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政论命应使用黄道回归制及古宿度(原创)
(2008-10-27 19:33:58)
标签:
七政四余黄道回归制古宿度文化 |
分类: 鹤--鸣--南--山 |
现在学习七政四余的人不多,但是在学习当中的人,有很多一部分人存在着疑惑,就是应该使用赤道恒星制排盘还是应该使用黄道回归制排盘,28宿应该用古宿度还是应该用今宿度这个问题.如果这个前提不统一,断命势必公婆语录,不同在先.我的建议是应该使用黄道回归制,并使用古宿度.下面是我的理由:
中国古代观象授时,因为恒星的位置比较固定所以把周天的恒星划分为28个群,根据28宿的位置来观测日月五行的运行,中国古代占星学里并没有用到黄道12宫,而黄道12宫是西方泊来的,最有可能是在元朝的时候,那是因为蒙古的开拓疆土,直接导致中西文化的碰撞,元朝的耶律氏就是星学大家。中国观察行星最早用的是赤道恒星制,但是因为恒星的岁差很小,而地球的岁差大得多,所以用赤道恒星制常常造成历法上的错误,所以在西汉时期对于四分历做出巨大贡献的贾逵就建议用黄道来观察日月五星的运动。
西方黄道12宫是如何与中国的十二地支的对应起来的呢?我国古代一直是阴阳合历,采用19年7闰希望与公转周期符合,十二地支本来是纪月,到王莽时期三统历出来才开始纪年,因为木星围绕地球周期大约是12年,当然行星都是围绕太阳公转的12年这个周期是根据地球为中心得出的,古代以木星为岁星,以木星所在宫位为年支,这样西方宫位与年支就匹配起来了,当然在木星周期中,木星因为是地外行星,也有迟留伏逆现象,虽然把一周天大致划分为360年,每宫为30度代表一地支,但有时侯过了新年,木星可能还留在原宿,所以古代假设了年这个概念,与木星不同的是,他是平均了木星的速度,一年一宫,与年支相符.这就是地支和黄道十二宫的匹配.
至于七政四余论命的体系,大家要考虑历元这个概念。所谓历元就是一个起点,后面的预测都是根据这个历元进行演算的。我们知道,虽然恒星的岁差很小,但是在银河系恒星之间互相的作用导致28宿在黄道上的位置也在一定的移动,在西元前二世纪希巴柯斯决定春分点落在白羊星座,但是因为恒星的分点进动,经过2千多年来,春分点已由原来的白羊星座移到现在的双鱼星座,可是西方占星学还是不考虑岁差的影响,用2千年前的黄道12宫,为什么呢?这就是一个参照点,就好比你编了一个程序,要玩游戏就要遵守构造者预先设定的游戏规则,如果用现代的实际天文,那就不能用古代的断语和条件了.同样28宿虽然现在科学发达了,跟古宿测的度数完全不一样,如果要用七政四余还是要用原来的古宿度.
而且最主要的是,按照古代的理论,28宿与十二地支是相互对应的,28宿也不是凭空命名的。如辰是龙,对应亢宿,亢宿应在辰宫,如按现宿制,现在亢已出辰进卯宫,如娄宿代表狗,应在戌中,现在移动到酉宫,昂为鸡宿,现宿竟然到猴(申)宫,此非狗鸡跳墙乎。如是大失二十八宿之本性。古人论命皆用古宿度,是其建构之理论体系。用星宗推命,必须用古宿度,28宿是用来度量五行深浅的,岂能为考虑岁差而偏废古宿度。
所以在此发贴,为大家统一振兴星学,先须把排盘统一。这样大家用同样的盘看命,再进行命理实践,才能方便大家切磋,真正发扬七政四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