代作物为桉树,考察途中可以看到成片的桉树,既有3、4年树龄的成年桉树,也有新种植的桉树苗。但由于政府禁止种植桉树,新种植桉树的数量明显减少。据了解,今年桉树收益较低,加之政府干预,随后几年可能会有大量桉树改种其他作物,但改种甘蔗的可能性较小,主要原因包括:1)缺乏劳动力,修整土地困难较大;2)种植新植蔗需要购买蔗种、机械耕作等准备工作,前期投入较高;3)桉树消耗地力严重,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营养不足,不宜种植甘蔗。除此之外,政府为了鼓励多样化种植,开始鼓励农民种植水果等经济作物,主要为柑橘。考察沿途,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新种植的柑橘苗。
5. 甘蔗收购价及种植收益
15/16榨季,来宾地区甘蔗收购价预计将上调至430-450元/吨。我们通过与农务人员和农民的实际交流,了解到今年甘蔗的种植成本平均为1785元/亩,低于柳州地区。主要原因是糖厂积极鼓励农户采用蔗尾留种,降低了每亩蔗种投入费用。按15/16榨季来宾地区预估亩产5.2-5.3吨/亩计算,农户种植收益约在460-565元/亩。
总体来看,2015/16榨季来宾地区甘蔗种植面积降幅大于柳州,平均达10-20%,其中良江镇降幅较低为7%。单产同比小幅提高,但甘蔗含糖小幅下滑。因此,预计良江镇糖产量同比下降7-10%左右,但来宾地区糖产量平均降幅更大,预计达10%以上。
图1:甘蔗出现大量倒伏
图2:沿途看到的成片桉树林
图3:新种植的柑橘幼苗(左侧)以及与甘蔗轮种的花生(右侧)
2015/16榨季白糖产业调研报告(3)——南宁
广西甘蔗主产区调研第三天,我们来到南宁周边的那乌镇、大塘镇和延安镇等蔗区,考察了当地甘蔗的长势情况,并与当地主要糖厂的农务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了南宁周边蔗区的整体情况。由于靠近城市,南宁地区与我们之前所到的柳州、来宾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
1. 种植面积
南宁周边蔗区种植面积减幅较大,预计15/16榨季平均减幅可能超过20%。降幅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宾阳地区例外,甘蔗种植面积仅小幅下滑。
导致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连续三年下调甘蔗收购价,严重打击蔗农种植积极性;二是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劳动力缺乏;三是政府鼓励多样化种植,大力补贴火龙果、柑橘等经济作物,替代了甘蔗种植。
2. 甘蔗含糖量及亩产
今年,南宁地区降雨量较大,而且昼夜温差较小,不利于甘蔗糖分累积。加之甘蔗病虫害情况比较严重,也会影响甘蔗含糖量。沿途我们发现“彩虹”台风也令南宁地区甘蔗出现倒伏,但倒伏比例低,程度也较轻,预计对出糖率并无太大影响,整体好于去年。因此,我们预计15/16榨季甘蔗含糖量基本与上榨季持平。亩产方面,今年甘蔗长势较好,预计15/16榨季单产小幅提高,将部分弥补面积下滑带来的影响。
3. 替代作物
与来宾地区情况类似,南宁地区甘蔗的主要替代作物也是桉树。在考察沿途,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山坡地都为桉树,仅在半坡地或路边比较平坦的土地上种植了少量甘蔗。但在苏圩镇和延安镇,地势比较平坦,甘蔗种植比例较高。与来宾地区不同的是,南宁政府禁种桉树的力度较弱,沿途可以看到很多桉树幼苗。通过与当地木材厂和农民的实际交流,我们了解到桉树每亩收益仅略高于甘蔗。农民大量改种桉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过程无需投入大量精力和劳力,仅作为次要经济来源。除了桉树,以火龙果、柑橘、剑麻等为代表的经济作物占比也较高,政府对此投入了大量资金鼓励种植。
