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的三种“快乐”

(2012-03-30 09:39:28)
标签:

疗愈自我

心理自助

情感

分类: 《开启·心世界》

人的三种“快乐”

                                         文/心理师李楠

人的“快乐”在心理学的架构下来看,有三种。

 

一、“本我”式(儿童自我)的快乐;

这样的快乐如告子所说的“食色性也”,如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的低层的生理需要等。

本我快乐的特点就像是饿了就要马上填满肚子一样的急迫和立刻满足。

就像一个孩子想要得到一样东西而异常的欣喜兴奋。

本我快乐的优点是感受到需要和欲望时,给予及时的满足,进而让人感觉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而缺点是,过度的这样快乐的满足会让人内心无法成长而始终像个孩子。当不能得到这样的快乐时会痛苦和埋怨,从得到时的欣喜兴奋,到得不到时的极度失落。

沉溺于“本我”式快乐中的人,心灵的成长和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也许将终生处于孩子的不成熟的心理状态,而无法真正的在内心“长大成人”。

 

二、“超我”式(父母自我)的快乐;

“超我”往往会给人设定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并告诉人,只有在实现目标之后,才能被允许快乐。这样快乐的优点是让人能够战胜自身的懒惰和培养意志力。毕竟成大事者需要有忍耐力和意志力。

而缺点是让人只有在实现目标的那一天才允许快乐,那么让人在达到目标之前的每一天都变成了服苦役的日子。并让人活在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中,而无法活在真实的当下之中。

就像一个高一学生,如果他给自己定的是只有在三年之后高考达到自己的目标才允许自己快乐的话,那么这之前的每一天都将成为痛苦的煎熬和苦役。

超我式的快乐,往往是一种以“目标”和“结果”为核心的快乐,而不在意过程怎样。

追求“超我“式的快乐的另一个弊端是,往往会让人过分在意别人的感受和道德的评价。而对内心真实的自己的感受过分的压抑。

 

三、“自我”式(成人自我)的快乐;

选择“成人自我”快乐的人,也会给自己设定人生的目标,但是这目标却不会是他的负担和必须完成的。比起实现目标的快乐,他更享受的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每一天自己的成长和收获。选择“自我式”快乐的人看重事情的过程,远远比最终的结果怎样重要。

拿自己做个例子:

我喜欢写作,我也给自己制定了写作的高远的目标:那就是能够有一天成为华人地区著名的心灵作家。但是这目标不会是我的压力,就算达不到也没有什么,因为我已经很享受每一天写作的过程、享受每一天写作本身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的感受。

选择“成人自我”快乐的人,也不会排斥“儿童自我”式的快乐,但是他清楚“儿童式”的快乐只是他的一部分快乐,而远远不是全部。毕竟人是高级的动物,还应追求心灵上的满足和快乐。

所以“成人自我”的快乐,也可以称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第五层最高的“自我实现”的感受和体验。

其实“自我实现”的体验,并非那样高远,常人无法体验。

马斯洛曾经用这样的一个比喻来说明一个人“自我实现”的体验:

一个中年女人,早上起床给家人做早餐,在忙碌了一个小时之后,她坐在旁边看着餐桌前高兴的吃早餐的丈夫和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这个女人此时的感受,就是自我实现的体验

追求“成人式”快乐的人,不会满足于儿童式的快乐。而更会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发出自己生命的光芒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点一盏明灯,燃希望之火,照亮黑暗的每一个角落。

                                                                                ---海涛法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