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阳明心学周易文化教育 |
分类: 古--经--易--理 |
陈炳聿按:此是温海明先生文章。
《周易研究》1998年第3期(总第三十七期)
王阳明少时豪迈不羁,年15出游居庸三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青年时尝格亭前竹以验朱子格物之说。26岁学兵法,27岁谈养生,3l岁筑室阳明洞行导引术,34岁因冒死抗谏反对把持朝政的宦官刘瑾而入狱,贬到贵州偏远的龙场作驿臣。正德三年(1508年)春37岁抵龙场,居夷处困,忽一夜大悟圣人之道,存乎一念之间而已,后人称此为“龙场悟道”。
阳明悟道,源自《易经》。阳明悟《易》历程,记于戊辰(1508年)所作《玩易窝记》:
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无微,茫乎其无所指,孑手其若株。其或得之也,沛兮其若决,联兮其若彻,菹淤出焉,精华入焉,若有相者而莫知其所以然。其得而玩之也,优然其休焉,充然其喜焉,油然其春生焉;精粗一,外内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厄也。于是阳明子抚几而叹曰:“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1
阳明困而读《易》,与“文王拘而演《周易》”2有相似之处,朱子尝言:“人须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审端正。”3以阳明之聪慧,37岁尚“始其未得也”,可知阳明悟《易》不能算早,但每有所悟,“沛兮其若决”,由此可以想见“从者皆惊”4之情状。玩索既久,易道了然于心,最后彻悟“吾之所以终吾身矣。”可见悟通易道乃阳明之为阳明之关键所在。
阳明与《易》之关联,非从龙场读《易》始,《年谱》载阳明高祖“精《礼》、《易》,尝著《易微》数千言。”5阳明学《易》本有家传。阳明27岁谈养生,“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至道,求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心持惶恐。……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人山之意。” 6可见阳明一生皆以“通至道”为求学根本。31岁那年自京师“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久之,遂先知。一日坐洞中,友人王思舆等四人来访,方出五云门,先生即命仆迎之,且历语其来迹。仆遇诸途,与语良合。众惊异,以为得道。久之,又忽悟曰:‘此簸弄精神,非道也。’又屏去。”7阳明求道历程,颇为曲折,他不以辞章艺能、遇事前知为道,决定他终有一日必彻悟大易之道。
阳明35岁冒死抗谏下狱后,在狱中曾作《读易》一诗,其中写道:“囚居亦何事?省愆惧安饱。瞑坐玩羲易,洗心见微奥。乃知先天翁,画画有至教。”8诗述下狱之后,日日静心玩索伏羲先天八卦,方才明白每一卦每一画都蕴含着深刻的奥妙,易道打开了阳明后半生的全部心灵画卷,往后以他一生思考讲学,出生入死,均与易道紧密关联。阳明赴龙场前先至闽界,遇异人,有“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之语,为阳明蓍,得《明夷》,乃临难韬晦之象,阳明遂知当潜行避祸,至于龙场,朝夕读《易》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9龙场大悟之后,阳明一生学问大旨既立,自此所言皆在易道之中。阳明气魄,直达孔子:
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自伏羲画卦,至于文王、周公,其间言《易》如《连山》、《归藏》之属,纷纷籍籍,不知其几,易道大乱。孔子以天下之好文之风日盛,知其说之将无纪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惟此为得其宗。于是纷纷之说尽废,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10
阳明认为孔子删述《六经》,为《易》作传,终在正天下万世人心。孔子《易传》,因集此前数千年易道之本,故能成其大。他在答黄克刚问时说:
伏羲作《易》,神农、黄帝、尧、舜用《易》,至于文王演卦于羑里,周公又演爻于居东。二圣人比之用《易》者似有间矣。11
《易》自伏羲画卦,文王系辞,至孔子作传,其间数千载,而易道常用不败。《系辞上》说:“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易道设立甚早,且历数千年之实践检验,终成天下最为神奇的事物。孔子一方面叹惜“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12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另一方面,相信总结上古智慧,正万世人心的工作非己莫属,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13王阳明说:
孔子玩《易》,韦编乃至三绝,然后叹易道之精。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比之演卦演爻者更何如?更欲比之用《易》如尧、舜,则恐孔子亦不自安也。其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以求之者。”又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故?抑之为不厌。”乃其所至之位。14
王阳明深契于孔子,同时又觉自己喜《易》悟道为时甚晚,故在《玩易窝记》最后叹道:“盖昔者夫子尝韦编三绝焉。呜呼!假我数十年以学《易》,其亦可以无大过已夫!”15以阳明之灵聪天纵,尚愿天假数十年以学《易》,可见易道深邃,且历万古而不变。
阳明之学问气象,可谓悟于《易》亦终于《易》,其一生传道说法,单以心学、理学范畴解析,常有难晓处,若以易道观之,则浑然一体,圆融无碍。难怪李贽在《阳明先生道学抄序》中说:“先生之书为足继夫子之后,盖逆知其从读《易》来也。”16可以说是道出阳明学问之大本大源。
河图洛书第一
《系辞上》说:“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这是说圣人则“神物”,效“变化”,象“吉凶”,则“图书”,从而制造出了《周易》。阳明曾作《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文,其中写道:
天地显自然之数,圣人法之以作经焉。甚矣!经不徒作也。天地不显自然之数,则圣人何由而法之以作经哉?17
“河图”、“洛书”是圣人法天地所显之自然之数而作。《周易折中·启蒙附论》认为,原本天地自然之数以两相从,一二、三四、六七、八九顺居四方,五十居中,阳数(奇数)动而阴数(偶数)静,一与七、三与九换位,即成“河图”。若天地自然之数以三相从,其自然秩序按上中下分布,若阳数动,一与九、三与七换位,即成“洛书”。“河图”、“洛书”是天地对待初分、动静初始的根本样态,它们揭示了数的阴阳性质,也是《易》之所以能用于卜筮,穷尽天下万物变化的根本。《周易》的卦爻变化源于天地自然之数的推演,卦爻作为一套象征符号,与天地自然之数的运动相契无间,所以天地之数是《易经》的根本,卦爻的变化所以能穷尽天下万物的变化即根源于此。王阳明写道:
《大传》言卜筮而推原圣人作《易》之由,其意盖谓《易》之用也不外乎卜筮,而《易》之作也则法手“图”、“书”。18
阳明认为“图”、“书”是圣人作《易》之本,而卜筮涵盖了《易》所有的用途。《传习录下》载:
问:“《易》,朱子主卜筮,程传主理,何如?”先生曰:“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为后世将卜筮专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艺。不知今之师友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皆是卜筮。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伪耳。”19
在王阳明看来,卜筮是天下最大的理,其根据亦在“《易》之用也不外乎卜筮”,卜筮不仅是占卦,只要一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的为学功夫,都可以被理解为卜筮。易道建诸天人,人心一切流变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这是易道所以正万世人心,且为千古之学之大本大源的原因。
《易》之根本,既在“图”、“书”,“图”、“书”缘何而出,古来说法众多,阳明认为,“河图”天降,“洛书”地出:
是故通于天者“河”也,伏羲之时,天降其祥,龙马附“图”而出,其数则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居其方,是为数之体焉。中于地者“洛”也,大禹之时,地呈其瑞,神龟载“书”而出,其数则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是为数之用焉。20
“河图”由一、二、三、四、五,五个生数统六、七、八、九、十,五个成数而成,“洛书”以一、三、五、七、九,五个奇数和二、四、六、八,四个偶数各居其位而成,“河图”为体,“洛书”为用,“图”、“书”既出,那么圣人又如何则“图”、“书”画八卦呢?
