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原理方法论归纳
(2012-03-02 10:40:07)
标签:
主观能动性方法论客观存在规律物质文化 |
分类: 高中政治学习园地 |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易错知识点总结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错误,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2、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
(错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们都是世界观,也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3、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生产关系是主观的。
(前对后错,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关系也是一种客观的的经济关系。)
4、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
(错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5、意识是大脑的特有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
(错误,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
6、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错误,意识离不开物质,但是物质是可以离开意识,独立于意识之外的)
7、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错误,正确意识、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
8、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错误,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食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具有阻碍作用。)
9、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正确)
10、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正确,前者说明了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后者说明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1、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正确,理由同10)
12、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以物质的决定作用为前提的。
(正确)
13、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错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