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电影明星“无冕之王”阮玲玉诞辰110周年
纵观中国电影早期的女演员,阮玲玉肯定不是最漂亮的,但她的表演才华却是最耀眼的。对表演的投入和天生的气质,让她在电影中魅力十足,不可阻挡。
阮玲玉一生拍了三十部影片,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电影是与南通艺术家合作拍摄的,南通的剧作家、导演朱瘦菊的电影作品有五部起用了阮玲玉担任主演。南通的早期明星韩兰根,也与她友情合作了五部电影的演出。
在电影世界中她是坚强独立饱受压迫的封建女性,而在电影之外的现实,也同样给了阮玲玉普通人难以承受的残酷。由于社会上的“人言可畏”加上心爱的两个男人争风吃醋,两个阴险狠毒的男人又不顾阮玲玉的感受,在报纸上相互控告不断,最终两人把事情闹上了法庭。她在两难的情况下,选择了结束生命,1935年3月8日,她喝下两瓶安眠药,抛下心爱的慈母和年少的女儿,离开了心爱的电影。阮玲玉逝世后,她的好几个粉丝也随她去了天堂。她的葬礼是空前绝后的,十二位电影大咖为她抬棺,前后三十万影迷为她送葬。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葬礼。美国《纽约时报》特意作了“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哀礼”的报道。.....
2010年,阮玲玉被美国CNN评选为“史上最伟大二十五位亚洲演员”之一。
1926年,阮玲玉迫于生计从崇德女校退学。这一年,上海明星公司招考演员,16岁的阮玲玉,由当时著名的影星张慧冲(张达民的大哥)介绍,到明星影片公司考电影《挂名夫妻》的主角。据说,在那条直通大门、两旁桃花盛开的走道上,助理导演要她做欢乐表情时,她便轻盈地把头一侧,薄唇轻启,嫣然一笑,眼睛笑得更弯,也更妩媚,在唇角边还浮出一个逗人的浅酒窝。当助理导演要她做悲伤表情时,原来留在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流丽的目光顿时蒙上一层水盈盈的泪花,从泪眼中露出哀怨的表情。
当时的导演卜万苍看见后,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她考取了。这果断而迅速的决定使所有的人都感到意外和惊异。望着姗姗远去的背影,导演卜万苍兴奋地说:“你们看,她像永远抒发不尽的悲伤,惹人怜怜。一定是个有希望的悲剧演员。”
卜万苍导演的话,在阮玲玉9年的银幕生涯30部电影中得到了印证。
在处女作《挂名的夫妻》里,她生动地塑造了被封建势力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弱女子的形象;在《情欲宝鉴》、《故都春梦》,《桃花泣血记》、《玉堂春》,《神女》等片里,她塑造了受尽豪绅阔少、流氓恶霸的玩弄和压榨的风尘女子的形象;在《野草闲花》里,她塑造了为争取婚姻自由,打破旧婚姻的传统思想的勇敢少女的形象;在《新女性》和《三个摩登女性》里,她塑造了知识妇女的形象。
阮玲玉的作品风格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明星、大中华百合时期)多主演通俗社会片,甚至神怪片,饰演低下阶层的堕落女性,如妓女一类人物;或者是在旧社会受欺压而不反抗的弱女子。后期(联华时期)受新兴电影运动(又称左翼电影运动)影响,表演风格有所转变,转折点是在卜万苍导演的《三个摩登女性》中饰演对旧社会觉悟的女工周淑贞。其后主演的作品如《香雪海》(饰演农村妇女、
阮玲玉端庄大方,清丽脱俗。对待表演艺术,她勤奋刻苦,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不懈追求。表演中,她能够准确地体味人物的情感,捕捉到人物感觉,并用适当的眼神、表情、动作准确地表现出来。这种准确的内心感应力和形体表现力结合得又非常自然,显示出她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功力。
《神女》导演吴永刚曾用“感光最快的胶片”作比喻,给予她高度赞誉。在30年代的中国影坛上,她以重拍次数最少而成为导演们乐于与之合作的演员;又以使观众“每片必看”而成为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孙瑜坐在栩栩如生的阮玲玉遗体旁,默默地凝视着她,痛惜这位被万恶的旧世界吞噬了的艺术天才。他在《联华园报》上发表文章说:“她(阮玲玉)的一生是一页挣扎向上的史实。阮玲玉的卓绝演技霸占了中国影坛十几年以来的第一位。”
1935年,主演的影片《新女性》公映后,受到记者公会的无理围攻和黄色小报的诽谤,终因不堪受辱而自杀身亡。三月十四日殡葬,数以万计的观众结队为其送葬。1995年,电影系统举行庆典,并颁发了“电影世纪奖”,荣获“最佳女演员奖”,由其主演的影片《神女》也荣获“优秀影片奖”。1998年4月,其塑像在上海青浦县福寿陵园落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