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二】【六年级第8册】第1课信息时刻伴随我
(2019-02-21 19:17:38)分类: 教学设计 |
课题:第1课
备 课 人:马防震
备课时间: 2019年 02 月 21日
教学时间: 【2019-02-24——2019-03-02】
备课类型:详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无处不在。
【2】知道在信息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信息。
【3】知道信息活动包括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等。
【4】了解信息的一些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上网搜索关于信息的相关案例,了解信息对人类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2】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重点:
【1】认识在信息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信息。
【2】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认识在信息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信息。
【2】了解信息的特征。
课
教学过程:
环节 |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 互动游戏 导入新课 |
1.教师准备一组词汇,如狗、猫、老虎、大象、松鼠等。 游戏规则: (1)两两一组,将词汇发送给其中一人,拿到词汇的同学不得直接告诉同伴,只能给出相应的信息提示,另一位同学则根据提示猜出词汇。 (2)分AB两大组进行。A组的同学只能通过肢体动作表演,不得发出任何声音。B组的同学可以借助一些声音加动作。 2.刚才的游戏,AB两组中哪组能更快、更准确地猜出结果,为什么? 3.是的,同学们提到了信息,那信息到底是什么呢? |
收到词汇的同学根据游戏规则进行表演,另一名同学则根据同伴的表演竞猜词汇。 B组,因为提示的信息更多。 |
以游戏方式导入新课,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初步感受“信息”的作用。 |
二 交流讨论 了解信息 |
1.刚才的游戏中, 同学们感受到了信息的重要性,你能再举例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信息吗?(提示:参考教材,并填写教材中的表格) 2.让学生思考,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到这些信息的? 3.你还能例举其他关于信息的生活场景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生活,说说你看到的,听到的,等等) 4.可见,信息真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用眼睛看到是什么?用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身体触碰到的又都是什么呢? 5.是的,所以我们接收到信息后,需要通过文字、声音、图像、温度等载体传播。 |
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学生思考。 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场景。 学生思考,讨论。结论:看到的是文字、图片等;听到的是声音;闻到的是气味、触碰到的是温度和硬度等信息。 认真听讲。 |
说说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无处不在。 了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及信息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生自己举例,使其更清楚信息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获取的。 了解信息的载体。 |
三 情境体验 感受信息 |
1.同学们已经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那如果我们离开信息会怎么样呢? 请大家百度搜索“感觉剥夺实验”的案例。 2.让学生闭上眼睛,所有人不发出任何声音,静静等候三分钟,尽量什么都不想。 3.说说这三分钟里的感受。 4.教师总结:我们离不开信息,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 5.阅读教材案例,在这个野外生存训练中你会如何选择? 6.四人一组,先在组内交流你的选择以及选择理由。 7.全班交流,师生总结得出结论,必须有一样东西帮助我们获取方向的信息,以便顺利走出原始森林。 |
网上查找“感觉剥夺实验”的案例,观看实验图片。 模仿实验。 说感受。 认真听讲。 阅读案例,认真思考。 小组交流。 师生总结。 |
通过观看实验案例,了解人类对外界信息的依赖。(若机房不能上网,教师可以事先下载好案例) 让学生模仿“感觉剥夺实验”,切身感受不接收外界的信息。 再次感受到信息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了解信息、物质、能源是当前世界三大要素。 |
四 巩固练习 |
1.完成课本【做一做1】“方舟的一天”,观察、思考在这一天的活动场景图中,都包含哪些信息?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2.【做一做3】列举的几个俗语、典故,你都知道什么意思吗? 3.大家可以借助网络,百度搜索相关内容,了解这些俗语、典故的来历,并思考这个典故对应信息的哪些特征。 (温馨提示:课本知识库中介绍了信息的特征) |
观察分析,同桌交流。 上网搜索,阅读并思考。 |
巩固所学知识。
整合其他学科,让学生学会学习。
|
五 归纳总结 |
1.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你知道的信息有哪些特征?完成【评一评】。 |
1.知道信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信息很重要,我们离不开信息。 |
|
教学设计原作者:
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学 周本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