“图、“书”出矣,圣人若何而则之?彼伏羲则“图”以画卦,虚五与十者,太极也;积二十之奇,而合二十之偶,以一二三四而为六七八九,则仪象之体立矣;析四方之合以为乾、坤、坎、离,补四隅之空以为兑、震、巽、艮,则八卦之位定矣。是其变化无穷之妙,何莫而不本于“图”乎?大禹则“书”以叙畴,实其中五者,皇极也;一五行而二五事,三八政而四五纪,第于前者,有序而不乱也;六三德而七稽疑,八庶徵而九福极,列于后者,有条而不紊也。是其先后不易之序,何莫不本于“书”乎?21
阳明认为伏羲则“河图”画先天八卦,五与十是太极之位,虚去不用,一三七九之和为二十,是“二十之奇”,二四六八之和为二十,是“二十之偶”,仪象之体由一二三四各加中数五成为六七八九而立,乾坤坎离居四方,兑震巽艮补其间,八卦位就定了。阳明认为大禹则“洛书”叙洪范九畴,“初一曰五行,二曰五事,三曰八政,四曰五纪,五曰皇极,六曰三德,七曰稽疑,八曰庶徵,九曰乡用五福。”22王夫之说:“是故《易》,吉凶悔吝之几也;《畴》,善恶得失之为也。《易》以知天,《畴》以尽人;而天之人事备矣。河出图、洛出书,天垂法象以前圣人之用。天无殊相,而图书有异数,则或以纪天道之固然,或以数人事之当修,或以彰体之可用,或以示用之合体。故《易》与鬼谋,而《畴》代天工,圣人之所以不能违矣。”23大禹则“洛书”叙畴,是因为人事之用止于极数九,四方四隅各能相配,而且两两相对自能合而成十,恰蕴含需人加以协调之意。王阳明说:
吁!圣人之作《易》,其原出于天者如此,而卜筮之用所以行也欤!大抵“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但伏羲先得乎“图”以画卦,无所待于“书”;大禹独得乎“书”以叙畴,不必考于“图”耳。若究而言之,则“书”固可以为《易》,而“图”亦可以作《范》,又安知“图”之不为“书”,“书”之不为“图”哉!噫!理之分殊,非深于造化者,其孰能知之?24
“河图”、“洛书”、八卦、九章皆从天道而出,彼此各成天道,由此可见天道之分殊,不透彻解悟天道运行的人是难以明白的。
“河图”、“洛书”是《易经》之源,古来通于易道者莫不悟及此。《尚书·顾命》说:“河图在东序。”《论语·子罕》里提到“河不出图”,都可以说明“河图”、“洛书”实有其物。《易纬·乾凿度》除了讲“河图”、“洛书”,还讲太乙下行九宫。郑玄注《易》也论及九宫五行,孔安国、刘歆都有类似说法,可证明汉代以前,“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九宫都是易学传统,并非宋人杜撰出来。朱熹在给袁枢的信中写道:“‘河图’、‘洛书’为不足信,自欧阳公以来,已有此说,然终无奈《顾命》、《系辞》、《论语》皆有是言。而诸儒所传二图之数,虽有交互,而无乖戾。顺数逆数、纵横曲直,皆有明法,不可得而破除也。”25“图”、“书”是天地之文章,万理之根本,《易》之辞象变占之源可悟而知已。
辞象变占第二
《系辞下》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易经》兼包天地人三才而两相重叠,所以每卦六爻,六爻就是三材之道。王阳明说:
夫易,三才之道备焉。古之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现象玩辞,三才之体立矣,观变玩占,三才之用行矣。体立,故存而神,用行,故动而化。26
《易经》的读法之所以要观象玩辞,观变玩占,因为《易经》取法于天地之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而辞是依据象的变化而写下的,故而卦中有象可观,辞中有象可玩。刚爻与柔爻在卦中相互推移,变化就在其中,“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所以观察爻的推移变化就可以明白事物运动的吉凶。“玩易”之说,出于《系辞》,阳明诗中,多处提到“玩易”,如“瞑坐玩羲易”27,“玩易探玄微”28,“相携玩羲易”29,“灯窗玩古易”30,可见阳明悟通易道仍玩易不辍。他说:
神,故知周万物而无方;化,故范围天地而无迹。无方,则象辞基焉;无迹,则变占生焉。是故君子洗心而退藏于密,斋戒以神明其德也。31
《系辞上》说:“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乎!”日日玩易,可以洗刷心灵,斋戒洁诚,进入洁静精微,感而遂通之境。辞象变占在玩易之境中自然融为一体。《系辞上》还说: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这是指《易经》共有辞象变占四个方面的圣人之道,言辞优美,象仿万物,变化神妙,占往知来。王阳明用《乾卦》初爻说明《易经》之“辞象变占”为一:
“《易》之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易》之象,是初画;《易》之变,是值其画;《易》之占,是用其辞。”32
初九的象辞是“潜龙”,是因为《乾卦》从《坤卦》变来,初九是变的第一爻,即坤下生一阳为《复》,初九在下卦震里,震为龙,上有五个柔爻,如同在盛阴之下的潜伏之龙,故称“潜龙”,这种爻象所显示的意义是不可发挥作用,故占辞是“勿用”。
阳明解卦,辞象变占融为一体,如他释《恒》卦:
《恒)之为卦,上震为雷,下巽为风,雷动风行,簸扬奋厉,翕张而交作,若天下之至变也。而所以为风雷者,则有一定而不可易之理,是乃天下之至恒也。君子体夫雷风为《恒》之象,则虽酬酢万变,妙用无穷,而其所立,必有卓然而不可易之体,是乃体常尽变。非天地之至恒,其孰能与于此?
