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心理之-父母问答1

分类: 《我与你》 |
1
问:为什么我的儿子青春期逆反那么样严重?
答:可能你在孩子青春期之前的岁月对他有太多的压制和严厉。心理学认为如果父母在孩子青春期前的小学时期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民主一些,平等一些,而少一些粗暴和压迫,那么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对父母的逆反就会轻很多。也就是青春期前父母对孩子‘理解’‘共情’多一些,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共情’也多一些。现在你需要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模式,不能再以小时候那样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而是接受你的孩子已经由依赖你的小孩子慢慢的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并尊重他。
2
问:我的儿子2岁了,我想问问多大适合送到幼儿园?
答: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内心的安全感的建立是在3岁前,我们建议3岁前尽量少离开父母(尤其是母亲)以让孩子内心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这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建议至少3岁后再考虑上幼儿园。
3
问:我对我的儿子寄予很大的期望,可是他总是让我失望,我真是恨铁不成钢啊,我该怎么办?
答:做您的儿子很惨啊。你的儿子不是为自己而活的,而是为你的期望而活的,你对儿子的爱很自私。你不能让你的儿子来完成你人生未能完成的。你需要放下对儿子过度的期待,把他的人生还给他自己。不然有一天你的期待会压垮你的儿子,到时你会后悔莫及的。
4
问:我和我前夫离婚了,领着我的儿子一起生活,儿子以前一直很好,上高中后慢慢的不爱说话和阴郁起来,学习成绩下级的厉害,我该怎么办?
答:一个男孩的榜样,是父亲。你和儿子的父亲离婚了,不管你们有怎样的恩怨。但是你的前夫是你儿子的父亲,唯一的父亲。你需要放下对儿子父亲的‘成见’,在内心允许儿子的生父走近儿子和儿子走向父亲。尽管你心里可能会很不情愿。但是需要让孩子和自己的父亲有一种情感上的连接,来获得内心的支持和力量。
5
问:我的孩子慢性子,干什么都磨磨唧唧的,急死我了。
答:父母越着急,孩子越慢性子。就像是一辆汽车自己没有发动机,只能靠别人推动一样,推的人累的半死那车也走不了多远。是谁把孩子的‘发动机’卸掉的呢?是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以后在孩子做事的时候,你需要管住自己的嘴和内心的挑剔和不满意,耐心的看着孩子做完一件事,哪怕做的很慢,也要鼓励他自己完成的努力和帮助孩子累积建立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事情的正面经验。就像对于婴儿来说学习走路是一件需要时间和耐心的事情一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这样。
6
问: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自信?
答:孩子的自信是欣赏出来的,而不是挑剔或和其他孩子比较出来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会从父母的这张镜子中照见自己的样子。
7
问: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吗?
答:书上是这样说的。但是在现实中常常看到,众多的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爱孩子的名义来做出许多伤害孩子心灵和自尊的事。
8
问:怎样爱孩子?
答:按照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父母期望的那个样子来爱孩子。打个比方,如果你的孩子原本只是一只‘麻雀’,那么就不要非按照你的想法非要想让孩子变成为‘鹦鹉’。
9
问:怎样的教育方式是最适合孩子的?
答:你和你的孩子‘亲子关系’的质量远远重于于什么‘教育方式’。如果孩子对父母是发自内心的信任的,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可能适合。如果孩子内心对父母是不信任的,那么再好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开启孩子的心。亲子关系是本,教育方式是末。不要本末倒置。
10
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母?
答: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尊重并祝福孩子自己的人生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