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察研究法

(2009-03-10 15:54:36)
标签:

杂谈

分类: 分享之窗

观察研究法

观察法很早就为人们所采用。孔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就是指用观察法来认识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后,观察法也有了很大发展。它具有多种方式:根据是否限制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进行观察,有时间取样法和情境取样法;前者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后者指在特定的场合中进行观察。在自然情境下对被试的观察称为自然观察法;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下(如幼儿玩守纪律的游戏)对被试的观察称为控制观察法。在观察手段方面,研究者用自己的感官进行的观察称为直接观察法;借助于仪器设备(如录音机、摄像机等)的观察称为间接观察法。在观察记录上又有事件记录观察法和范畴记录观察法:前者是对行为发生发展的整个事件进行观察记录,后者仅选择有关的一类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还有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是观察者成为被观察者团体中的一员,观察和记录该团体或该团体某一成员的行为,非参与观察则为研究者未介入被观察者的团体之中所进行的观察。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和行为时因工作的需要可采用不同方式的观察法。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观察到被试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获得的结果比较真实。可以在当时实地观察到行为的发生发展,能够把握当时的全面情况、特殊的气氛和情境。观察法的主要缺点是:研究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难以观察到研究所需要的行为,搜集资料较费时。观察所获得的结果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解释为什么。因此,由观察法所发现的问题,尚需用调查法、实验法进行研究,才能得到解决。
  1.概念
  观察法就是科学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自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而获取其事实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观察法的类型
  观察法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了解分类及其特点,以便在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加以运用。
  (1)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根据教育观察的环境是在自然状态还是在人工控制状态,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所要求的环境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即事件自然发生、对观察环境不加改变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观察。
  实验观察法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系统的观察。
  (2)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设备,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指直接通过观察者的感官考察被研究者活动的方法。
间接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活动的方法。
  (3)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
  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所进行的活动,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前面所讲的直接观察法包括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而间接观察就只能是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通过与观察对象共同进行的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参与被 观察者的任何活动,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
  (4)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
  根据观察是否有统一设计的、含有一定 结构的观察内容、项目和相应的要求,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
  有结构观察法在观察前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而且在观察时严格按计划进行,能对整个观察过程进行系统的、有效的控制和完整、全面的记录。
  无结构观察法中,观察者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观察要求,或仅有一个大致的观察范围和内容,没有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指标体系,观察时要依据观察目的按观察者的理解有选择地记录观察结果。
  3.观察研究法的步骤
  观察研究是一个循环研究,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方面事实材料),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也就是回答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等问题。
  (2)通过检索资料、专家访谈等,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阅读分析,对所要求观察的条件有一个最一般的认识,为观察做好充分准备。
  (3)编制观察提纲。对观察客体单位要进行明确分类 ,对所观察的事物确定最主要的方向。
  (4)实施观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察。
  (5)资料收集记灵。
  (6)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为避免主观臆测和偏颇应遵循以下四条:

  1. 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

  2. 所观察的行为特征应事先有明确的说明;

  3. 观察时要善于捕捉和记录。

4. 采取时间取样的方式进行观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