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法中的六度,对现代人的意义》

(2008-09-16 11:14:20)
标签:

文化

分类: 《国学·疗愈心灵》

  李楠   燃泉心灵成长课程研修工作室

(前言:佛教大乘菩萨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之精神在笔者看来,充分体现了佛教的真正的精神,此文,为笔者早年的对‘六度’的阐述小文)

 

1布施,一个君子,要成就自己济世利人的事业,首先,就要先放下对世俗功成名就的希求心,才可以谈真正的事业。否则,理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和追求的是什么,则,人境相交,患得患失,处处粘滞,心中充满世俗的欲求之心,而忘失自己的初衷为何。则人不能立起来。一个顶天立地的丈夫,首先要立起来的是自己天塌地陷也不会有丝毫动摇的金刚之志!所以要成就大事业,先要将心中的欲望彻底的“布施”。

 

2持戒,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个欲成就自己大事业的丈夫,心中有自己坚定不移的价值观念,和自己的信念体系。从而在茫茫人海中,立定脚跟,而不随波逐流,更于,日益艰危的世道人心中,建立起卓而不群的人格品格修养,誓将自己作为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而毫不动摇。

 

3忍辱。一个欲成就自己济世利人大事业的丈夫,必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苏东坡所谓: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正因为君子心中“所挟持甚大,其志甚远”所以能“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从而进一步能够作到:有举世不知而我独知之识见,始能有举世不为而我独为之志气。有举世不为而我独为之志气,始能有人所不到而我独到之境界。有人所不到而我独到之境界,始能有举世不见知而不悔之胸襟。

 

 

4,精进,一者,对外精进。以真布施,真持戒,真忍辱为成就真事业之坚实地基。在此境界见识之上,所做的种种的行动和努力,方为真精进也。否则,则如采蜜之蜂,时时精进,而终不知其所忙为何?正所谓形容现代人之“忙忙忙,盲盲盲啊”。然而,空有前三度,而不付之以行动,时时精进,则非大乘之菩萨道也,为何?真正的大菩萨道,是在滚滚红尘中,是在济世利人中磨练出来的。

二者,对内精进。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境界决定格局。要想做成事,先要做成人。

《大学》所谓:“自天子以至于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所谓: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禅定,佛法三学,戒,定,慧。修定,为一切古今中外圣贤修行之共法,而非佛教专有。可知,修习禅定是成就入世出世真事业之必须之路。

真大丈夫,以前三度为自己立身处世之地基,时时对外精进不懈。对内处处觉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则,日用云为,无不是,修行禅定之处啊。所谓;见地,修证,行愿具足。则菩提之路光明,本性之般若显现不远。

 

6,般若,若丈夫真能塌实真实修行,前五度,渐之,自己身心气质自有大变化。而本具之般若之慧自发。袁了凡所谓:“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此慧一发,则,入世出世,待人接物无不合六度。济世利人,成就自己,则,水到渠成。

 

如憨山所说: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但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

 

如大慧宗杲禅师所说:桶底脱时大地阔,命跟断处碧潭清。好将一点红炉雪,散做人间照夜灯。此是需行者,亲身的去修证到的啊。

 

说食终不饱,深望有心者,真正起行,走上自觉觉人之路,成就自己幸福美满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