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节期间语文作业

(2013-09-19 07:39:22)

9·19——9·21 语文作业【提纲添加完毕】

1.   正确熟练背诵《龟虽寿》,签字。

2.      正确熟练地朗读第5课《北京欢迎你》,然后抄题回答P31第三题。【课上还未讲,积极动脑,思考后完成】

3.      (自选)阅读篇目《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或者孙大光《中国申奥亲历记》,或者周有光《汉字寻根》。【如假日里的确已经阅读其中某一篇目,请家长签字证明。】实在寻不到书的内容的可以不做。

4.      复习第一单元。请根据提供的第一单元的复习要点,有的题目选择或读,或记,或口答,或写。选择性地在家庭作业本上留一部分写的复习痕迹。家长签字。【等第二单元学习完后,两个单元再合卷考试。】复习痕迹不在于写多写少,准确掌握即可。

5.      周日上学时,请带交20元办医疗保险卡。

附本学期将需要拓展阅读的部分内容如下:

http://s10/mw690/5bb1ae13gx6CLvFtPxn69&690

http://s8/mw690/5bb1ae13gx6CLvFI1h537&690

可以提前准备和阅读。

 

第一单元复习要点:【因第一单元生词已经在听写本上听写过,暂不列入.】

1 少年旅行队

(一)形近字比较组词

钓(钓鱼)       峦(山峦)        铃(铃声)

钩(鱼钩)       恋(留恋)        岭(山岭)

 

跨(跨越)       哪(哪儿)        薄(厚薄)

挎(挎包)       那(那里)        簿(练习簿)

 

(二)读下面几句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n      大山它使我坚强、镇静,让我长得像一

    片茂密的树林。

n      大海它使我心胸开阔,热情汹涌。

n      所有的河流,使我灵巧活泼,永远前进……

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亲历的大山、大海、河流的赞美和讴歌,同时也饱含了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喜爱之情。

 

(三)课文每个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仔细体会它们的作用

n      出发→老师→小纸船→标本→旅行者之歌

小标题使文章要点清晰、层次分明。每个小标题概括性强,突出了各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五个小标题,既是旅行的经历,也是文章的思路、抒情的脉络,如一串闪光的的珍珠宝石,闪耀全文。

 

(四)读下面一段话,想想第一个问句与后面三个问句的关系,再仿照着写一段话。

都准备好了吗?没有忘记带昆虫网吗?没有忘记带标本箱吗?没有忘记带笔记本吗?

n      (前一句与后面三个问句构成了总分关系,后三个问句构成了排比句式。这样写更能体现出少年旅行队的兴奋与急切的心情

n      举例:作业都完成好了吗?有掉题吗?有写错字吗?有忘记打标点吗?

(五)课文理解填空

n      这组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愿望。

 

                                                   2 跟祖父学诗

(一)形近字比较组词

        唬(吓唬)   蹄(马蹄)  摇(摇摆)  遥(遥远)

        琥(琥珀)   啼(啼叫)  谣(歌谣)  瑶(瑶池)

 

        衰(衰弱)   鹭(白鹭)

        衷(衷心)   骛(好高骛远)

(二)我是怎样跟着祖父学诗的?从中体会到什么?

        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念了几十首后,祖父开讲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的,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祖父教诗的方法是不断变化的,以的兴趣为主,善于用他的宽容与慈爱,幽默与风趣引导,启发学习《千家诗》,让的童年生活充满快乐。)

(三)联系上下文,说说房盖被你抬走了。是什么意思?并仿写夸张句。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里的人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

        (祖父疼惜我。喊坏了嗓子,所以用这种夸张的幽默的话语提示声音太大,似乎要掀翻屋顶了。)

仿写夸张句:

三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
我住的房间只有巴掌大。
他张开大口,对着大山大吼了声,大山抖了三抖。

他一口气,吸干了长江之水。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班里静得连针掉了都能听见。

3 夏午

(一)形近字比较组词

n      槛(门槛)  娇(娇气)   狐(狐狸)

n      滥(泛滥)  骄(骄傲)   孤(孤单)

n      律(规律)  稻(水稻)  幕(夜幕)

n      津(问津)  滔(滔天)  慕(羡慕)

(二)阅读重点段后回答

看!后花园真是色彩丰富

五颜六色的野花  红的  白的  粉的  蓝的  紫的   还有一半粉一半白   一半蓝一半红的  你简直数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  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  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花园的左边是菜园,种着刚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小葱和被一个无形的嘴吹得越来越肥胖的茄子。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的躺在地上,享受着园中这一片宁静。

右边是花房,里面住着胆小娇贵的南方来的花。

1、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这几段话写的是后花园的景色。作者写到了野花的颜色和样子,菜园中的  小葱  茄子  大南瓜 的样子,还有花房中 胆小娇贵 的南方来的花。作者在描写这些事物时都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

3、这几段话的中心句是 后花园真是色彩丰富。第1自然段与后几段是总分 关系。

【备注:段落之间的关系一般有并列、因果、总分总、总分、分总、承上启下等】

(三)仿写拟人句

例: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的躺在地上,享受着园中这一片宁静。

学习借鉴:

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古诗  舟过安仁

1.      正确熟练背诵并默写全诗。(包括作者和朝代)

2.      整首诗的意思是: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3.      诗中小童的形象是:聪明可爱,天真顽皮。

 

语文乐园(一)

(一)   正确掌握和书写下列借代关系的词语

桃李——学生   布衣——平民

桑梓——故乡    鸿雁——书信

玉兔——月亮    春秋——岁月

         红领巾——少先队员          手足——兄弟

         丝竹——音乐                     巾帼——女子

         须眉——男子                     杜康——

         一针一线——任何东西       死骨——尸体

         心肝——宝贝                     白大褂——医生

         三尺——法律                     膝下——父母

         黄发——老人                   垂髫tiáo ——小孩

         朱门——富贵之家              同窗——同学

         汗青——史册                     干戈——战争

(二)   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

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

看!后花园真是色彩丰富!

         这两句都是由祈使句和感叹句组成。

         前句表现了少年旅行队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表达了少年无比自信,对无限充满向往之情。

后句表达了作者对后花园的赞美和喜欢之情。

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

n      (三个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命快乐的画面, 我也醒着,这个的意思是说作者不仅醒着,他的也醒着。拟人+排比句式,真切地表达出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的情感。)

 

(三)   名句积累(会默写名句,理解句意。会灵活运用。)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南朝·范晔[yè] 《后汉书·冯异传》

【解释】: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写怀》

【解释】:年轻人要珍惜生命和时间,要善于利用每一分钟时间不断完善自己,锻炼自己,取得成功,而不要等到年老体弱时,才懊悔自己年轻时的少不更事,虚度光阴.到那时再感到悲观失望已经是悔之晚矣。

(四)短文《求知善读》。(多读几遍,注意写法,写法典型的句子可尝试背一背,写作时灵活引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秋节
后一篇:第三周小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