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今新车上市为何缺少仪式感?

(2020-10-19 18:30:17)
标签:

汽车

 

对此车发布,官方新闻稿用了这样一个词:炸裂来袭。定金只需555元。还没开卖,预定已经火爆。当然,这种自嗨,是需要勇气和实力。

 如今新车上市为何缺少仪式感?


如今新车上市为何缺少仪式感?

 

撰文/颜光明

 

1017日,MG借助滨江大道举行了一场上海式的“摇滚”,给黄浦江带来了热闹,吸引了周边市民和在此观赏夜景的游客。以“无处不燃”的激情来助力MG领航(燃动科技SUV)的预售价(9.98-15.98万元)发布。

 

发布会在艺仓美术馆。到现场却找不到(美术馆关闭)。工作人员说,MG活动在江边。找了半天才知是路演(新车MG+“迷笛音乐节”。实际上是MG冠名的“滨江夜市”,写有“上汽名爵·东岸迷笛派”。沿着指示牌走近才知是个“露天演唱会”,近似纳凉晚会,所不同的这是专业乐队的演出。

 

发布会很短。地点“指鹿为马”,通知“张冠李戴”,把“青春潮跑”当作“无处不燃”演绎。实际上新车与“迷笛”无关(赞助),而是一款SUV的预售,却冠有“领航”和“燃动科技”等炫词。现场没见到工作人员,尽是看客,捧场的拉拉队。随着摇滚节拍和阵阵声浪,人群开始扭动,手持旗帜,摇晃不停,情绪点燃,互动掀起,场面排山倒海起来。

 

我被这场面震撼。用手机记录了这燃爆的场面。暗自赞赏“无处不燃”这个词用得真妙,位于杨家渡的黄浦江段顿时热闹起来。不过,细究起来,MG仅仅是一个“闹”字吗?传递的也仅仅是个“燃”字吗?由此联想到了英国的摇滚,那可是穿着西装的摇滚,也联想到了海派音乐会的优雅等。那都是不同绅士风格的体现。但MG迷笛不同,既不是新车,也不是概念,而是合作性的商业演出,街头的堂会,一种车型传播的方式,旨在品牌效应的扩大。

 

尽管发布会的地址和主题语意不详,玩了个朦胧,找不到北,不知是在哪个环节出了状况,觉得一头雾水,但还是体验了一把“MG庙会”的热闹,感受到了被刺激起来的烟火气大有“潮跑”的气息,向着“八万青春”狂飙,正如厂家所期待的那样:一台潮跑,拿下青春。

 

对此,官方在新闻稿用了这样一个词:炸裂来袭。定金只需555元。还没开卖,预定已经火爆。当然,这种自嗨,是需要勇气和实力。不过,MG这种玩法,恐怕领航的不是内涵,而是促销的力度。

 

其实,这不是个案。近年来,这样的新车上市自嗨不少,热闹有余,而新闻不足。故只能称为上市活动,拉个群,发个通稿,也就完事了,至于如何落地也就没了下文。关于内容,除了价格之外,不是苍白就是雷同,能找出有价值的亮点几乎很少。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说,这是自娱自乐,很难出圈。这说明了什么?

 

首先,新车发布总是有其主张或战略意图及价值取向,这本身就有可说之处,也是对外表达的机会;其次,有关新车本身,承载着对市场的判断和定位的阐释,这本身就是传播商业理念的平台;再是,任何新产品都有“使命”和“诉求”,这本身就是一种话语权的提供。

 

所以,新车发布无论是营销还是传播的维度,都是车企经营活动的重头戏,演得好不好都事关车企形象和实力的体现,而它的内容直接与品牌形象和产品力有关。想必其重要性谁都清楚,但问题是,现在不少新车发布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几乎很少,不是浮躁轻狂,就是粗俗豪横,要不就是老板和高管的脱口秀,缺少对传播的基本尊重,很少考虑公众的接受度,过于自我,没有了仪式感。这不能不怀疑车企对汽车的态度和认知出了问题。

 如今新车上市为何缺少仪式感?


如今新车上市为何缺少仪式感?

如今新车上市为何缺少仪式感?

2020.10.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