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弟弟的小西屋

(2023-04-09 20:12:58)
标签:

鲁先圣散文

鲁先圣随笔

我与弟弟的小西屋

/鲁先圣

前不久,听一个亲戚谈到一件事。他见到我的叔叔,听我叔叔很自豪地谈起我与弟弟小时候的一段成长故事。

我的父亲兄弟两个,他们年龄相差一旬,兄弟两个都属羊,叔叔1943年生人,今年虚岁整八十了。我父亲没有上过学,靠自学认识字。但是,我叔叔是解放初期嘉祥县二中的老初中生,所以,当我们兄弟到了读书的年龄,叔叔对我们的培养倾注很多心血。

我们兄弟两个当时住在我家一个两间的西屋里,房子里没有床,也没有桌子。用一些砖头和土坯块围成一个方型,里面铺上很厚的麦秸,上面再铺上席子。夏天,就把麦秸拿了,直接在地上铺席子这就是我们一年四季的床了。当时,我也就10多岁,弟弟不到10岁。

我们那一带距离梁山近,一般男人都喜欢武术,我们那里叫“拉架子”,我叔叔就会一些。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叔叔第一件事,就是在墙上钉上几本旧书,让我们每天用拳头打练身体,壮筋骨

叔叔又搬来几块土坯给我们垒了一个读书的桌子,用一个废弃药瓶做了一个煤油灯,我们兄弟两个晚上,就坐在床沿上,在那一个煤油灯旁读书。我记得,有很多次,因为距离灯太近,烧了我们的头发。叔叔开代销点,与村里的人都熟悉,他给我们借来很多书看。我们轮流看完,叔叔再还人家。记得有一次,叔叔借到了一部好小说《渔岛怒潮》,人家只借给看一个星期。我们尽管抓紧看,在还有一天的时候,还是没有看完。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就彻夜一起看,看了一个通宵,小说是看完了,但是,早晨睡着了,却耽误了去上学。

 在那个西屋里,叔叔教我们练习毛笔字。叔叔现在是我们村里的书法家,村里任何人家的红白事都少不了叔叔去写字。村里人家过年贴春联,也大多是叔叔的字。那时候叔叔就写一手好字。我们就在那个土坯桌子上练描红。

这样的日子,从小学一直到初中,直到上初三我们要去学校住校了才告一段落。

我印象中,当时我们练拳,几年以后,我们的拳头练成关节都结了很厚的茧子,可以不用打在旧书上,对着土墙和树木来几拳也没有问题。

读书的成绩更大,几年时间,在那个煤油灯旁,我们几乎读完了在村里能够找到的书。

毛笔字就更不用说了,我的书法就是从那里起步。

我与弟弟,从那个西屋起步,一路读书学习,1982年同时考上大学,我读师范院校中文系,弟弟被医学院录取。

多年以来,我们兄弟两个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殚精竭虑,刻苦努力,取得了让叔叔引以为骄傲的成绩,我成为作家、书画家,弟弟做到医院院长又到主政故乡济宁市卫健系统。

最近见到的这位亲戚说起这件事,引起我这些美好的回忆。当时那样的艰苦条件,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苦过,那个早就拆掉了的小西屋,那暗淡的灯火,至今都是我们生命和事业的源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