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研究
(2014-06-29 13:14:21)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教学论文 |
东沙幼儿园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周兢教授指出:“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组织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阅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带着乐意的、愉快的心境在活动中学习。”阅读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幼儿园的孩子识字有限,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因而,“绘本”这种文字量少,插图精美有趣的文学形式便成为孩子们合适的阅读材料,而且绘本题材丰富多样,几乎涵盖了幼儿生活、成长的各个方面,综合来看,绘本是幼儿最好的阅读材料。以下就谈谈本人的感想:
一、深情导读,激发兴趣
日本著名的图画书阅读推广者松居在《图画书的快乐》中阐述道:“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读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就应该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幼儿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如:《我永远爱你》讲述的是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心爱的碗,而担心妈妈的反应。于是,他跑去找妈妈,做了一场“爱的测试”。妈妈表现得近乎完美,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补充,“不过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绘本中的小熊阿力,都有过小熊阿力的担忧。绘本中两个人物的情感,教师自己都有着很深的生活体验,绘本中的人物的情感都是教师自己情感的表达。组织幼儿进行《我永远爱你》阅读时,当教师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深情地来为幼儿朗读时,竟有幼儿泪珠闪烁。幼儿在教师的深情演绎中,受到了感染。又如:非常幽默滑稽的《小猪变形记》的阅读中,教师运用夸张的语言,演绎小猪的所作所为时,幼儿便开怀大笑、兴趣高涨,同时在轻松愉快中感悟主题。
二、引导猜想,激发想象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要重视幼儿读图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有的绘本是靠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导读这样的绘本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的结构,引导幼儿参与到推演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来,引导幼儿猜想情节,让故事在孩子充分想象中完成衔接。
如:绘本《逃家小兔》中都是用同一简单的句式“如果你变成(
三、指导看图,给予方法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凑的。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幼儿不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其大意。此外,一般来说图画书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让幼儿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他们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如:在绘本《逃家小兔》的导读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关注彩图,指导幼儿读懂彩图所传达的妈妈的爱:出示第一幅彩图,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想想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来钓小兔子呢?使孩子从中明白只有妈妈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读第二彩图中,引导孩子想:妈妈为了找到小兔子,面对那么危险的山,已经做了哪些充分的准备?从中体会母爱脚下无艰险,母爱可到天涯海角。
在绘本中经常会出现通过细节的刻画使主题更加鲜明,情节更有趣味。小老鼠是许多绘者们的宠物,它经常作为故事发展的另一条线索存在于绘本的图画中。如:加拿大女画家菲比吉尔曼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在整个故事中一直出现另一个快乐生活的家庭——老鼠一家。随着小男孩约瑟的毯子的一次次变化,老鼠一家也在不断的利用这块布料。小老鼠一家的故事没有文字说明,却和地上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导读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图画,引导幼儿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童趣。
四、品味语言,感受积累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绘本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学习有多种方式:听教师大声读、反复朗读、讨论、看图讲述、故事接龙等。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孩子们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其中“听教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除了读中积累,有的语言也可以让幼儿进行模仿表达,让孩子领悟绘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精髓。
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讲述的,是一个充满了爱的气氛和童趣的故事,通过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对话揭示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样一个道理。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导读中,教师先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看图后,师幼共同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幼儿单独读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通过听教师读,和师幼共读以及幼儿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幼儿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在读完这个故事后,教师引导孩子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幼儿用模仿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对妈妈的爱:“我爱你从山的这边到海的那边。” “我爱你像海那么深。”“我爱你到宇宙,再从宇宙那回到这里来。”……
相信,教师只要能给予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他们的阅读远比教师想象的要细致得多、丰富得多。幼儿就会完全投入到绘本情境中,能最大限度的享受绘本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