雷动风行,天下之至变,故《恒》。《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日月交易,四季推移,其道不变,圣人明白《恒》的道理,长久保持自己的正道,天下才能得到教化形成文明。《周易折中》引徐几的话说:“恒有二义,有不易之恒,有不已之恒。”阳明用“体常尽变”就道出了永恒变化背后的永恒常道。
阳明析《遁》卦:
遁,阴渐长而阳退遁也。《彖》言得此卦者,能遁而退避则亨。当此之时,苟有所为,但利小贞而不可大贞也。夫子释之以为遁之所以为亨者,以其时阴渐长,阳渐消,故能自全其道而退遁,则身虽退而道亨,是道以遁而亨也。虽当阳消之时,然四阳尚盛,而九五居尊得位;虽当阴长之时,然二阴尚微,而六二处下应五。盖君子犹在于位,而其朋尚盛,小人新进,势犹不敌,尚知顺应于君子,而未敢肆其恶,故几微。34
天山《遁》是十二消息卦中六个柔长刚退的卦之一,二柔长成,逼退四刚,与一年中阴阳消长的十二个月对应,时当斗建未的农历六月,天气由热变冷,阳气已过了当令值日的时候,逐渐要被阴气取代,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君子法天,要知时而退。阳明狱中诗《读易》有“遁四获我心”35句,正如他自己所言,“夫当遁之时,道在于遁,则遁其身以亨其道。”36人要了解自己每时每刻所处的环境条件,据时而动,当退则退。
阳明认为《大学》所谓“明明德”与《晋·象》:“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同旨。他说:
日之体本无不明也,故谓之大明。有时而不明者,入于地,则不明矣。心之德本无不明也,故谓之明德。有时而不明也,蔽于私也。去其私,无不明矣。日之出地,日自出也,天无与焉。君子之明明德,自明之也,人无所与焉。自昭也者,自去其私欲之蔽而已。37
君子从光明出现在大地上空的《晋卦》上得到启示,要让自己光明的道德显现出来。阳明认为人性本明,后来为私欲所蔽,而现在要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光明本性开发出来,让它发扬光大。“明德”就是好的道德,“自昭”,就是自我彰明,君子彰明自身好的道德当如太阳自己升起那般不假于人。
因阳明将辞象变占融汇贯通,故平日讲学,随缘点拨,无非易道。《传习录下》载:“先生锻炼人处,一言之下,感人最深。”38他认为讲学不可自居圣人,“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39可见阳明非常强调谦恭处下的精神,他说:
仲尼赞《易》之《谦》曰:“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故地不谦不足以载万物,天不谦不足以覆万物,人不谦不足以受天下之益。40
阳明之谦,如地载天覆,故得益于天下,他教导学生:“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41得道化境,“和乐坦易”42,无形无迹,无方无体,如海能纳百川而后能成其大。
阳明认为,辞象变占四道之根本在贞。《乾·文言》曰:“贞者,事之干也。“贞固,足以干事。”是说君子要法天道的“贞”,要像天体运行那样永无偏斜,坚贞强固,以此为德去办事,就足以干成事业。王阳明将“贞”作为辞象变占的主干,认为贞就是常久之道,“天地之道无不贞也。”43贞是阳明易道的重要特征: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实理流行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至诚发见也。皆所谓‘贞’也。观天地交感之理,圣人感人心之道,不过于一贞,而万物生,天下和平焉,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44
“贞”是君子所以动天地,动天下人心的根本,“贞,君子之道也。”45圣人法乎天地之贞,枢机发动皆在天道之中,故能生养万物,令万物尽性至命,从而平定天下。
尽性至命第三
《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可见圣人之所以作《周易》,是为了事顺万物本有的性与命,因此立天道阴与阳,地道柔与刚,人道仁与义。《易经》由天道而人世,以“穷理尽性至命”为人世运用之要,这基本决定了中国哲学“尽性至命”的性格。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46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7此道阳明一以贯之。他说: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48
心、性、命只是天道在身、在人、在天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其根本上完全相通为一,这是中国哲学以“尽心知性知天”为其性格的理论前提。阳明还说:
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49
阳明认为性、命、道同出一源,他解释《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时说:
子思性、道、教皆从本源上说,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50
由此可知,阳明将性看作天降本体,性体由生到死流行便是道,人懂得率性而行便在天道中,不懂得率性而行便是偏离天道。他说:
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圣人以下,未能率性于道,未免有过不及,故须修道。修道则贤知者不得而过,愚不屑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循着这道,则道便是个教。51
人非生而圣人,难以自明己性,合于天道,所以所行或者有过,或者有不及,必须在生命历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路向,证明自己的本性。
人能修道,然后能不违于道,以复其性之本体,则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52
人若能够自己尽性至命,虽然不是天生的圣人心体,但“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因为能尽性至命的人,所行便与圣人无异,所以王阳明的圣人观是:“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 53归根结底,阳明是将《中庸》的“命、性、道”与《易·说卦》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贯穿起来,他说:
“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54
