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沦陷中的故乡

(2015-11-18 09:58:06)
标签:

乡愁

沦陷中的故乡

                          鲁先圣

我们魂牵梦绕的故乡还在吗?

我们眷恋难忘的故乡,辽阔的原野正逐渐萎缩,弯弯的河流正渐渐枯萎,肥沃的土地正渐渐沦陷在城市的森林里!

一个个宁静安详的村庄,被沥青水泥马路切割成了一个个数学方块。村前我们游泳嬉戏的小河消失了,挂满鸟巢的树林消失了,村后的荷塘被填平建起了居民楼,我们少年时代每天追逐奔跑的胡同小街都被规划成社区的模样了。

在我们的故乡里,每一个村庄都是千百年凝聚而成的文化遗产,都隐藏着宝贵的历史文化信息,可是,村庄渐渐消失在城市的阴影里。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让我们魂牵梦绕的故乡,都有着那一抹挥之不去的淡淡的乡愁。不论是生长在老北京四合院里的老舍,还是生活在苏州古巷中的陆文夫,还是在湘西丛林的营盘中滚怕的沈从文,还是那些在乡村,在海边,在高原小村落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无法割舍的故乡情怀。

这种情怀从什么时候占据了我们的心田?它从我们离开母亲的怀抱,走进学堂的那一刻,就如一粒种子,就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开始生长了。

长大以后,我们离开故园,离开故土,以致离开故国,乡愁就如一根绵长的线,越来越长,渐渐成为心灵深处的一坛陈年老酒,成为我们对已经消逝的难忘经历的眷恋,对于蒙昧孩提时代的记忆,还有一种隐隐的国家民族历史的远古向往。

这些情怀,当我们每一天沉浸在自己的生活节奏中的时候,它们隐藏在我们的心灵里暗暗发酵。当夕阳西下,当我们身处羁旅,孤独漫步,或者当做事孤立无援的时候,所有那些脚下的弯曲小路,天空的一片浮云或一行飞鸿,眼前的一丘山岗或一方荷塘,远处的一片树林或散漫的羊群,都变成了浓郁的乡愁情怀,瞬间就弥漫了我们的情绪。此刻,如果你是一个诗人,必然悲从中来,吟诵出一首充满乡愁的诗。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行人,也必然会顿生出万般的凄凉和哀愁,甚至会生出无边的惶恐。

想起故乡,就不能忘怀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读着这样的诗,哪一个游子不会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

这是台湾作家席慕容的诗。诗人写像笛子一样清新悠远的乡音,接着写乡情像迷雾一样的留恋和怅惘,最后用“永不老去”来表达乡愁在游子心中的永恒情怀。相比余光中的乡愁虽然看似单薄了一些,却依然写出了乡愁的深邃与悠远,写出了乡愁在每一个游子心中不灭的惆怅情怀。

历史上的诗人中,最著名的乡愁诗是崔颢的那首著名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乡关何处》中谈到崔颢这首著名的《黄鹤楼》时说:“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

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们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我们正以为国家民族日益强盛的时候,我们突然间面临了这样的发问:我们的“日暮乡关何处是”?我们的故乡在哪里?

我常常想起故乡上空袅袅的炊烟,我常常想起故乡夜晚明媚的月光,我也常常想起故乡田野上游荡的羊群。可是,这一切都渐渐被钢筋与混硬土侵蚀在城镇的影子里。那些美好难忘的诗意,都渐渐成为一种久远的怀念与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