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心中的爱与恨

标签:
移情阴影心理学疗愈心灵情感 |
分类: 《开启·心世界》 |
来信:
先生,下午好,我好奇,如果在被咨询时您遇到讨厌的人,或不尊重您的人。您也能静心去感知他吗?谢谢。大奸大恶之徒呢?
回信:
你好。读你的来信,让我笑了出来。很多人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想要回答你这个问题,先要理解一个心理学的术语:移情。
移情,最早由精神分析师佛洛依德提出。是他在多年的临床心理治疗中发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指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在咨询中投射到心理师身上的过程。
用通俗的话来解释移情,就是一个人童年的或过去的情感,转移到现在的某个人身上的过程和现象。或者说我们爱一个人或者恨一个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所唤起我们内心的记忆是爱还是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在看到某些人的时候,会莫名的喜欢、有些人则会让我们无理由的讨厌。
举个例子来让你更好的理解“移情”。
比如,在咨询中,一个女性来访者对我表达出强力的质疑态度乃至攻击性的时候,作为心理师的我不会生气,而会想到的是,她在对我产生“负性的移情”。通过咨询后果然发现,这位女士从小因为父亲外遇而父母离婚,一直跟随妈妈长大,而内心一直积压了对父亲强烈的怨恨情绪。在咨询中,一个中年的男性心理师又重新勾起了她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恨。当然这个模式也显现在她和男性的交往中。她几乎对她生命中的每个男友都产生同样的“负面移情”。于是,她的每一个男友都成为她发泄对父亲愤怒和怨恨的“替罪羊”。
在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对我非常欣赏、认同、喜欢的时候,我知道他对我建立了“正性移情”,这很好,很利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而当来访者对我攻击、怨恨、指责的时候,我也知道他在对我产生“负性移情”,而不会真正认为是对我本人的攻击。
所以在心理咨询中,我经常会经历许多浓烈的“爱”或“恨”的“移情”。
然而我都不会太当真。
因为那都是来访者“自己内心的故事”。而不是真正对我本人的“爱”或“恨”。心理师会在“移情”的框架内进行工作,来帮助来访者走出心理困扰和痛苦。
了解“移情”的概念,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很好的益处。
在生活中,很多人认为有人在攻击自己、指责自己,因此内心而产生许多烦恼痛苦。而如果懂了“移情”的道理,你就会知道,那是你勾起了对方自己“内心的故事”而对你产生了“负性的移情”。进而不再对他有怨恨,乃至进一步升起一种理解和同情。
我想这就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真意了。
······
至于你说的所谓“大奸大恶”之人会不会让我内心很讨厌的问题,则让我想到了心理学的另一个概念:
“阴影”。
压抑“阴影”,是指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压抑和否认自己人性中不好的、或恶的一面。我曾经也是一个压抑和不能面对自己人性“阴影”的人,那时候,我对很多人就看不惯、乃至很愤怒。
然而通过学习实践心理学、当我能够渐渐接纳自己的“阴影”的时候,当我能够对自己人性的全部真正的理解和接纳的时候、我开始也能够对别人理解和接纳了。
所以在面对你所谓的“大奸大恶”的人时,我会对他们说:
“你有的、我都有。”而“我有的、你也都有。”
不是矫情、事实如此。
越是不能接受自己内心“阴影”的人,就越容易在别人的身上看到“大奸大恶”。
为了真正的善良和智慧,我们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来探索我们自己人性中的“阴影”或“恶”。
最终你会发现,当内心智慧的阳光出现在心灵的天空时,会瞬间照亮和我们内心黑暗幽谷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