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电影明星路明诞辰100周年
早期影星中有两个“小姨明星”,一位是顾兰君,姐姐是影星顾梅君,姐夫是著名导演徐欣夫。还有一个就是路明,姐姐是影坛“侠星”徐琴芳,姐夫是著名导演陈铿然。真可谓一对小姨,两位影星。路明的爱人是电影《家》的导演陈西禾。……








路明(1919.3.12—2001.3.6)原名徐薇官,学名徐茂漪。江苏常州人。四岁时随父亲迁居上海,其父能书善画,藏书很多,幼年时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着读书、写字、画画。6岁时进教会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入上海清心女中读书。
她的姐姐徐琴芳,比她大十二岁,当时是影坛著名的“侠星”,因主演《荒江女侠》(1-13集)而走红,姐夫是陈铿然,是资深导演,除了曾执导《荒江女侠》外,还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五卅惨案》纪录片,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描写工人斗争的《香草美人》等影片。
1936年,陈铿然应艺华影片公司之邀,编导了根据李涵秋长篇小说改编的《广陵潮》。影片开拍后,在片中扮演配角(红珠)的女演员许曼丽突然生病,于是陈铿然就叫小姨薇官顶替,并将她的艺名改为路明。这时候她刚刚进入上海光华大学念书,但为了拍戏,只得辍学。进入艺华影片公司任演员。先后拍摄了《弹性女儿》、《满园春色》、《化身姑娘续集》、《女人》等影片。后主演的影片《红嘴唇》因战事而停拍,但片中由她主唱的抗日歌曲《长城谣》却广泛流行,她曾经在广播电台多次播唱此曲,取得广泛的宣传效果。抗战爆发后,她参加了救亡演剧十三队,到难民收容所、伤兵医院和电台演出。
1937年末,日寇进入上海,演剧队自行解散。她又参加了青鸟剧社,演出了话剧《大雷雨》;后到晓风剧社演出话剧《洪水》。不久,她又考进了持志大学,准备完成她未竟的学业;但艺华公司又恢复拍片,她又回到“艺华”拍摄电影。参加拍摄了《影城记》、《神秘夫人》、《湘江歌女》、《刺秦王》、《女子公寓》等影片。其间,还曾在国华影片公司拍摄了《风流冤魂》和《红粉飘零》两部影片。
1940年1月离开上海,她和徐琴芳、陈铿然同往香港拍片。入南华影片公司,拍摄了《打渔杀家》和《薛仁贵与柳迎春》两部古装片。不久,南华影片公司解散,她又进入南洋影片公司,参加拍摄了《天作之合》、《情人四万万》、《莲门碧玉》、《风尘情侣》、《闺怨》、《白云塔》、《美人计》、《黑侠》等影片。她在喜剧影片《天作之合》中饰演裁缝的女儿璐璐,影片公映后,颇受欢迎,在港九地区影响很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他们于1942年3月离开香港,经湛江,到桂林,一路上经过许多艰难曲折,曾经以唱京剧维持生活。后来遇见到桂林出差的周伯勋,才又到了重庆,入中国电影制片厂万岁剧团任演员。抗战时期的重庆,因电影胶片缺乏,电影业处在停顿状态,于是“中制”附属的中国万岁剧团经常举行话剧演出。
1943年春,中万剧团邀请她主演由陈铨编剧的《蓝蝴蝶》,而此剧属《野玫瑰》的姐妹作,正受到进步舆论的批评,她以健康欠佳为由婉言拒绝;与此同时,却参演了于伶编剧的《大明英烈传》,由此触怒了“中制”厂长,并遭到此公的打击报复,受到莫须有的“处分”;于是他们三人愤然脱离“中制。
1943年5月加入中华剧艺社,她演出过《胜利号》、《孔雀胆》等话剧,在四川各地巡回演出。