不仅有替代作物,甘蔗与其他作物套种也是南宁地区主要种植形式之一。其中以甘蔗与西瓜套种为主。该种植方式每年都需进行翻种,因此南宁周边蔗区的新植蔗比例明显高于柳州与来宾,达到50%左右。
4. “双高”基地现状
从去年起,广西政府计划投入大量资金,推广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据了解,为了鼓励与推动该项目,政府对基地每亩的补贴金额高达3000元以上。通过建设“双高”基地,政府希望解放耕地,以500万亩“双高”基地实现糖产量500万吨。但在与相关糖厂进行交流时发现,虽然“双高”基地补贴金额高,但是各项补贴发放归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且要求严格,目前糖厂积极性并不高。
图1:那乌镇大面积种植的火龙果
图2:沿途山坡上种满了桉树,仅有少量甘蔗种植在较平坦的土地上
图3:延安镇大面积种植的甘蔗
2015/16榨季白糖产业调研报告(4)——崇左
广西甘蔗主产区调研第四天,我们奔赴广西甘蔗产量最大的地区——崇左。崇左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条件适合甘蔗生长,种植面积占广西的30%左右。我们主要考察了崇左周边蔗区的甘蔗生长情况,并走访了当地主要糖厂,通过与农务人员实际交流,了解了崇左地区甘蔗种植的整体情况。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
1. 种植面积
与柳州、来宾和南宁情况类似,15/16榨季,崇左地区甘蔗种植面积继续下滑,预计降幅达到10%左右。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甘蔗收购价连续下调,农民种植意愿大幅下滑;二是香蕉、木薯等替代作物挤占了甘蔗种植面积。
2. 甘蔗亩产及含糖量
今年4-7月,崇左地区持续偏干旱,影响了甘蔗生长。但8、9月份降雨量充足,缓解了前期干旱的影响。其中, “彩虹”台风为崇左地区带来了大量降雨。但与其他地区不同,台风并没有令甘蔗出现严重倒伏,整体利好甘蔗生长。因此,预计15/16榨季甘蔗单产基本与上榨季持平,或略有下降。虽然充沛的降雨利好甘蔗生长,但会降低甘蔗含糖量,预计较上榨季略有下滑。
3. 替代作物
崇左地区地势相对较平坦,甘蔗连片大面积种植较多,很少种植桉树,主要替代作物为木薯、香蕉以及其他少量的高档水果。
木薯,部分与甘蔗轮种,可提高甘蔗单产。此外,木薯种植过程较甘蔗更加节省劳动成本,且收割时间较灵活,适合劳动力缺乏的小农户种植,因此发生部分替代。但木薯单产较低,整体收益低于甘蔗。
香蕉,因前期投入较高,基本为种植大户或公司承包种植。与甘蔗相比,近几年平均收益较高。但今年,由于香蕉数量激增,收购价大幅下滑,种植收益亏损严重。
此外,在考察途中还发现有少量高端水果的种植,例如山竹、龙眼等。
4. 生产成本
15/16榨季,崇左地区甘蔗收购价预计上调至450元/吨左右。按此计算,加上运费和原料补贴,糖厂完税制糖成本预计为5300元/吨左右。
5. 白糖边境贸易
受进口政策及行业自律影响,外糖流入国内市场受到限制。但内外糖的价差较大,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据了解,近期白糖边境贸易较为活跃,越南、缅甸等地的大量白砂糖通过边贸形式进入境内,挤占了陈糖市场销售空间。
图1:崇左地势较平坦,沿途可看到大片甘蔗地
图2:沿途可见大量木薯穿插种植在甘蔗地中
白糖产业调研总结:面积下降单产提升 广西甘蔗减产幅度低于上榨季
