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赵老先生
(2013-07-19 09:24:51)分类: 有感而发 |
一天,同事送给我一本书——《群书治要考译》,这是同事在整理其父的遗物时发现的。这本由国际炎黄出版社出版,吕效祖、赵保玉以及张耀武任主编的关于唐太宗创建“贞观之治”的思想和施政参考的著作,其中的主编之一——赵宝玉老先生,就是我的同事赵大姐的父亲。
赵宝玉,陕西礼泉昭陵人,1932年2月生,毕业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曾任西北人事部科员,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干部处副处长,中共汉中地委组织部部长,陕西省委组织部党政干部处处长,陕西省人事局副局长,陕西省劳动人事厅厅长、人事厅厅长,党组书记;离休后曾任陕西老龄委副主任,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会长,省老年行政工作协会会长,省黄河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陕西魏徵研究会顾问等。
赵老既是本书的策划之一、主编之一,也是本书的译文作者之一。书中收录了先生《任人唯贤
先生热爱本职工作。从赵老先生个人履历中可以看出,他一辈子都在人事部门工作,长期从事干部的选拔、考察和任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教育颇有研究和见地。他认为“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文章中,赵老先生大量引用了墨子、姜子牙、庄子、诸葛亮等古代先贤们了解人才、识别人才的方法,以做到正确选才和用才。我认为,这些观点和方法,既是他一辈子从事人事工作的经验总结,是他倾情工作的体现,也是他认真研究工作归纳整理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先生热爱学习,博古通今。在《任人唯贤
先生的作风令人敬仰。记得赵大姐给我讲过一件事。2000年左右,单位要求满30年工龄、或50岁的同志提前离岗,赵大姐就是提前离岗人员之一。当时她思想上有些想不通,回家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老人自责说是他的责任,他没有将女儿安排好。的确,以老人当时的位置和他拥有的权力,为其子女安排一个干部岗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赵老没有那样做。赵老这种不以权谋私、不滥用权力的高风亮节,确实值得现在的干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