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为何既爱又恨网络!?
(2010-04-11 12:12:00)
标签:
麦家网络文学网瘾林育群苏珊作家张蕾工信部愤青杂谈 |
分类: 文化评述 |
名家为何既爱又恨网络!?
著名作家麦家近日放言: “如果给我权利,我就消灭网络。”可想而知他痛恨网络已经到了何种程度。这不由我又想起了一年多前关于“网瘾”的辩论。当时,所谓的许多专家把网络形容成魔鬼一样,引起了许多网友的抨击。
不曾想事隔一年多的今天,又冒出个麦家,更是胜上一筹,居然要把网络给关了。呜呼,幸亏麦家先生不是工信部部长。否则的话,我们可不又要回到30多年前的“聋哑瞎” 时代,要是那样,会是什么样子?让人不寒而栗。
麦家提出消灭 “网络”的的主要理由一是网络文学是垃圾:“现在的大部分网络文学99%都是垃圾,而1%的精华如大海捞针,也就自然会消失掉了。”二是爱子心切:“我有一个儿子,今年十三岁,如何让他少上网,成了我和他妈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战斗’。坦率说我儿子还没有染上‘网瘾’,只要看见了,招呼了,他一般都会从命离开。”三是他认为网络可怕:“网络真可怕,一夜之间,可以把一个人变成另外一个人,把是变成非,把谎言变成真理。”
果真像麦家所云吗?网络文学是垃圾?不可否认,网络文学缺乏严格的编审制,致使网络文学良莠不齐,但我们不能就此彻底否认网络文学,优秀网络文学比比皆是,我不知道麦家先生是坐井观天,还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至于网络害了下一代,我想也过于危言耸听了。网络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产业,在实践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问题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况且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网络也是一样,用好了福也,反之就是祸。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加强网络的管理,同时也不能将有问题的孩子全部怪罪于网络,一个孩子家里得不到温暖、社会得不到关爱,他就有可能犯网瘾,这里看我们家长和学校怎么去管理、引导。其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麦家之所以这样说,其本质就是要把“网络”妖魔化。再者,麦家自认为非常害怕网络,认为网络是一个颠倒黑白的地方。这起码是一句不负责任的话,说重了是麦家自己在颠倒黑白。网络的民主监督作用,在世人眼里无人不知,好多大案要案就是通过网络曝光而揪出腐败分子的。我不知道,网络有什么可怕的,无论你是什么角色的人物,只要你走得正、行的端,网络又能把你怎么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害怕网络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些干着见不得人事的贪官污吏害怕曝光于天下。至于麦家你更不应该害怕网络,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如果你仅认认真真写你的文章,怕在何处!
麦家作为一个社会名人在公开场合大放厥词,对社会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你对网络不满意、有意见,你可以发表你的个人见解,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不能否定一切,甚至站到事物的对立面。其实从麦家回答新浪博客主编张蕾的一封公开信中不难看出(见麦加2010年04月10日一篇博文),麦家并不痛恨网络,甚至喜欢网络。正如他所说:“在一个多有禁锢的国度,这自然是个好事,我们终于有一个窗口,可以让舌头充分体验自由的快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向往的,因为我的舌头并不老实、聪明。”
从麦家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对这个国家是有怨言的,他认为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有禁锢的国度,当然在纸上是不敢乱写的了,在网络上就可以随心所欲,可以满足他“舌头充分体验自由的快感”。既然这样喜欢网络,为什么又憎恨网络呢?这恐怕要从利益说起,我们知道每一次变革、技术的进步,都要动到一部人的既得利益。网络时代太神奇了,昨天你还默默无闻,今天也许你就名扬四海了,像最近一名被称为“小胖”的台湾商店职员--24岁的林育群,因完美演绎了一首惠特尼·休斯顿的歌曲一夜间走红网络,被称为男版苏珊·博伊尔。在麦家这些大佬的眼里,这是万万不行的,要想成为一名人或要想成名,你即使有再好的天赋也不行,你得先做人下人,还得三叩九拜,把“师傅”侍候好了,然后再看“师长”们的心情,就像小沈阳,再受观众欢迎,也是老赵手里的一颗棋子。这些无名小卒哪能一夜成名,都一夜成名了,还要像麦家这样的名人干什么。都像网上这样,哪不坏了规矩,乱了套,这也许就是麦家等名人痛恨网络的真实原因吧。
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成了我们工作生活离不开、也不能离开的工具。其他且不说,但就人的情感沟通来说,如今,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好展示表白的平台,我们可以毫无忌讳地畅所欲言,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流露心中的无奈,发泄愤愤的不平,还可以感受美好的事物,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现实中,有的人地位显赫,高高在上;有的人天涯海角,无缘相识,即使近在咫尺,也不可能与之沟通和交流思想,但在网络中,就可以在心平气和在良好的氛围中畅所欲言。
网络给大家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地球因网络而“变小”,时空因信息而“缩短”,语言驾起了沟通的桥梁,使陌生变为熟悉,见得到见不到的陌生人蜂拥而来。我们不能自筑樊篱拒人千里之外,接纳和给予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乃常人之礼,如此简单的言行,便可揭开陌生的屏障,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利己利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不排除长时间网游的害处,也不否认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利用人们的善良,在网络中干着一些违法的事。在网络中会发生许许多多的故事,无论是喜剧或悲剧,最后的责任不能都归于网络,而是在于我们每一个人是怎么对待的,怎么把握的。
麦家醒醒吧,请不要再口出狂言,因为你是名人,你的言语虽然不代表官方,但你的话有着羊群效应,请把好你的口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