2014/15榨季在进口控制与国内减产的大背景下国内食糖价格远强于外盘走势,国内食糖生产企业成功实现减亏,部分企业甚至实现小幅盈利。但另一方面,2014/15榨季广西甘蔗收购价连续第三年下调,从2011/12榨季的500元/吨下调至2014/15榨季的400元/吨,且下调幅度持续扩大。虽然国内糖价摆脱了下行趋势,但蔗农尚未真正享受到糖价上涨带来的收益。2015/16榨季,国产糖迎来第二个减产年份,但减产幅度众说纷纭。11月初我们赶赴广西柳州、来宾、南宁、崇左四个甘蔗主产区,对本榨季广西甘蔗产量进行摸底,并了解陈糖销售、库存情况,同时赶赴广西最南端的北海市,拜访了第一家开榨的中粮北海糖业有限公司,了解农民的砍收情况及糖厂生产流程。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深入了解了广西“双高”基地以及机械化的推广和实施情况,并对放开甘蔗收购价的可能性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此次实地考察摸底未来国内传统制糖企业发展方向。
一、2015/16榨季广西主产区产量预估
1、种植面积继续下滑,但降幅缩减
我们此次奔赴的柳州、来宾、南宁、崇左四个地区是广西甘蔗的主产区,按产糖量计算占广西总产量的接近80%。
2015/16榨季广西全境甘蔗种植面积继续下滑,降幅约为10%-20%。分地区来看,种植面积下滑最严重的是南宁周边地区,降幅达到20%左右,南宁市周边半径50公里的范围内甘蔗已经非常少见,替代作物主要是剑麻、火龙果、桉树等经济作物;其余三个地区(柳州、来宾、崇左)种植面积均下降10%左右,降幅相比上榨季略有减少,主要改种木薯、速生桉、柑橘、香蕉以及其他高端水果等。
制约甘蔗种植面积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为每亩土地的收入,其二为劳动力成本。甘蔗收购价格连续三个榨季下调导致农民种蔗收益连年下滑,按2014/15榨季400元/吨的甘蔗收购价计算,农民全年种蔗收入平均仅为313元/亩(按单产4吨/亩计算),严重挫伤蔗农种植积极性。对于南宁地区而言,城市周边平地的土地租金较高,达到1000元/亩以上,即使2015/16榨季甘蔗收购价上调至440元/吨,甘蔗种植收益也仅为473元/亩,远不能弥补地租成本。劳动力不足且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甘蔗种植的一个长期因素。目前我国基层劳动力整体缺乏,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打工,导致人工成本大幅上涨,从上榨季起砍蔗成本已经上涨至120-150元/吨;同时我国甘蔗主产区普遍为山地、丘陵地带,平地相对很少,制约机械化种植与收割。
值得注意的是,柳州地区甘蔗种植面积降幅相比上榨季明显减少,仅为10%左右,粗略统计有6.5万亩土地改种回甘蔗,这依赖于当地政府及糖厂纷纷出手加大补贴力度支持蔗农转种甘蔗,加之糖厂大力宣传并承诺提高甘蔗收购价,让蔗农看到了种蔗收益的稳定性,减缓了种植面积大幅下滑的危机;而在崇左等地,“果贱伤农”现象今年频现,近年来香蕉、柑橘、火龙果等水果广泛种植且集中上市,水果价格大幅走低,导致“种果返贫”情况出现;而之前大量种植的桉树,由于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板材价格持续走低,种植收入亦下滑。我们采访了部分蔗农,若甘蔗收购价提高到440元/吨以上,蔗农种植积极性将有部分好转。因此预计未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降幅有望放缓甚至小幅企稳回升。
2、甘蔗单产略有下降,台风“彩虹”影响不一
影响甘蔗单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蔗种与蔗龄、天气、田间护理程度。
目前广西地区最主要的种植品种仍为新台糖22号,新蔗种改良进度较慢,短期内亩产难以有效提升。虽然政府推行“双高试验田”,但由于制度原因真正找到合适的蔗种与蔗区相匹配仍需假以时日。从蔗龄来看,2015/16榨季柳州地区新植蔗占比约为37%,高于正常三分之一的比率,崇左与来宾地区翻蔸率基本维持正常水平,而由于南宁周边花生、西瓜与甘蔗套种较多,因此每年翻蔸率均好于其他地区。
