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财经股票期货文化 |
分类: 交--易--市--场 |
2015年9月6日晚,证监会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证监会将研究制定实施指数熔断机制。9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公告,对指数熔断机制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公告中称,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拟在保留现有个股涨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指数熔断机制即将引入,到底熔断机制是什么?国际市场中熔断机制都是如何实施的?小编连夜整理,供各位小伙伴们了解!
熔断机制及其由来
所谓的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是指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由于这种情况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而使得电器受到保护相似,故形象地称之为熔断制度。设置“熔断”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交易风险。
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形式多样,但都是以人为地设置价格限制和中断交易为特征的。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曾在 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就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1987年10月19日发生全球股市暴跌事件,道琼斯指数下跌22.61%。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被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
1988年10月19日,即1987年股灾一周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熔断机制,在以后的18年中,美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股灾。
也就是说,熔断机制起初为了控制股票交易风险的一种交易制度。其后,熔断机制又被引入股指期货市场,为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一个减震器的作用。
熔断机制的形式及各国设置
国外熔断制度有“熔而断”和“熔而不断”两种表现形式。“熔而断”是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熔而不断”是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
目前,国内证券交易目前没有建立熔断机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最初设计股指期货产品时曾设计了“熔断”机制,但是最终并没有采用。
根据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前中金所的“熔断”设计,其采用的熔断机制是“熔而不断”的形式,上涨和下跌的行情均适用。
中金所当时的具体规定为,每日开市后,在市场波动达到10%的涨跌停板之前,先引入了一个6%的“熔断”点,当市场价格触及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并持续五分钟,”熔断机制”启动。在随后的五分钟内,卖买申报价格只能在6%之内,并继续成交。超过6%的申报会被拒绝。十分钟后,价格限制放大到10%。在这期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按照平仓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继续撮合成交。每日只启动一次熔断机制,并且在收市前30分钟内,不设熔断机制,最后交易日亦不设熔断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除中国外,法国、日本、芬兰、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等国都有触发熔断的限制,其中幅度较大的有菲律宾,涨跌幅限制为前一日股价的40%,较小的则有埃及,这一数字仅为5%。
其中,美股的熔断机制分为三级,第一级熔断机制为跌幅7%;第二级为下跌13%;第三级为20%。在上午9:30至下午3:25之间触发第一级或者第二级熔断机制,会导致交易暂停15分钟,触发第三级熔断则当日余下时间停止交易。
法国则根据股票交易形态不同,制定有不同的涨跌幅与暂停交易时间。全日每只股票最大涨幅为前日收盘价的21.25%,最大跌幅为18.75%。如果价格波动超过前日的10%,则暂停交易15分钟。
日本则规定当期货价格超过标准价格的特定范围和公平价格的特定范围,期货交易将会暂停交易。暂停交易的时间为15分钟。如果暂停交易发生在上午收盘前的15分钟内,暂停交易只在上午收盘前执行。当东京股票价格指数(TOPIX)超过特定价格区间时,禁止买卖涉及套利交易的股票,直到价格恢复到特定价格区间内。
新加坡的熔断机制是当潜在交易价格高于参考价格(该交易至少五分钟之前的最后成交价)的10%时,则触发5分钟的“冷静期”。在该期间内,证券仅允许在±10%范围内交易,5分钟后交易恢复正常,并重新计算新的参考价格(该规定适用于约占新交所80%交易量的证券,包括部分指数)。
熔断机制对于股指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
实际上,熔断机制对于股指期货,乃至整个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都是有效的。
首先,可以起到预警作用,有效防止风险的突发性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为交易的各级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警示,使他们都意识到后面的交易将是一种什么状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使交易风险不会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其次,可以为控制交易风险赢得思考时间和操作时间。让交易者有充裕的时间考虑风险管理的办法和在恢复交易之后如何操作。