阳明通过“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将《易传》与《中庸》贯穿起来,建立了一个生生不已的活泼的哲学体系。《中庸》曰:“天命之谓性”,阳明认为“性情之谓和,性命之谓中。”55“性命”与“性情”是天命之性在生命中展开的两个不同方面。“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56阳明认为“中”与“和”之关系,正如《系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所说之易的体用关系相同,他说:“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皆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57
如何达到“性命”之“中”,便是“尽性”工夫。王阳明说: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穷仁之理,真要仁极仁,穷义之理,真要义极义;仁义只是吾性,故穷理即是尽性。58
尽性工夫,不可蹈空,须从穷理做起,往往人要经历许多事变,方才知道自己性在何处,能为自己定性的人,天下万物的命可运于掌上。平日功夫,当如《文言·坤》所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59,用恭敬的态度使内心保持正直,外在行为合乎大义,方正合宜。他还说:
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60
为自己定性,方可为人定性,为人定性,方可为物定性,性定则命亦定。程颢《定性书》云:“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61不能定己性而尽万物之命的人,如何能这般往来天地之间?性命是中国哲学之本旨。定性至命,万法之生灭成毁亦定。阳明龙场大悟,对其性命再无可疑,自此念念不出天地本心,致良知之说,终动天下之心。
良知即易第四
阳明“良知”二字,固是百死千难中来,究其根本,则在大易。阳明居龙场,玩《易》大悟,证诸五经,成《五经臆说》,其宗旨只是“致良知”三字。阳明答钱德洪问说:
只致良知,虽千经万典,异端曲学,如执权衡,天下轻重莫逃焉。62
龙场大悟之后,阳明易道便与“致良知”等同,无论千经万典,异端曲学,若掌握权衡标准,便是“致良知”三字。他的“良知即易”之说,此时已经成熟,成为他一生传道纲领,再未离易。《传习录下》载:
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63
良知即易,变动不息,无方无体,能悟透此道就是圣人。他举孔子“其如视诸掌乎”为例,人的手掌每日看见,但其间有多少纹理,却不知道。“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64良知如易道自然运行,但人们却常常视而不见。良知即如易无方无体,那么千般揣摩、万般描述都不能致其根本。总而言之,“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65
易道以心传心,阳明之良知亦以心传心,他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66非先证成圣人心体,难晓良知与易只是一物。阳明认为文王作彖,周公系爻,孔子赞《易》,都是出于良知而各自为说,其道相同。67悟透此道的人,便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大人”何以能够如此,阳明解释道:
“先天而天弗违”,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也。68
因为天即良知,所以证吾良知即易的“大人”行动比天道超前一些,天道不会与本心良知相违而行;因为良知就是天,所以行动比天道落后一些,与天一致的良知会自然奉行天道。良知与易道具有相同的品质,如《传习录下》载:
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先生曰:“良知原是知昼知夜的。”69
王阳明认为“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70良知因与天同源,故自然会知,良知通于昼夜之道而无不是智慧流转。
《易经》是通于天之良知用阴阳加以表示的方便法门,我们通过这套体系要领会天道的运转流行。阳明写道:
易也,志吾心之阳明消息者也。71
易者,吾心之阴阳动静也;动静不失其时,易在我矣。72
易道是心之阴阳动静的自然流行,人只要能做到动静皆合于天时,便是一直在天道之中,心之流行不出天道,就是念念致良知,如此,致良知而合于易道,则念念所发,乾坤定矣,知行自然合一。阳明在《大学问》中说:
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扩充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73
“知至至之”出自《乾·文言》:“知至至之,可与几也。”依阳明的解释,从动的方面说,意念发动便是“致”,从意念必有所指方面说,意念所指便有所至。阳明在《与陆原静》中也引了“知至至之”四字,其中以“知”释“知至”,以“致知”释“至之”74,是说,意念所至便是知,而意念所至之过程便是“致良知”,“此知行之所以一也。”75这样意念之发与意念之至合而为一,从而使在一念发动处为善去恶的功夫成为可能。《传习录下》载:
问:“《易》‘学以聚之’,又言‘仁以行之’,此是如何?”先生曰:“也是如此,事事去学存此天理,则此心更无放失时,故曰‘学以聚之’,然常常学存此天理,更无私欲间断,此即是此心不息处,故曰‘仁以行之’。”76
“致良知”是每时每刻将意念集中在天理上,如《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达到顺应无滞,真心自然流行的精神境界。天理须在尽性至命后方才悟得透彻,既然性尽命至,天理昭昭,念念才不至于为私欲所遮蔽,天理方能贯穿念念相续之始终。王阳明发挥《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的思想:
《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故曰:“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云“殊途”,云“百虑”,则岂谓无思无虑邪?77
心之本体即是天理,若心如明镜,意念所发如镜之照物,无所执着,那么念念合于天道,自然“无思无虑”。王阳明说:
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78
万化心生,万化之性本在心中,致良知即是复心即天之本体,而定性至命是致良知的先决条件,性本天命,若无所定,良知亦无从致矣。良知之致,实是当下定性至命。万千物化,天地之动,无所逃于一念之间,又有何思何虑呢?
