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二】【三年级第2册】第9课虫儿慢慢向前爬
(2020-04-25 16:35:26)分类: 教学设计 |
课题:第9课
备 课 人:马防震
备课时间:2020 年 04 月 25日
教学时间:【2020-04-26——2020-05-12】
备课类型:详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
2.理解并学会应用复制和粘贴命令。
3.会使用铅笔工具,了解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理解使用选定工具时选择透明和不透明两种模式的不同效果。
2.掌握选定、复制、粘贴移动的顺序,并学会合理有序地摆放基本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会有序的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通过绘制卡通毛毛虫,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
1.理解并学会应用复制和粘贴命令。
2.理解并会设置前景色与背景色。
教学难点:
1.理解使用选定工具选择透明和不透明两种模式的不同效果。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
1.课前准备。 请学生欣赏一幅毛毛虫图片。 2.师语言过渡,询问学生:这些毛毛虫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3.这节课我们利用手中的鼠标来亲手绘制一条毛毛虫吧! 揭示课题:虫儿慢慢向前爬 |
1.欣赏毛毛虫图片。
2.讨论毛毛虫的画法。 |
展示图片,让学生先认识卡通毛毛虫,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
二 教师引导 学习新知 |
1.教师课件展示本课成品毛毛虫,师生共同分析毛毛虫:毛毛虫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2.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自己先试着画一节毛毛虫的身体——也就是一个圆形,再给它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3.师:同学们画得都很认真,而且基本上都能完成圆形的绘制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那现在老师要和同学比赛,比赛规则:在最短时间内画好一个有黑色边框的绿色的圆形。谁敢接受挑战? 4.比赛开始。 5.师总结:我之所以能画得又快又好,是因为我有一个小法宝,我提前将圆形的样式、颜色选择好,再画圆形。 6.教师演示并总结介绍圆形样式的选择、颜色的选择、正圆的绘制方法。 |
1.学生观察毛毛虫,师生交流分析。 2.生自学课本,动手尝试画圆形。
3.听教师介绍比赛规则。
4.师生比赛。 5.学生了解前景色、背景色的设置,圆形样式的选择方法。 6.认真听教师总结。 |
通过师生交流,分析出毛毛虫的基本组成部分,尝试画一个圆形。
通过自己的初步尝试后,教师设计一个比赛的环节,让学生在比赛中掌握知识点。 |
三 师生互动 再探新知 |
1.画好了毛毛虫的一节身体,那后面许多节身体该怎么画呢? 2.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本。 3.教师演示并讲解。 (1)选定图形。 (2)选中“透明样式”。 (3)执行“编辑”-“复制”命令。 (4)执行“编辑”-“粘贴”命令。 4.学生尝试练习。 5.教师展示在巡视中出现问题的同学的作品。请求帮助,给会解决此问题的学生发言及演示机会。 |
1.学生交流。 2.学习课本内容。 3.学生听老师讲解,看老师演示。
4.学生练习绘制毛毛虫多节身体。
5.集中力量,解决难题。 |
紧扣教材,让学生学生自学课本,并学以致用。 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在练习中发现问题,通过全班同学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会更深刻。 |
四 动手操作 完善作品 |
1.相信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作品完善起来,那就快快动起手来。 2.教师课件出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1)制作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可以选择“撤消”命令。 (2)制作过程中,对于细节地方可以使用“放大镜”工具。 3.教师提醒学生保存作品。 |
1.学生动手完善毛毛虫。 2.部分学生制作时会遇到问题。 3.学生仔细研究,将课件出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应用到实践中。 |
学生自主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掌握会更牢固。 |
五 交流评价 分享成果 |
1.教师选出几幅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
1.学生汇报创作意图。全班同学欣赏并评论。 |
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能力。 |
六 课堂小结 归纳提升 |
1.请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再次强调颜色设置、样式选择,以及图形复制和粘贴的注意事项。 |
1.谈收获。 2.听教师总结。 |
学生和教师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印象。 |
【备注】教学设计原作者:合肥市习友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