另外,在出现异常波动的单边行情中,由于大量的买盘(或卖盘)的堵塞会延迟行情的正常显示,从而产生陈旧性价格,这时人们所看到的价格实际上是上一个时刻的价格,按此价格申报交易必不能成交;不成交指令不断地大量进入交易系统将造成更严重的交易堵塞,使数据的显示更加滞后。有了熔断期,可以消除交易系统的指令堵塞现象,消除陈旧性价格,保证交易的畅通。(整理自证券时报、期货日报网、中国证券报等)l
熔断机制及其由来
所谓的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是指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由于这种情况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而使得电器受到保护相似,故形象地称之为熔断制度。设置“熔断”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交易风险。
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形式多样,但都是以人为地设置价格限制和中断交易为特征的。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曾在 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就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1987年10月19日发生全球股市暴跌事件,道琼斯指数下跌22.61%。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被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
1988年10月19日,即1987年股灾一周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熔断机制,在以后的18年中,美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股灾。
也就是说,熔断机制起初为了控制股票交易风险的一种交易制度。其后,熔断机制又被引入股指期货市场,为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一个减震器的作用。
熔断机制的形式及各国设置
国外熔断制度有“熔而断”和“熔而不断”两种表现形式。“熔而断”是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熔而不断”是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
目前,国内证券交易目前没有建立熔断机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最初设计股指期货产品时曾设计了“熔断”机制,但是最终并没有采用。
根据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前中金所的“熔断”设计,其采用的熔断机制是“熔而不断”的形式,上涨和下跌的行情均适用。
中金所当时的具体规定为,每日开市后,在市场波动达到10%的涨跌停板之前,先引入了一个6%的“熔断”点,当市场价格触及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并持续五分钟,”熔断机制”启动。在随后的五分钟内,卖买申报价格只能在6%之内,并继续成交。超过6%的申报会被拒绝。十分钟后,价格限制放大到10%。在这期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按照平仓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继续撮合成交。每日只启动一次熔断机制,并且在收市前30分钟内,不设熔断机制,最后交易日亦不设熔断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除中国外,法国、日本、芬兰、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等国都有触发熔断的限制,其中幅度较大的有菲律宾,涨跌幅限制为前一日股价的40%,较小的则有埃及,这一数字仅为5%。
其中,美股的熔断机制分为三级,第一级熔断机制为跌幅7%;第二级为下跌13%;第三级为20%。在上午9:30至下午3:25之间触发第一级或者第二级熔断机制,会导致交易暂停15分钟,触发第三级熔断则当日余下时间停止交易。
法国则根据股票交易形态不同,制定有不同的涨跌幅与暂停交易时间。全日每只股票最大涨幅为前日收盘价的21.25%,最大跌幅为18.75%。如果价格波动超过前日的10%,则暂停交易15分钟。
日本则规定当期货价格超过标准价格的特定范围和公平价格的特定范围,期货交易将会暂停交易。暂停交易的时间为15分钟。如果暂停交易发生在上午收盘前的15分钟内,暂停交易只在上午收盘前执行。当东京股票价格指数(TOPIX)超过特定价格区间时,禁止买卖涉及套利交易的股票,直到价格恢复到特定价格区间内。
新加坡的熔断机制是当潜在交易价格高于参考价格(该交易至少五分钟之前的最后成交价)的10%时,则触发5分钟的“冷静期”。在该期间内,证券仅允许在±10%范围内交易,5分钟后交易恢复正常,并重新计算新的参考价格(该规定适用于约占新交所80%交易量的证券,包括部分指数)。
熔断机制对于股指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
实际上,熔断机制对于股指期货,乃至整个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都是有效的。
首先,可以起到预警作用,有效防止风险的突发性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为交易的各级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警示,使他们都意识到后面的交易将是一种什么状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使交易风险不会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其次,可以为控制交易风险赢得思考时间和操作时间。让交易者有充裕的时间考虑风险管理的办法和在恢复交易之后如何操作。
另外,在出现异常波动的单边行情中,由于大量的买盘(或卖盘)的堵塞会延迟行情的正常显示,从而产生陈旧性价格,这时人们所看到的价格实际上是上一个时刻的价格,按此价格申报交易必不能成交;不成交指令不断地大量进入交易系统将造成更严重的交易堵塞,使数据的显示更加滞后。有了熔断期,可以消除交易系统的指令堵塞现象,消除陈旧性价格,保证交易的畅通。(整理自证券时报、期货日报网、中国证券报等)l
前一篇:关于铜长期与短期的价格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