阳明一生传道,人称心学,而其根本,不曾须臾离《易》。钱德洪在阳明去世后所辑《五经臆说十三条》中说:“吾师之学,于一处融彻,终日言之不离是矣。”79可谓一语道尽阳明易道天机,钱德洪所谓一处,正是阳明在《玩易窝记》中亲谓:“吾知所以终吾身矣”之易道。阳明悟得易道,至死念念不离,盖易道既得,性尽命定,而良知之说,如日月流行,万古不易。天降阳明,千古圣学之血脉,重与日月同辉。n
《周易研究》1998年第3期(总第三十七期)
王阳明少时豪迈不羁,年15出游居庸三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青年时尝格亭前竹以验朱子格物之说。26岁学兵法,27岁谈养生,3l岁筑室阳明洞行导引术,34岁因冒死抗谏反对把持朝政的宦官刘瑾而入狱,贬到贵州偏远的龙场作驿臣。正德三年(1508年)春37岁抵龙场,居夷处困,忽一夜大悟圣人之道,存乎一念之间而已,后人称此为“龙场悟道”。
阳明悟道,源自《易经》。阳明悟《易》历程,记于戊辰(1508年)所作《玩易窝记》:
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无微,茫乎其无所指,孑手其若株。其或得之也,沛兮其若决,联兮其若彻,菹淤出焉,精华入焉,若有相者而莫知其所以然。其得而玩之也,优然其休焉,充然其喜焉,油然其春生焉;精粗一,外内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厄也。于是阳明子抚几而叹曰:“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1
阳明困而读《易》,与“文王拘而演《周易》”2有相似之处,朱子尝言:“人须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审端正。”3以阳明之聪慧,37岁尚“始其未得也”,可知阳明悟《易》不能算早,但每有所悟,“沛兮其若决”,由此可以想见“从者皆惊”4之情状。玩索既久,易道了然于心,最后彻悟“吾之所以终吾身矣。”可见悟通易道乃阳明之为阳明之关键所在。
阳明与《易》之关联,非从龙场读《易》始,《年谱》载阳明高祖“精《礼》、《易》,尝著《易微》数千言。”5阳明学《易》本有家传。阳明27岁谈养生,“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至道,求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心持惶恐。……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人山之意。” 6可见阳明一生皆以“通至道”为求学根本。31岁那年自京师“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久之,遂先知。一日坐洞中,友人王思舆等四人来访,方出五云门,先生即命仆迎之,且历语其来迹。仆遇诸途,与语良合。众惊异,以为得道。久之,又忽悟曰:‘此簸弄精神,非道也。’又屏去。”7阳明求道历程,颇为曲折,他不以辞章艺能、遇事前知为道,决定他终有一日必彻悟大易之道。
阳明35岁冒死抗谏下狱后,在狱中曾作《读易》一诗,其中写道:“囚居亦何事?省愆惧安饱。瞑坐玩羲易,洗心见微奥。乃知先天翁,画画有至教。”8诗述下狱之后,日日静心玩索伏羲先天八卦,方才明白每一卦每一画都蕴含着深刻的奥妙,易道打开了阳明后半生的全部心灵画卷,往后以他一生思考讲学,出生入死,均与易道紧密关联。阳明赴龙场前先至闽界,遇异人,有“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之语,为阳明蓍,得《明夷》,乃临难韬晦之象,阳明遂知当潜行避祸,至于龙场,朝夕读《易》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9龙场大悟之后,阳明一生学问大旨既立,自此所言皆在易道之中。阳明气魄,直达孔子:
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自伏羲画卦,至于文王、周公,其间言《易》如《连山》、《归藏》之属,纷纷籍籍,不知其几,易道大乱。孔子以天下之好文之风日盛,知其说之将无纪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惟此为得其宗。于是纷纷之说尽废,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10
阳明认为孔子删述《六经》,为《易》作传,终在正天下万世人心。孔子《易传》,因集此前数千年易道之本,故能成其大。他在答黄克刚问时说:
伏羲作《易》,神农、黄帝、尧、舜用《易》,至于文王演卦于羑里,周公又演爻于居东。二圣人比之用《易》者似有间矣。11
《易》自伏羲画卦,文王系辞,至孔子作传,其间数千载,而易道常用不败。《系辞上》说:“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易道设立甚早,且历数千年之实践检验,终成天下最为神奇的事物。孔子一方面叹惜“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12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另一方面,相信总结上古智慧,正万世人心的工作非己莫属,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13王阳明说:
孔子玩《易》,韦编乃至三绝,然后叹易道之精。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比之演卦演爻者更何如?更欲比之用《易》如尧、舜,则恐孔子亦不自安也。其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以求之者。”又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故?抑之为不厌。”乃其所至之位。14
王阳明深契于孔子,同时又觉自己喜《易》悟道为时甚晚,故在《玩易窝记》最后叹道:“盖昔者夫子尝韦编三绝焉。呜呼!假我数十年以学《易》,其亦可以无大过已夫!”15以阳明之灵聪天纵,尚愿天假数十年以学《易》,可见易道深邃,且历万古而不变。
阳明之学问气象,可谓悟于《易》亦终于《易》,其一生传道说法,单以心学、理学范畴解析,常有难晓处,若以易道观之,则浑然一体,圆融无碍。难怪李贽在《阳明先生道学抄序》中说:“先生之书为足继夫子之后,盖逆知其从读《易》来也。”16可以说是道出阳明学问之大本大源。
河图洛书第一
《系辞上》说:“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这是说圣人则“神物”,效“变化”,象“吉凶”,则“图书”,从而制造出了《周易》。阳明曾作《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文,其中写道:
天地显自然之数,圣人法之以作经焉。甚矣!经不徒作也。天地不显自然之数,则圣人何由而法之以作经哉?17
“河图”、“洛书”是圣人法天地所显之自然之数而作。《周易折中·启蒙附论》认为,原本天地自然之数以两相从,一二、三四、六七、八九顺居四方,五十居中,阳数(奇数)动而阴数(偶数)静,一与七、三与九换位,即成“河图”。若天地自然之数以三相从,其自然秩序按上中下分布,若阳数动,一与九、三与七换位,即成“洛书”。“河图”、“洛书”是天地对待初分、动静初始的根本样态,它们揭示了数的阴阳性质,也是《易》之所以能用于卜筮,穷尽天下万物变化的根本。《周易》的卦爻变化源于天地自然之数的推演,卦爻作为一套象征符号,与天地自然之数的运动相契无间,所以天地之数是《易经》的根本,卦爻的变化所以能穷尽天下万物的变化即根源于此。王阳明写道:
《大传》言卜筮而推原圣人作《易》之由,其意盖谓《易》之用也不外乎卜筮,而《易》之作也则法手“图”、“书”。18
阳明认为“图”、“书”是圣人作《易》之本,而卜筮涵盖了《易》所有的用途。《传习录下》载:
问:“《易》,朱子主卜筮,程传主理,何如?”先生曰:“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为后世将卜筮专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艺。不知今之师友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皆是卜筮。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伪耳。”19
在王阳明看来,卜筮是天下最大的理,其根据亦在“《易》之用也不外乎卜筮”,卜筮不仅是占卦,只要一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的为学功夫,都可以被理解为卜筮。易道建诸天人,人心一切流变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这是易道所以正万世人心,且为千古之学之大本大源的原因。
《易》之根本,既在“图”、“书”,“图”、“书”缘何而出,古来说法众多,阳明认为,“河图”天降,“洛书”地出:
是故通于天者“河”也,伏羲之时,天降其祥,龙马附“图”而出,其数则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居其方,是为数之体焉。中于地者“洛”也,大禹之时,地呈其瑞,神龟载“书”而出,其数则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是为数之用焉。20
“河图”由一、二、三、四、五,五个生数统六、七、八、九、十,五个成数而成,“洛书”以一、三、五、七、九,五个奇数和二、四、六、八,四个偶数各居其位而成,“河图”为体,“洛书”为用,“图”、“书”既出,那么圣人又如何则“图”、“书”画八卦呢?
