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剧作家、评论家于敏诞辰110周年

(2024-04-10 08:33:18)

                          

    电影剧作家、评论家于敏诞辰110周年

 

于敏(1914.3.15---2014.10.13),原名于民,山东潍县人。少年时期在烟台英语专科学校读书。17岁父亲的罐头工厂破产,他被迫辍学去上海谋生,在联华影业公司做场记。“七七”事变后又回到烟台做教师,1938年春去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后任《新中华报》记者、编辑,在鲁艺实验剧团、延安中学任教师。1946年调山东大学任教。1947年冬调东北电影制片厂做编剧。 1948年深入哈尔滨机车车辆厂,创作了新中国第一部正面表现中国工人阶级的影片《桥》的剧本。1949年春又完成文学剧本《赵一曼》。曾任中央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1953年去“鞍钢轧钢建筑工程公司”任党委副书记,从此在鞍山落户达20余年。从1951年到1961年,所创作的电影剧本先后被搬上银幕的有《高歌猛进》(1950)、《无穷的潜力》(1954)、《工地青年》(1958)、《炉火正红》(1962)。他还写过报告文学《老孟泰的故事》等和短篇小说、散文多篇。 “文化大革命”后期,下放海城县农村,创作了长篇小说《第一个回合》等。撰有长篇论文《本末》、电影论文集《树人》、《探索》等。于敏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常务理事、名誉理事和《电影艺术》主编。曾任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