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一】【五年级第5册】第12课 科学课上吹泡泡
(2017-12-12 09:09:26)分类: 教学设计 |
宣城市第二小学2017—2018【一】电子教案
课题:第12课
备 课 人:马防震
备课时间: 2017年12月12日
教学时间: 【2017-12-17——2017-12-23】
备课类型:详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新建图形元件的意义。
2.了解“Alpha”概念。
【过程与方法】
1.绘制圆形并设置颜色,调整对象大小。
2.熟练掌握运动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制作Flash动画,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Flash软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新建图形元件。
2.设置颜色、调整对象大小。
3.设置运动渐变动画。
教学难点:
1.新建图形元件。
2.制作运动渐变动画。
课
教学过程: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任务 驱动
引出 新课 |
老师做实验吹出泡泡,并请学生观察这些泡泡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泡泡飞起来了。 教师:泡泡飞起来的动画,其实就是运动渐变动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渐变动画的制作,揭题并板书课题。 |
1. 学生观察老师的实验,进地讨论并分析。 2.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 |
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求知欲。 |
教师 讲授
感受 新知 |
一、分析“快乐泡泡自由飞“的动画 教师:展示制作好的运动渐变动画,并带领学生分析动画。 师生共同分析,教师总结: 板书:创建“泡泡“元件-设置第1帧-设置第50帧-制作动画 1.创建“泡泡“元件。 教师演示如何新建“泡泡“图形元件,绘制透明泡泡。 2.作品展示: 选择学生作品展示,不足之处教师加以指正。 二、复习“添加图层“ 1. 欣赏添加了图层的作品,让学生讨论分析。 2.教师讲解:“泡泡“元件需要放在另一个图层,然后才能制作动画。 3.让学生演示操作,为动画添加一个新的图层。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
1. 师生讨论分析问题。 2.学生回答。 3. 制作“泡泡“元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制作。 4.学生制作。 |
“创建泡泡元件“作为本课第一个任务,也是新知识,但难度不大,老师演示后学生可以自行完成。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为动画添加一个图层,既复习了旧知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动画的兴趣,也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
自主 探究
完成 任务 |
三、制作动画 欣赏动画,师生共同分析第1帧和第50帧有什么不同。 任务一:制作第1帧。 1. 教师演示制作动画第1帧,将“泡泡“元件拖放到关键帧。 2.教师巡视并指导。 3.学生作品展示。 任务二:制作第10帧。 在第10帧滔天大罪中一个关键帧。 任务三:制作第50帧。 教师分析,学生演示如何制作第50帧动画。 |
1.学生自主学习影片发布。 2.学生上台示范。 3.观察学生示范操作,对比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4.学生练习操作。 |
通过任务驱动,先让学生大胆尝试关键帧的制作,教师再适当地总结示范,解决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本环节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发扬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
作品 展示
解决 疑难 |
四、作品欣赏、交流 1.组织学生欣赏他人制作的动画作品。 2.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适当点评,以鼓励表扬为主,对完成较好的同学分别进行不同奖励,并对不足适当点评。 |
1. 学生欣赏作品。 2.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 |
小结 新知
提升 巩固 |
五、课堂总结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小结和自我评价。 2.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3.完成课后评价表,自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
学生自我总结、归纳。 |
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查验自己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 |
教学设计原作者:
铜陵市实验小学
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