1946年,她偕同姐姐和姐夫从重庆回到上海。不久就参加了“中电”二厂的影片《天堂春梦》的拍摄。此片由徐昌霖编剧,汤晓丹导演,揭露了战后国统区乌烟瘴气的现实生活:一名住宅设计师专为别人设计住宅,自己却无家可归、栖宿街头。她在片中扮演设计师的妻子淑兰,演技趋于炉火纯青。她还在片中演唱插曲二首,一首是黄贻钧作曲的《孩子,你乖乖地睡吧》,另一首是黎锦光作曲的《天堂的梦》,这两首歌曲都曾经流行一时。
其后,她又在“中电”三厂、二厂拍摄了《苏凤记》《郎才女貌》《三人行》,在“国泰”拍摄了《平步青云》,在“光华”拍摄了《何处不相逢》,赴香港“大中华”拍摄了《未出嫁的妈妈》和《千钧一发》,声誉扶摇直上。
上海解放后,她参加上海电影制片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拍戏的机会不多,仅仅在《苗家儿女》《平凡的工作》《热浪奔腾》等片中担任配角。还曾在上影剧团演出的话剧《雷雨》中饰演鲁妈;《上海屋檐下》中饰彩月。
1959年,上海成立电影专科学校,一些学历较高的演员被抽调去当表演班教师,她也是其中之一。她在讲台上教书育人,也颇为学生尊敬,达式常和朱曼芳都是她的高足。
1963年,她被调回上影剧团;翌年,“四清运动”展开,她又被下放到农村去“搞四清”。
1966年,“文革”来临,她和其他演员一样,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风暴的袭击,然后才获得了“解放”。
1973年冬,她接到上影人事科的一张通知,于是兴冲冲地跑去,准备接受“新的工作任务”,但主持人事科的工宣队却告诉她:“厂医务室缺少一名洗药瓶的人,现在你就去医务室劳动,每天洗完瓶子之后,要把医务室打扫干净才能回家。”就这样,一位拍摄过三十多部影片的“大明星”,就干起了洗瓶子的行当,据说这样的安排还是对她的“照顾”。
1975年2月,她被动员退休,从此结束了她的四十年的演艺生涯。退休后的她崇尚的是一种淡泊的生活,每天清晨起床,就去菜场买菜,回来之后就打扫居室,然后坐下来读报,听音乐,看电视,生活得倒也充实。
2001年3月6日在上海病逝,享年82岁。
1936:《广陵潮》(艺华)饰妓女红珠;《化身姑娘续集》(艺华)饰美艳少女金淑辉。
1937:《弹性女儿》(艺华)饰舞女莫美莲;《满园春色》(艺华)饰女职员张涵珠;《女人》(艺华)饰女学生梁玉芬。
1938:《风流冤魂》(国华)饰富家少女尤芸。
1939:《红粉飘零》(国华)饰厂主女儿林曼萍;《影城记》(艺华)饰女影星李薇;《神秘夫人》(艺华)饰女律师王建英;《女子公寓》(艺华)饰房主女儿赵冠英;《湘江歌女》(艺华)饰歌女金佩芳。
1940:《刺秦王》(艺华)饰可卿;《打渔杀家》(香港南华)饰萧桂英;《薛仁贵与柳迎春》(香港南华)饰柳迎春。
1941:《天作之合》(香港南洋)饰璐璐;《情人四万万》(香港南洋)饰大小姐;《闺怨》(香港南洋)饰少女;《白云塔》(香港南洋)饰秋风子;《黑侠》(香港南洋)饰女特工李青薇;《美人计》(香港南洋)饰孙尚香;《风尘情侣》(香港南洋)饰歌女路明;《莲门碧玉》(香港南洋)饰女侍黑丽拉。
1947:《天堂春梦》(“中电”二厂)饰淑兰;《甦凤记》(“中电”三厂)饰评剧名伶李莲秋;《郎才女貌》(“中电”三厂)饰女教师章虹;《未出嫁的妈妈》|(香港大中华)饰叶曼华。
1948:《黑侠与李青薇》(香港大中华)饰李青薇;《春满华堂》(香港大中华)饰妻子;《《何处不相逢》(光华)饰季文清和季再明;《三人行》(“中电”二厂)饰女职员叶素芬;《平步青云》(国泰)饰妻子蕙瑛。(
1949:《人在屋檐下》(华侨)饰戴太太。 《千钧一发》(香港大中华)饰表妹王素英;
1950:《在前进的道路上》(东影)饰罗存玉。
1953: 《银海千秋》
1958:《苗家儿女》(江南)饰党支书卡咪;《平凡的事业》(海燕)饰陆主任;《热浪奔腾》(江南)饰陆金妹。
1959:《风从东方来》(长影)饰市委书记妻子。
1964:《李善子》(海燕)饰吴氏。(未上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