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出“讨好”

(2012-10-08 08:52:00)
标签:

人际交往

疗愈心灵

心理问答

情感

分类: 《我与你》

走出“讨好”

来信:

老师,想问您一件事情。为什么我的好朋友们总是有事才找我,没事想不起来我,我常常用自己的时间去帮他们做他们的事情,但是自己有事情的时候又找不到他们!自己常常很生气,但是下次又会义无反顾的帮他们。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跳出来。

回信:

你好,读了你的来信,从心理学来看你是“讨好型人格”;

心理学家萨提亚将人的人格特点分为五类: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表里一致型。

讨好者的内心形象就是文首的配图中所呈现的。在一堂萨提亚体验课程中,老师让大家体会“讨好者”的感受,而让大家一起单膝跪地,伸出右手,你也可以照着做一做,体验一下。

讨好型人的内心潜意识语言往往是这样的:

“我觉得,别人都比我好,比我有价值。为了获得爱和温暖,我需要投其所好,讨好别人。哪怕牺牲我自己。不能和别人发生冲突,要让别人喜欢我,这样我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在这样内心语言的支撑下,尽管你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帮助对方,等你有事时却找不到朋友,但是下次的时候,你还会“义无反顾”的“牺牲自己”帮他们。

在此给你三点建议:

1-  提高自我价值感;

心理学不讲“自信”,更喜欢说“自尊”。因为自信往往有时候是表现出来给外界看的。而“自尊”则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真正的态度。所谓的一个人有很强的“自尊度”就是一个人内心始终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乃至不比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更差和劣等。只有一个人提高自己内在的“自尊度”,才能够在和别人交往中,既会考虑到别人感受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不会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妥协和自我牺牲,并且敢于说不和拒绝。这样的人,被萨提亚称为“表里一致型”的人。是萨提亚最推崇的境界。

当你在生活中牺牲自己“讨好”别人的时候,你要觉察到,并看到自己内心,是想要通过帮助和讨好别人,来获得别人对你的爱和认可,和自我存在的价值感。

 

2-  不要对别人期待太多,也不要让别人对你期待太多;

讨好型的人,往往愿意助人。也愿意对别人好。对别人经常展现出微笑和“好好先生”的形象。别人也会觉得你很好说话和“无害”,于是内心会对你有“期待”,会对你提要求,当你一次次满足他们的要求后,他们可能会进一步提出要求。那样你就为别人而活,而完全没有自己了。并且久而久之你的内心会充满了不平衡和不满。

所以心理成熟的人,要学会内心不对别人有太多期待,自己内心的需要通过自己去满足。

同时也会不让别人对自己有太多的期望和期待,而让自己不停装成别人想要的样子,来掏空自己满足别人。

 

3-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区分亲密关系、朋友关系、一般关系三个社交等级。

讨好型的人,往往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和别人“界限不清”,所以你需要分清楚你的社交关系。

如恋人或闺蜜这样的亲密关系自然可以“近”一些,多付出一些,很可能就会得到同等的回报。而在朋友关系和一般关系中,你在付出之前,就要问清楚自己,内心是否真的愿意去做。如果不愿意,可以拒绝和说不。

心理学称之为:“没有敌意的坚决”。

毕竟你的精力有限,需要爱更多值得你爱的人,对更值得的人去付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