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幼儿园 岑小菊
在这次活动当中,我注重环境(人化环境、物化环境)的渲染、培养孩子的主动探索、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用环境装饰来展示作品的双重作用。
首先我重视环境的作用,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迎中秋、庆国庆的背景的环境,让孩子们处在一个视觉美的环境中,让孩子在视觉中接受环境的熏陶,在感受美的同时创造美。
先来说说,我在第一次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如老师大量的讲解、示范而显得整个环节繁锁,甚至拖延时间。2.老师在小结的时候,不够全面,不够细化。例如:孩子在圆锥体上贴双面胶时,一定要强调贴在边上,而不是随意贴,从而导致幼儿在贴的时候太里面了,影响作品的美感。3.语言的规范。如:彩球上的小尾巴,应该叫流梳,在教幼儿的时候一定要完整的表达。4.背景音乐的播放。在选择音乐时,应选择不要带歌词的,以免幼儿在操作时,嘴里边唱边操作,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到最后往往还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在第二次活动时,吸取以上的教训,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一种适合幼儿主动探索的有效方法:就是给孩子们自己思考、探索的空间。我慢慢拆开成品的彩球,让幼儿进行观察讨论,然后再问幼儿这个圆锥体是怎么做出来的,幼儿显得异常踊跃,有的说是圆,有的说是半圆……个别孩子还愿意上来尝试做圆锥体,挑战高难度,这时孩子们的兴趣明显增强,而且学的很快。孩子们在主动学习,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引导孩子探索学习。
最后,孩子们在轻音乐的氛围里创作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彩球),是那么的高兴,特别是他们自己亲手挂上去的那一刻,是多么的有成就感!彩球在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而孩子们也沉浸在中秋、国庆即将到来的氛围当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人总是在不断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学习,通过这次活动,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上好每一节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