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每个人的心灵之根

(2012-01-20 14:23:04)
标签:

心理

情感

分类: 《心迹·悟疗吾心》

    
    家·每个人的心灵之根   

    愿我们有慈悲来接受我们的“根”,也愿我们有智慧能超越我们的“根”。-心理师·李楠

 

    春节临近了,在QQ上,看着许多朋友的个性签名上都写着回家或将要回家的喜悦心情,看着这些,自己内心也不禁欣然愉悦起来。

    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不理解许多被抛弃或被送养的孩子,长大后得知自己的身份后为什么还要苦苦执着的的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会幼稚的认为反正亲生父母不要你了,你就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后来做心理师的工作,才理解了:

    这些孩子,是在通过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来找到自己的根。

    于是,很庆幸,自己在自己的父母身边长大。

    很庆幸,我一直有自己的根,而不用再去寻找。

    家里,有我们的父亲,母亲

    家里的父亲母亲,是我们生命的根。

 

    做心理师越长,就越觉得:

    我们一切的幸福来源于我们的家,

    我们一切的痛苦也来源于我们的家。

 

    家里面,充满了爱。然而,有时候盲目的爱,反而会造成伤害。

    比如妈妈对儿子过分的没有界限的爱,可能会冷漠了父亲,伤害了儿子的妻子,并影响儿子真正的长大成人;比如,孩子为了潜意识忠诚于父母,而选择和父母一样的命运,牺牲自己,一起“共苦”。

 

    从心理学,来看“命运”这个东西,也可以说一个人的命运其实是:

    他对自己“原生家庭”(个体诞生成长的家庭)模式的拷贝。

    于是,想要了解你的命运,那就去的了解你的家,想要调整你的命运,那就尝试健康的调整你的家。

   

    对于一个心理师来说,我对面坐的从来不是只有来访者一个人,而是他的家。

 

    在做心理咨询时,我常常用杯托来代表人,代表来访者家里的各种人,爸爸,妈妈,姐妹兄弟,丈夫妻子。

    然后通过摆杯托(物件排列技术:来源于家庭治疗技术中的家庭系统排列治疗)的方式,来呈现来访者家里的情况: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然后让来访者领悟怎样调整改变自己的家庭关系,进而来调整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

    效果很好。

      

    家是一个凝聚了太多爱,也凝聚了不少恨的地方。所以,你的内心有爱,也有恨。

    家是一个充满着温暖的阳光,也有着阴冷阴影的地方。所以你的内心有阳光,也有阴影;

    

    也许,我们不能选择我们出生的家,不能选择我们的“根”。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通过了解我们的家,来了解自己,进而改变自己。

    当我们充分的了解了自己的“根”之后,我们能够选择在自己不能选择的“根”上,

    长成我们自己真正的样子。

 

    愿我们有慈悲,来接受我们的“根”,也愿我们有智慧,能超越我们的“根”。

 

    附: 推荐两本关于“家”的好书

    家·每个人的心灵之根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萨提亚著 世界图书出版社

 

    家·每个人的心灵之根    《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约翰·布雷萧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家·每个人的心灵之根

 

    十年前的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十年后想起这部电影,浮现在我眼前的就是这张“全家福”。

    愿天下每一个家庭和睦幸福;愿每一个父亲母亲身体健康;愿每一个人都能健康的成长于家庭中。

                                                                       祝愿大家春节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