“图、“书”出矣,圣人若何而则之?彼伏羲则“图”以画卦,虚五与十者,太极也;积二十之奇,而合二十之偶,以一二三四而为六七八九,则仪象之体立矣;析四方之合以为乾、坤、坎、离,补四隅之空以为兑、震、巽、艮,则八卦之位定矣。是其变化无穷之妙,何莫而不本于“图”乎?大禹则“书”以叙畴,实其中五者,皇极也;一五行而二五事,三八政而四五纪,第于前者,有序而不乱也;六三德而七稽疑,八庶徵而九福极,列于后者,有条而不紊也。是其先后不易之序,何莫不本于“书”乎?21
阳明认为伏羲则“河图”画先天八卦,五与十是太极之位,虚去不用,一三七九之和为二十,是“二十之奇”,二四六八之和为二十,是“二十之偶”,仪象之体由一二三四各加中数五成为六七八九而立,乾坤坎离居四方,兑震巽艮补其间,八卦位就定了。阳明认为大禹则“洛书”叙洪范九畴,“初一曰五行,二曰五事,三曰八政,四曰五纪,五曰皇极,六曰三德,七曰稽疑,八曰庶徵,九曰乡用五福。”22王夫之说:“是故《易》,吉凶悔吝之几也;《畴》,善恶得失之为也。《易》以知天,《畴》以尽人;而天之人事备矣。河出图、洛出书,天垂法象以前圣人之用。天无殊相,而图书有异数,则或以纪天道之固然,或以数人事之当修,或以彰体之可用,或以示用之合体。故《易》与鬼谋,而《畴》代天工,圣人之所以不能违矣。”23大禹则“洛书”叙畴,是因为人事之用止于极数九,四方四隅各能相配,而且两两相对自能合而成十,恰蕴含需人加以协调之意。王阳明说:
吁!圣人之作《易》,其原出于天者如此,而卜筮之用所以行也欤!大抵“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但伏羲先得乎“图”以画卦,无所待于“书”;大禹独得乎“书”以叙畴,不必考于“图”耳。若究而言之,则“书”固可以为《易》,而“图”亦可以作《范》,又安知“图”之不为“书”,“书”之不为“图”哉!噫!理之分殊,非深于造化者,其孰能知之?24
“河图”、“洛书”、八卦、九章皆从天道而出,彼此各成天道,由此可见天道之分殊,不透彻解悟天道运行的人是难以明白的。
“河图”、“洛书”是《易经》之源,古来通于易道者莫不悟及此。《尚书·顾命》说:“河图在东序。”《论语·子罕》里提到“河不出图”,都可以说明“河图”、“洛书”实有其物。《易纬·乾凿度》除了讲“河图”、“洛书”,还讲太乙下行九宫。郑玄注《易》也论及九宫五行,孔安国、刘歆都有类似说法,可证明汉代以前,“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九宫都是易学传统,并非宋人杜撰出来。朱熹在给袁枢的信中写道:“‘河图’、‘洛书’为不足信,自欧阳公以来,已有此说,然终无奈《顾命》、《系辞》、《论语》皆有是言。而诸儒所传二图之数,虽有交互,而无乖戾。顺数逆数、纵横曲直,皆有明法,不可得而破除也。”25“图”、“书”是天地之文章,万理之根本,《易》之辞象变占之源可悟而知已。
辞象变占第二
《系辞下》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易经》兼包天地人三才而两相重叠,所以每卦六爻,六爻就是三材之道。王阳明说:
夫易,三才之道备焉。古之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现象玩辞,三才之体立矣,观变玩占,三才之用行矣。体立,故存而神,用行,故动而化。26
《易经》的读法之所以要观象玩辞,观变玩占,因为《易经》取法于天地之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而辞是依据象的变化而写下的,故而卦中有象可观,辞中有象可玩。刚爻与柔爻在卦中相互推移,变化就在其中,“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所以观察爻的推移变化就可以明白事物运动的吉凶。“玩易”之说,出于《系辞》,阳明诗中,多处提到“玩易”,如“瞑坐玩羲易”27,“玩易探玄微”28,“相携玩羲易”29,“灯窗玩古易”30,可见阳明悟通易道仍玩易不辍。他说:
神,故知周万物而无方;化,故范围天地而无迹。无方,则象辞基焉;无迹,则变占生焉。是故君子洗心而退藏于密,斋戒以神明其德也。31
《系辞上》说:“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乎!”日日玩易,可以洗刷心灵,斋戒洁诚,进入洁静精微,感而遂通之境。辞象变占在玩易之境中自然融为一体。《系辞上》还说: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这是指《易经》共有辞象变占四个方面的圣人之道,言辞优美,象仿万物,变化神妙,占往知来。王阳明用《乾卦》初爻说明《易经》之“辞象变占”为一:
“《易》之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易》之象,是初画;《易》之变,是值其画;《易》之占,是用其辞。”32
初九的象辞是“潜龙”,是因为《乾卦》从《坤卦》变来,初九是变的第一爻,即坤下生一阳为《复》,初九在下卦震里,震为龙,上有五个柔爻,如同在盛阴之下的潜伏之龙,故称“潜龙”,这种爻象所显示的意义是不可发挥作用,故占辞是“勿用”。
阳明解卦,辞象变占融为一体,如他释《恒》卦:
《恒)之为卦,上震为雷,下巽为风,雷动风行,簸扬奋厉,翕张而交作,若天下之至变也。而所以为风雷者,则有一定而不可易之理,是乃天下之至恒也。君子体夫雷风为《恒》之象,则虽酬酢万变,妙用无穷,而其所立,必有卓然而不可易之体,是乃体常尽变。非天地之至恒,其孰能与于此?
