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投图书馆

(2012-05-04 14:53:36)
标签:

北投图书馆

阅读价值

郭英剑

树屋

绿色建筑

图书馆设计

杂谈

分类: 绝密手记

                                            我们还需要图书馆么

       

        有次和新聚仁的陈琳聊天,她说现在大家太依赖电脑了。公司一停电,或者电脑死机,大家好像就不知道该怎么工作了。说以前做一个案子,搜集资料,寻找灵感的时候,她还会去图书馆。现在基本全靠搜索引擎了。我们哈哈大笑,因为我也有类似的体会。

这引出一个话题,当网络快速发展,我们是否还需要一个图书馆?以前的图书馆不外乎藏书、咨询的功能,但这部分已经被网络取代了。现在大家找资料,输入关键字就可以找到一长串资料,除此之外,电视和报刊也提供了相当丰富的信息,当“阅读”这件事情都成为奢侈的时候,图书馆是否还有存在的空间?

去年我在台北,参观过北投图书馆,被Flavorwire.com选为全球最美的25家公立图书馆,这也是台湾唯一入选的图书馆。北投图书馆在北投公园里,是一个木头打造的建筑物,与公园的树木融为一体,树枝生长还穿越了图书馆的走廊,被周边居民称为“树屋”。不像一般图书馆看到的高大书架和大量藏书,给人一种严肃冷静的感觉,这个图书馆给人很强的优静和悠闲感。书架都在110公分以下,书架降低以后图书馆的空间看起来更宽敞。整栋建筑物采用大片落地窗,让光透进室内,减少人工照明,读者也可以欣赏自然景色。南面是公园,北面是一条小河。外围的3层楼阳台,是户外阅读区,读者可以在阳光与鸟语花香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北投图书馆还是一个绿色建筑,馆内的设计藉由高低窗产生对流,夏天可让室内降低摄氏4度,省电还能引进新鲜空气。图书馆屋顶安装太阳能光电板,屋顶覆盖草皮。除绿化屋顶,也可隔绝太阳曝晒,并涵养水分,雨水用来浇灌植物和马桶用水。

北投图书馆的主要规划者,是九典建筑师事务所的郭英剑。他说木头有很强的生命力,每一块木头都有不同的样貌、纹路、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就会有不同的变化,建筑物也有了生命力。他还说,图书馆是个很真实的人跟人,人跟环境的接触,因为与周边环境的亲近,让客户在虫鸣鸟叫流水声中阅读,感受室外光线的变化。

http://s13/middle/5bbb8421gbf306b56338c&690

http://s6/middle/5bbb8421gbf306c704c45&690

http://s10/middle/5bbb8421gbf306c4659a9&690

http://s2/middle/5bbb8421gbf306c2ee1b1&690

http://s8/middle/5bbb8421gbf306b5d94f7&690

http://s2/middle/5bbb8421gbf306b6d1da1&690

http://s4/middle/5bbb8421gbf306b83e123&690

http://s8/middle/5bbb8421gbf306b9a9d47&690

http://s16/middle/5bbb8421gbf306bc9eb2f&690

http://s15/middle/5bbb8421gbf306ba6b08e&690

http://s13/middle/5bbb8421gbf306d51fe1c&690

http://s10/middle/5bbb8421gbf306bb62af9&690

http://s13/middle/5bbb8421gbf306bdc06ec&690

http://s2/middle/5bbb8421gbf306bf65741&690

http://s13/middle/5bbb8421gbf306c1c874c&690

http://s1/middle/5bbb8421gbf306c23ed80&690

http://s15/middle/5bbb8421gbf306c5d1a9e&690

http://s14/middle/5bbb8421gbf306c8b85fd&690

http://s2/middle/5bbb8421gbf306cc9b051&690

http://s11/middle/5bbb8421gbf306cb129ba&690

郭英剑说,人们在大城市生活,空间拥挤,也担心着安全问题而用铁窗把自己紧紧关闭,因此公共空间显得相对重要。他说空间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有一种你无法具体看见的影响力。公共建筑代表着就是一个国家对待公民的标准,政府对公共空间建设的态度,等于你愿意给公民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品质。人们走出紧闭的房子后,可以感受到自然、宽敞、没有压力的空间,自然身心都健康。如果一个国家愿意尊重民众的整个空间体验,人和人之间的彼此尊重的气氛也会建立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W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