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子衣中珠

标签:
故事心灵心理学疗愈杂谈 |
分类: 《故事·疗愈心灵》 |
故事:
有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在临终之前,在他贴身的衣服里缝了一个宝珠,虽然只有小小的一粒,却价值千金。然而孩子并不知晓。父母去世以后,孩子过着流浪乞讨、饥寒交迫的生活,一直以为自己是最穷困和不幸的人。终于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了缝在自己衣服里的宝珠,从此过上了快乐而幸福的生活。
疗愈:
这个故事,有许多版本。最初来自于印度佛教的《妙法莲花经》。释迦牟尼给他的学生们,用这个故事做了一个比喻来让他的徒弟们明白一个真理:
那就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无价的宝藏。无须向外去追求。
只需返回内心,去找到我们每一个本来已经具足的宝珠。这个故事,也同时表达了佛教的核心理论,那就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佛。你无须向外去崇拜神佛,因为你的内在已经具足一切。
在心理咨询中,经常会讲不同的故事给不同的人听。无须准备故事,只需我被来访者触动,便会在这触动下讲出不同的故事来。
讲这个故事,往往是在这样的情景下的。
在咨询中和不同的来访者经过或艰苦或轻松、或痛苦或愉快的心灵跋涉后,当来访者从自己的内在获得一些智慧和感悟的时候。那一刻,我看到在不同的脸上,显现的是一样欣喜自在的神情。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讲这个故事。
在咨询中,经常会有来访者说出自己不好的一面,他们有些害羞和愧疚。
这个时候,我会平静的说:“你有的,我也都有。”
在咨询中,也经常会得到来访者的认可和欣赏。
这时候,我会平静的说:“我有的,你也都有。”
我这样回答,不只是心理学与来访者的“共情”,更是我内心真实的回答和相信。
这是个好故事,可以珍放在心底。也可以讲给需要的人听。也许就又点亮了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