雷动风行,天下之至变,故《恒》。《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日月交易,四季推移,其道不变,圣人明白《恒》的道理,长久保持自己的正道,天下才能得到教化形成文明。《周易折中》引徐几的话说:“恒有二义,有不易之恒,有不已之恒。”阳明用“体常尽变”就道出了永恒变化背后的永恒常道。
阳明析《遁》卦:
遁,阴渐长而阳退遁也。《彖》言得此卦者,能遁而退避则亨。当此之时,苟有所为,但利小贞而不可大贞也。夫子释之以为遁之所以为亨者,以其时阴渐长,阳渐消,故能自全其道而退遁,则身虽退而道亨,是道以遁而亨也。虽当阳消之时,然四阳尚盛,而九五居尊得位;虽当阴长之时,然二阴尚微,而六二处下应五。盖君子犹在于位,而其朋尚盛,小人新进,势犹不敌,尚知顺应于君子,而未敢肆其恶,故几微。34
天山《遁》是十二消息卦中六个柔长刚退的卦之一,二柔长成,逼退四刚,与一年中阴阳消长的十二个月对应,时当斗建未的农历六月,天气由热变冷,阳气已过了当令值日的时候,逐渐要被阴气取代,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君子法天,要知时而退。阳明狱中诗《读易》有“遁四获我心”35句,正如他自己所言,“夫当遁之时,道在于遁,则遁其身以亨其道。”36人要了解自己每时每刻所处的环境条件,据时而动,当退则退。
阳明认为《大学》所谓“明明德”与《晋·象》:“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同旨。他说:
日之体本无不明也,故谓之大明。有时而不明者,入于地,则不明矣。心之德本无不明也,故谓之明德。有时而不明也,蔽于私也。去其私,无不明矣。日之出地,日自出也,天无与焉。君子之明明德,自明之也,人无所与焉。自昭也者,自去其私欲之蔽而已。37
君子从光明出现在大地上空的《晋卦》上得到启示,要让自己光明的道德显现出来。阳明认为人性本明,后来为私欲所蔽,而现在要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光明本性开发出来,让它发扬光大。“明德”就是好的道德,“自昭”,就是自我彰明,君子彰明自身好的道德当如太阳自己升起那般不假于人。
因阳明将辞象变占融汇贯通,故平日讲学,随缘点拨,无非易道。《传习录下》载:“先生锻炼人处,一言之下,感人最深。”38他认为讲学不可自居圣人,“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39可见阳明非常强调谦恭处下的精神,他说:
仲尼赞《易》之《谦》曰:“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故地不谦不足以载万物,天不谦不足以覆万物,人不谦不足以受天下之益。40
阳明之谦,如地载天覆,故得益于天下,他教导学生:“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41得道化境,“和乐坦易”42,无形无迹,无方无体,如海能纳百川而后能成其大。
阳明认为,辞象变占四道之根本在贞。《乾·文言》曰:“贞者,事之干也。“贞固,足以干事。”是说君子要法天道的“贞”,要像天体运行那样永无偏斜,坚贞强固,以此为德去办事,就足以干成事业。王阳明将“贞”作为辞象变占的主干,认为贞就是常久之道,“天地之道无不贞也。”43贞是阳明易道的重要特征: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实理流行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至诚发见也。皆所谓‘贞’也。观天地交感之理,圣人感人心之道,不过于一贞,而万物生,天下和平焉,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44
“贞”是君子所以动天地,动天下人心的根本,“贞,君子之道也。”45圣人法乎天地之贞,枢机发动皆在天道之中,故能生养万物,令万物尽性至命,从而平定天下。
尽性至命第三
《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可见圣人之所以作《周易》,是为了事顺万物本有的性与命,因此立天道阴与阳,地道柔与刚,人道仁与义。《易经》由天道而人世,以“穷理尽性至命”为人世运用之要,这基本决定了中国哲学“尽性至命”的性格。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46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7此道阳明一以贯之。他说: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48
心、性、命只是天道在身、在人、在天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其根本上完全相通为一,这是中国哲学以“尽心知性知天”为其性格的理论前提。阳明还说:
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49
阳明认为性、命、道同出一源,他解释《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时说:
子思性、道、教皆从本源上说,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50
由此可知,阳明将性看作天降本体,性体由生到死流行便是道,人懂得率性而行便在天道中,不懂得率性而行便是偏离天道。他说:
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圣人以下,未能率性于道,未免有过不及,故须修道。修道则贤知者不得而过,愚不屑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循着这道,则道便是个教。51
人非生而圣人,难以自明己性,合于天道,所以所行或者有过,或者有不及,必须在生命历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路向,证明自己的本性。
人能修道,然后能不违于道,以复其性之本体,则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52
人若能够自己尽性至命,虽然不是天生的圣人心体,但“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因为能尽性至命的人,所行便与圣人无异,所以王阳明的圣人观是:“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 53归根结底,阳明是将《中庸》的“命、性、道”与《易·说卦》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贯穿起来,他说:
“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54
