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纠正我班不良倾听习惯的一些措施

(2012-04-28 11:08: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心得

纠正我班不良倾听习惯的一些措施

何爱华

自从接手这个大班以来,让我感觉最深的是这个班孩子的倾听习惯很不好。没有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直接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为很多任务的完成造成了很大困难。幼儿在与外界交往的时候,一个首要基本的条件是能够倾听,倾听能力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的人,才能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鉴于幼儿成长的需要、结合我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实际情况,我在改良幼儿倾听习惯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思想上让幼儿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虽然说大班幼儿还只有六七岁,谈思想工作还显得有些虚幻。但是,只有孩子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才能够愿意接受和遵守倾听的纪律,才能够真正倾听。刚接触这群孩子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在老师开始讲话的时候,很难控制住现场的情景。在活动开始之前,在老师只说了半句话之后,在等待时……等很多情况下。在经历很多次疲于控制的场面以后,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也经历一次。所以,我在活动开始之前,所有的准备都做好,拿着小椅子在小朋友面前坐定。让他们知道我已经准备开始活动了。如果他们一直讲不停,我就开始贴小红花,给已经安静下来的孩子贴。经过几次以后,其他幼儿都发现了这个秘密,渐渐也安静下来。每当所有的孩子都安静下来了,我就跟他们讲清楚上课开始的纪律:老师会在小朋友都安静下来了才开始上课。安静下来听老师讲,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只有自己准备听了,才能够学到本领,才能够有机会得到很多小红花。孩子的神经是敏锐的,在教训、奖励、道理的三重作用下,渐渐地,他们懂得了活动开始之前是需要安静的;当小椅子坐到活动室中间的时候,就应该静止了;当老师坐到小朋友前面的时候,老师就要讲话了,小朋友要开始听了。只有自己的嘴巴停了下来,才能够听到老师的讲话。在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很多小朋友自说自话根本不听,每当有这种情形,我就让发言的孩子停下,请大家安静了才继续发言。在多次强调之后,孩子渐渐习惯了在别人发言的时候,眼睛都看着,耳朵都听着。

其次,在活动中,训练孩子倾听的技能。

任何一种能力,都需要一定的技能才能够实现。课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在课活动的过程中,训练孩子的倾听技能,让孩子在无形中掌握如何倾听。

一、明确倾听要求,培养有目的倾听。

对于大班来说,有意倾听应该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技能。但是我班的幼儿对此项技能远远不能达到大班的水平。通常对于一个很明显的要求,不能很好抓住内容。对此,采取了几种形式的训练:(1)不能重复别人的回答,要有自己的想法。我班的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关注别人的回答。别人已经说过的,错了的答案都会再次被运用。鉴于这种情况,我对幼儿提了一个要求,自己的回答,要和别人的不一样。有自己想法的幼儿,可以得到奖励。这样就逼着幼儿关注别人回答的内容。逼着幼儿在自己回答之前先听别人回答,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2)重复别人的话,并丰富。比如在要求幼儿讲述图片内容的时候,我为了让幼儿倾听,我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别人讲过的,你可以重复后再加上自己要讲的内容。这样既能够丰富幼儿的讲述内容,又能够让幼儿吸取别人的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幼儿都不能做到。不是重复,就是自己说自己的。渐渐地,幼儿开始关注别人发言的内容,能够既重复别人的部分,又能够补充自己的内容。这样不仅幼儿的倾听能力得到提高,他的思维也会得到发散。(3)问题置前,让幼儿带着目的倾听。这个训练,一般我会放在讲故事的活动中。在幼儿听故事之前,交代幼儿在听了故事之后回答哪些问题。比如:在语言活动《逃家小兔》、《盲人摸象》、《桃树下的小白兔》等活动中,我都在故事讲述之前提出了问题,这些问题都很简单,都是故事中明显讲述的元素。问题不会超过三个。提完问题以后,要求幼儿的听完后有条理的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讲出来。

三、变换听说形式,培养幼儿的倾听行为。

浅层次听说:在幼儿初次接触教学内容的时候,一般幼儿还不能够理解,所以只要求幼儿听故事的内容,听清楚故事中的角色,大概情节而已。

记忆性听说:在幼儿对倾听的内容比较熟悉了,可以变换形式,来锻炼幼儿倾听技能。比如在歌唱活动《歌唱春天》里,幼儿虽然已经完成了完整歌词的任务,手里有幼儿用书参考,但是还不能完全正确唱出歌词能容。这时,我就要求幼儿分男女生两个部分来演唱。女生的歌唱能力强,我先安排女生唱歌词第一部分,男声唱嘿啦啦啦嘿啦啦。在轮唱的形式下,幼儿非常兴奋,很快就表演自如。在此基础上,我让男女生交换轮唱,幼儿不仅很好地记住了歌词,还在轮唱的过程中,充分演绎了歌曲的情绪。

填空式听说:这种听说形式一般在小班的时候比较常用,但是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我发现照样能帮助幼儿提高倾听能力。比如:语言活动的诗歌教学,歌词记忆等,教师说一部分,另一部分等幼儿填空,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并作出相应回答。

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吸引幼儿倾听。

幼儿的听力较成人更为敏锐,它能够接收到成人不能接收到的刺激频率。因此,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讲述更能够吸引幼儿的关注。特别是在故事讲述时,教师运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和语气来讲述,幼儿倾听的效果要好得多。有一次我让幼儿听《金鸡冠的公鸡》,不同语气讲述的故事,刺激出幼儿不同的反应。绘声绘色的语调让幼儿鸦雀无声。幼儿被故事吸引的百听不厌。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点点滴滴的练习。我班幼儿的倾听能力虽然还不能达到应有的年龄水平,但是在日常生活的不断练习过程中,正在不断提高。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并抓住每个契机,他们的倾听能力会越来越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