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二】【四年级第4册】第2课 编辑班级课程表
(2018-03-05 09:49:04)分类: 教学设计 |
宣城市第二小学2017—2018【二】电子教案
课题:第2课
备 课 人:马防震
备课时间: 2018年 03 月 05日
教学时间: 【2018-03-11——2018-03-17】
备课类型:详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表格中单元格的多种对齐方式。
【2】能熟练对表格增加或删除行、列。
【3】掌握单元格的选择及合并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在表格中绘制斜线并加入文字的方法。
【2】掌握在已有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的方法。
【3】根据需求合理合并单元格。
【4】会根据需求设置表格中单元格的对齐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体会到相关软件解决实际表格制作的优势,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树立学习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在表格中插入行和列。
【2】合并单元格。
【3】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
教学难点:
【1】选中表格中的内容并合并单元格。
【2】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
课
教学过程:
环节 |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 激趣导入 |
播放Flash动画,咪宝和咪尼来到我们的课堂,向我们提出要求,从他们提出的要求引出本课的内容。 |
熟悉的伙伴出现在课堂,学生很惊喜,愿意主动帮助咪尼。 |
|
二 生活感知 揭示课题 |
【添加“午休“行,合并单元格】 出示上节课完成的课程表。 1.动画演示淡宝不满意,一天六节课没有午休的话太累了,要求增加午休时间。谁能帮助他们?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并操作。提示学生“表格“菜单中有”插入选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表格中插入行。 2.指定一名学生演示插入行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区分在指定行上方或下方插入行的不同效果。 学生完善作品。 3.如果出现插入行错误怎么办?教师集中辅导学习插入行的正确方法, 并顺便讲解教材中“知识窗“的内容。 4.插入“午休“行后,许多空的单元格是不是不好看,能不能将它们合并在一起呢?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步骤,完成“午休“行的合并,并提醒学生”先选定,后操作“。 6.合并单元格前,先要选定,如果要合并整列或向个连续的单元格,该如何选定呢? 引导学生阅读“知识库“中的相关内容,学习行、列、多个单元格的选定方法。 |
1.回顾旧知识,积极思考如何满足咪宝的要求。
2.自学课本,学习在表格中“插入行“的操作。 3.学生按照课本进行插入行的操作。 4.纠正插入的错误行,学习如何删除行的方法。 5.自主学习教材,完成“午休“行的合并。 6.阅读“知识库“,学习多种选择方法。 |
任务驱动,知识移移,自学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演练结合,巩固自学。 插入行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要通过对错误的纠正加以巩固,同时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方法。 |
三 合作交流 探究方法 |
【对齐标题及表格文字】 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文字对齐的方法,将表格内的文字设置中部居中对齐。 2.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教材中“知识库“的内容,学习选中行、列和单元格,为下一步操作做好准备工作。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1行除了水平对齐还有垂直对齐,怎么完成? 4.学生操作,请先完成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周围的同学。请一名学生演示,教师介绍9种不同的对齐方式。 |
1.学生观察表格的变化。 2.积极探究教材内容,寻找方法。 3.根据已学知识,对标题文字进行设置。 4.参考教材,设置表格文字的对齐方式。 学生尝试设置不同的对齐方式。 |
用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充分调动、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个环节注重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温故知新。 |
四 巩固拓展 |
1.完成拓展任务一:按要求完成值班安排表。 2.完成拓展任务二:按要求完成周末活动评价表。 3.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多元评价。 4.启发学生探究如何增加“列“。 |
学生完成拓展练习。 |
|
五 小结 |
引导学生依据板书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
学生小结 |
梳理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
教学设计原作者:
合肥市习友路小学
叶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