阳明通过“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将《易传》与《中庸》贯穿起来,建立了一个生生不已的活泼的哲学体系。《中庸》曰:“天命之谓性”,阳明认为“性情之谓和,性命之谓中。”55“性命”与“性情”是天命之性在生命中展开的两个不同方面。“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56阳明认为“中”与“和”之关系,正如《系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所说之易的体用关系相同,他说:“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皆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57
如何达到“性命”之“中”,便是“尽性”工夫。王阳明说: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穷仁之理,真要仁极仁,穷义之理,真要义极义;仁义只是吾性,故穷理即是尽性。58
尽性工夫,不可蹈空,须从穷理做起,往往人要经历许多事变,方才知道自己性在何处,能为自己定性的人,天下万物的命可运于掌上。平日功夫,当如《文言·坤》所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59,用恭敬的态度使内心保持正直,外在行为合乎大义,方正合宜。他还说:
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60
为自己定性,方可为人定性,为人定性,方可为物定性,性定则命亦定。程颢《定性书》云:“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61不能定己性而尽万物之命的人,如何能这般往来天地之间?性命是中国哲学之本旨。定性至命,万法之生灭成毁亦定。阳明龙场大悟,对其性命再无可疑,自此念念不出天地本心,致良知之说,终动天下之心。
良知即易第四
阳明“良知”二字,固是百死千难中来,究其根本,则在大易。阳明居龙场,玩《易》大悟,证诸五经,成《五经臆说》,其宗旨只是“致良知”三字。阳明答钱德洪问说:
只致良知,虽千经万典,异端曲学,如执权衡,天下轻重莫逃焉。62
龙场大悟之后,阳明易道便与“致良知”等同,无论千经万典,异端曲学,若掌握权衡标准,便是“致良知”三字。他的“良知即易”之说,此时已经成熟,成为他一生传道纲领,再未离易。《传习录下》载:
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63
良知即易,变动不息,无方无体,能悟透此道就是圣人。他举孔子“其如视诸掌乎”为例,人的手掌每日看见,但其间有多少纹理,却不知道。“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64良知如易道自然运行,但人们却常常视而不见。良知即如易无方无体,那么千般揣摩、万般描述都不能致其根本。总而言之,“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65
易道以心传心,阳明之良知亦以心传心,他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66非先证成圣人心体,难晓良知与易只是一物。阳明认为文王作彖,周公系爻,孔子赞《易》,都是出于良知而各自为说,其道相同。67悟透此道的人,便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大人”何以能够如此,阳明解释道:
“先天而天弗违”,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也。68
因为天即良知,所以证吾良知即易的“大人”行动比天道超前一些,天道不会与本心良知相违而行;因为良知就是天,所以行动比天道落后一些,与天一致的良知会自然奉行天道。良知与易道具有相同的品质,如《传习录下》载:
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先生曰:“良知原是知昼知夜的。”69
王阳明认为“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70良知因与天同源,故自然会知,良知通于昼夜之道而无不是智慧流转。
《易经》是通于天之良知用阴阳加以表示的方便法门,我们通过这套体系要领会天道的运转流行。阳明写道:
易也,志吾心之阳明消息者也。71
易者,吾心之阴阳动静也;动静不失其时,易在我矣。72
易道是心之阴阳动静的自然流行,人只要能做到动静皆合于天时,便是一直在天道之中,心之流行不出天道,就是念念致良知,如此,致良知而合于易道,则念念所发,乾坤定矣,知行自然合一。阳明在《大学问》中说:
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扩充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73
“知至至之”出自《乾·文言》:“知至至之,可与几也。”依阳明的解释,从动的方面说,意念发动便是“致”,从意念必有所指方面说,意念所指便有所至。阳明在《与陆原静》中也引了“知至至之”四字,其中以“知”释“知至”,以“致知”释“至之”74,是说,意念所至便是知,而意念所至之过程便是“致良知”,“此知行之所以一也。”75这样意念之发与意念之至合而为一,从而使在一念发动处为善去恶的功夫成为可能。《传习录下》载:
问:“《易》‘学以聚之’,又言‘仁以行之’,此是如何?”先生曰:“也是如此,事事去学存此天理,则此心更无放失时,故曰‘学以聚之’,然常常学存此天理,更无私欲间断,此即是此心不息处,故曰‘仁以行之’。”76
“致良知”是每时每刻将意念集中在天理上,如《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达到顺应无滞,真心自然流行的精神境界。天理须在尽性至命后方才悟得透彻,既然性尽命至,天理昭昭,念念才不至于为私欲所遮蔽,天理方能贯穿念念相续之始终。王阳明发挥《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的思想:
《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故曰:“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云“殊途”,云“百虑”,则岂谓无思无虑邪?77
心之本体即是天理,若心如明镜,意念所发如镜之照物,无所执着,那么念念合于天道,自然“无思无虑”。王阳明说:
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78
万化心生,万化之性本在心中,致良知即是复心即天之本体,而定性至命是致良知的先决条件,性本天命,若无所定,良知亦无从致矣。良知之致,实是当下定性至命。万千物化,天地之动,无所逃于一念之间,又有何思何虑呢?
阳明一生传道,人称心学,而其根本,不曾须臾离《易》。钱德洪在阳明去世后所辑《五经臆说十三条》中说:“吾师之学,于一处融彻,终日言之不离是矣。”79可谓一语道尽阳明易道天机,钱德洪所谓一处,正是阳明在《玩易窝记》中亲谓:“吾知所以终吾身矣”之易道。阳明悟得易道,至死念念不离,盖易道既得,性尽命定,而良知之说,如日月流行,万古不易。天降阳明,千古圣学之血脉,重与日月同辉。n
前一篇:2015.8.27摇卦测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