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花12-人性善与恶

(2014-07-17 09:09:17)
标签:

心理

问答

人性善恶

女性

情感

分类: 《开启·心世界》

火花12-人性善与恶      文/心理师李楠

1

问:你说人性的本质到底是善还是恶?

答:我相信,人性本“善”。所谓:“性相近,习相远”。最初的本性都是“善”的,但因后天的“习性”的不同,而造就出不同的人。这个“习性”从心理学理解就是如父母、环境、文化、经历等对人身心造成的影响。

2

问:我觉得,人性本质到底是“善”还是“恶”根本不重要。它无关我的工作和生活。

答:恩,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吧。或者说,每个人所看重的点不同吧。不过,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很重要。

问:为什么?

答: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相信人性本“善”,所以我才能一直坚定的做心理师。

问:为什么?

答:因为,这样让我觉得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问:你这样说,我都不想和你做咨询了,因为我觉得我本性是“恶”的。我觉得你不能理解我。

答:恩,在我心中,你的本性是决定的“善”和光明的,而你外面展现出来的所谓的“恶”,只是如乌云一样遮住了你本来的光明。

问:你是在虚伪的安慰我吧?

答:我见过比你更坏的人。但也从未动摇过,我对他本质的坚定。

问:我从出生就似乎有暴力倾向,咬我妈妈的乳头。然后2、3岁就对别人有攻击。这怎么解释?

答:你忘了,你的到来,是个意外。你妈妈本来没有想要怀孕,你是意外来的,那个时候你妈妈正想要和你爸爸离婚。所以,为了堕胎掉你,你妈妈拼命的跳,甚至吃药,但奇迹的是你仍然存在。

问:你说这段经历,要说什么?

答:我是想说:如果你对别人是有暴力的,那是因为在你生命的最初,便接受到妈妈对你的暴力和伤害。

问:你是说,我在娘胎里,也能感觉到别人对我的攻击和伤害?

答:没错。这点不要说现代心理学已经充分证明。就在古代的中国,也特别强调“胎教”。因为智慧的中国人知道,在怀胎的时候,妈妈的情绪和心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所以,如果你和所有孩子一样,妈妈是欢迎你到来的,并给予你良好的爱和安抚,你的性格,极有可能不是这样。

问:你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已经这样了。

答:看到这一切很重要,好让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和世界的人并不是你认为的那么可怕和无情。你对外面世界和别人的认定,来自于你最初的经历。或者说,你最初的经历“染污”了你的心。我希望,你能够在看到这一切之后,慢慢的恢复你心来的样子。当你的心恢复本来的样子之后,你外面的世界也变回归到它本来的样子。

问:听起来很玄乎。

答:不玄乎。一个人的心什么样,外面世界就会呈现什么样。所以,这些年来在咨询室中,看着我对面的来访者,看着他的心,我就看到了他的生活、他的世界、他的一切。

3

问:你说我是“善”的,可是我内心确实有许多“恶”,我该怎么办?把那些“恶”杀死?

答:当然不是。你的“恶”不是需要被杀死的,而是需要被理解的。你需要倾听你的“恶”,听听它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就如一个顽劣暴力的孩子,之所以成为这样的性格,往往来自于最初父母不仅不能理解他,还经常误会他,乃至粗暴的对他,这样便塑造出这样的孩子。对待我们心中的“恶”,就需要像对待“顽劣孩童”的态度,如果你越对他“以暴制暴”,就会越让这个孩童心中充满憎恨和黑暗。你需要的是安静下来,温柔的看着他,用手放在他的后背安抚他的情绪,然后你会看到他从顽劣,慢慢变的柔弱,慢慢的委屈的向你哭诉起来······

问:你说,需要我去理解我的“恶”,去倾听我的“恶”。

答:是的。任何一种“恶”的下面都有一种未释放的情绪和能量。释放整合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压抑它,而让其呈现出来。

问:那我也不能为了呈现出我内心的暴力冲动,而去打人啊?

答:当然不能。但是你可以换一种不伤害别人的方式表达出你内在的暴力冲动。比如撕报纸,比如打沙袋。但是记住,不要只是为了宣泄能量而宣泄,在宣泄的过程中,我希望你能够带着“觉知”去感受这一切。在宣泄之后,你也能够进一步的去思考,自己的暴力冲动的根源,也许来自于你生命经历的某件事情。然后我们去处理那个源头,就好。

4

问:我非常想要自己“善”!可是我觉得,我身上的“恶”,染污了我。我想要让自己变成“纯善无恶”的人!

答:这样的想法,会让你变成神经症的。比如焦虑、恐惧、抑郁-对自己强烈的攻击等等。就像我在20出头时刚接触佛教时,被佛菩萨的人格所感动,就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做人标准。结果很快我就成为神经症病人了,每天紧张兮兮的,头脑中有个不好的想法也攻击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也攻击自己,看到一个美女心生贪爱更攻击自己······

问:对,对!我也经常自我攻击。

答:是啊,所以说你和过去的我,及很多心理病人一样都具有:成为焦虑症患者的良好素质。

问:哈哈,我还是别有这素质好些。

答;所以,朋友,你不能过分的太执著于所谓的“善”。朋友,我相信,人性本来是“至善”的,但是这个至“善”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那个善恶对立的那个“善”。善恶对立的那个善的境界,还是一般的。真正的那个至“善”,是超越了一切善恶对立的“善”。也就是超越了美丑对立、好坏对立、贫贱对立等等二元对立的存在。

问:有些不好理解。

答;把话再说回来吧。

5

问:你说人性的本质,到底是善还是恶?
    答:人的本性是“善”的。决定的“善”。佛教称之为“本初善”。不要怀疑自己的本性是善的。所以,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守护内核”。我坚信,每个人的内在的核心都是至善的,如同一颗放射无尽光明的钻石。而你现在的问题和困扰,包括你所谓的“恶”,都只是落在钻石上的灰尘。灰尘只能一时遮蔽钻石本身的光明,而无法改变钻石的本质。所以,你的问题困扰,你的所谓的“恶”也是一样,它们只能一时遮蔽你本来的善和无尽光明,而无法改变你的本质。

问:你这样说,让我的心,一下子有一种获得解脱和自由的感受。

答:当多年之前,我领悟到此时,也是和你此刻一样的感受。从那以后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不会让我疲累了,因为我知道:心理上的一切问题困扰,都不过是灰尘,它们只能一时遮蔽钻石的光明,却不可能改变钻石的本质。

问:于是,你就获得解脱和自由了?

答:是的。希望你也能因此的领悟,而获得心灵的解脱和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