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吹泡泡》课后反思
(2012-06-19 15:00:23)
标签:
杂谈 |
科学《吹泡泡》课后反思
东沙幼儿园——杨洋
洗手是一项我们孩子每天会做很多次的事情,而洗手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有些幼儿在洗手时总是很调皮。为什么会说调皮呢?因为他们会玩肥皂泡。孩子对于洗手、洗头、洗澡时的产生的泡泡充满了兴趣,平时也会和爸爸妈妈吵着买一些能吹泡泡的玩具。而此次“吹泡泡”活动贴近孩子的生活,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在活动前我们考虑到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控制的能力有限,有些孩子在吹泡泡的过程中可能会将泡泡水吸到嘴巴里,所以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但又能保证让他们体验自己吹泡泡的乐趣,于是我们决定在吸管的一头做上了标记,让幼儿把有标记的一头插到泡泡液中。并且先指导孩子们用吸管轻轻吹气。活动中当我给孩子们演示吹泡泡,他们惊奇着、欢呼着。当看到泡泡从吸管口里一个一个吹出来的时候他们显得特别的兴奋。有的孩子们想要抓住每一个泡泡,还有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样子。首先我让孩子们观察泡泡,看一看泡泡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得出泡泡是圆形。这时我问道“泡泡水是怎么来的”。“买来的,我见过!”几乎是异口同声。“今天我们不用买,能不能自己做呢?”听了我说的话,大家都瞪大了眼睛。我将活动材料介绍给孩子们,现场展示制作泡泡水,然后让幼儿分组用事先准备的洗涤用品自己调制泡泡水,并尝试着吹泡泡,孩子们吹着自己调制的泡泡水非常开心。由于事情的准备,后来在活动中孩子们没有一个吸到泡泡水的。最后,我让孩子们来观察吹出的泡泡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在空中是怎么样的,爆炸了又是怎么样的。
在本次的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玩泡泡水的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动手探索尝试、观察、比较,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而在活动过程中我注重了孩子的相互交流,把问题留给孩子自己解决。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小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开展探究活动会比较困难。但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看到,只要我们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对象,又遵循他们探究事物的特点,同样能在小班很好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