2015/16榨季广西东、西部地区甘蔗长势不一。由于气候相对适宜,降雨量同比增加,甘蔗长势好于去年同期,柳州、来宾、南宁等地区甘蔗单产均小幅提高。10月初台风“彩虹”过境导致来宾、柳州等地甘蔗倒伏较为严重,特别是来宾地区70%出现倒伏现象,其中50%为中度至重度倒伏,好在倒伏的甘蔗并未长出侧芽,对糖分及单产影响不大。崇左地区由于今年4-7月份遭遇春旱,影响了甘蔗的生长拔节,台风“彩虹”带来大量降雨反而补充了甘蔗生长所需的水分,预计崇左地区甘蔗单产将会下降,但降幅不大。总体来看2015/16榨季广西甘蔗亩产高于去年水平。
3、阴雨天气不利糖分累积,关注开榨前天气
一方面,台风“彩虹”过境令来宾、柳州、南宁地区甘蔗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含糖量受到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截至11月初,广西地区昼夜温差较小,不利于甘蔗糖分累积,加之今年甘蔗病虫害情况比较严重,也影响了含糖量。我们所到的四个地区糖分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但未来一个月的天气状况最为关键,若天气晴好,昼夜温差加大,含糖量有望回升至去年水平,若开榨时仍维持阴雨天气,甘蔗含糖量将继续下降。
4、结论
总体来看,2015/16榨季种植面积继续下降是甘蔗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根据我们的调研,预计广西全境甘蔗种植面积下降10%-20%,加权平均后预计甘蔗产量下降13.7%左右,对应的食糖产量下降约87万吨,结合桂林糖会上其他省份预估,预计全国糖产量降幅将超过122万吨,即总产量不到933万吨。若未来持续阴雨天气,糖分难以回升至上榨季水平,预计产糖量将会继续调低。
二、甘蔗种植及糖厂生产的成本收益核算
在成本系数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甘蔗的种植收益最主要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甘蔗的单产,二是甘蔗收购价。我们未考虑地租及田间护理的人工成本,假设农民自有土地及自种的情况下,通过下表(表1)计算可知,甘蔗亩产越高,每吨甘蔗种植成本越低,但砍工占比也随之上升。
表1:农户种蔗成本收益表
三、走私现象猖獗,部分糖企资金紧张
国内外糖价价差较大,给边境贸易及走私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几个月白糖边境贸易较为活跃,越南、缅甸等地大量白砂糖通过边贸形式进入境内,严重挤占了陈糖市场销售市场,令广西陈糖清库进度远慢于此前预期,大型糖企销售十分清淡,不断降价甩货。
由于糖企连续三年亏损,特别是在丰浩、永凯破产后,糖厂资金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部分糖企至今尚未付清2014/15榨季甘蔗尾款,由此可以看出,糖企的寒冬尚未完全过去,制糖企业资金仍然相对紧张。
四、调研结论
通过此次田间、糖厂调研,我们得到如下几点收获:
一是广西食糖产量继续下滑,下滑幅度高于桂林糖会上预估的54万吨,甚至有可能超过87万吨,预计全国糖产量降幅将超过122万吨,即总产量不到933万吨。关注天气走势,若未来持续阴雨天气,糖分难以回升至上榨季水平,产糖量将会继续调低。
二是替代作物的种植有减缓趋势,甘蔗种植面积有望趋于稳定。但相比国际产糖大国如巴西、泰国,我国甘蔗主产区地势较为不利,增加了种植成本与机械化推广的难度,同时由于人为干预以及种植效益较差,高产蔗种推广进度相对缓慢。甘蔗种植及收购实现市场化、推广“双高”项目、推行机械化仍然是广西制糖产业的发展方向。
三是短期内糖厂资金紧张,以边贸形式及其他形式入境的食糖量大幅增加,走私猖獗,严重打击陈糖销售。在我国甘蔗种植产业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既然政府希望通过进口管控措施保护国内制糖企业,那么只有严加打击走私力度,双管齐下,才能减缓巨大进口利润对国内糖市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