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不长寿也是“罪过”?

(2016-07-02 13:01:27)

 

人不长寿也许是个耻辱。钱穆说得没错,看到了隐藏的哲理。资料显示,当下国人死亡多半是病死,而不是老去,这就值得反思。

 

人不长寿也是“罪过”?

 

撰文/颜光明

         人不长寿也是罪过。

 

         这是钱穆看了一本日本人写的书后幡然醒悟。此时他在读陆游的诗时发现,其晚年的诗健拔有力犹为震动。在日本人看来,人生如果不长寿也是一种罪过。回想自己从小就体弱多病,如不高寿则是人生的一大耻辱,故痛下决心,改变作息,有规律地生活,后来果然长寿(享年95)。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或不良习惯导致。我注意到,日本人在饮食上很矜持,确实吃得不多,尽管摆满一桌子菜肴,下箸时发现,其实就那么一点点,留下了摆谱的印象。再一想,其实不然,就那么一点点,可以使你营养得到均衡,食不在多,而在精,到位即可。其实也有简单的,那就是便当。在路口临街,站着吃或坐着吃,都是赶脚的,但简单不马虎,有料不油腻。我注意到,日本的厨房没有油耗气,干净整洁,看了舒服。他们有肠道进出口的洁癖。

 

         友人请我吃铁板烧。提醒我观察厨师的衣着和动作。说,他们仪表和专一就像从事艺术。果不其然,零距离的一对一服务,就像欣赏表演。吃客与厨师,似乎在共同完成一次味蕾的体验和互动,加上优雅的环境,自然生成出美好的意境,感觉不是填饱肚子,而是来寻找精神愉悦。当然,也有摊档的实惠,只是充饥,而不是让你吃饱撑着。

 

         这就是日本人的活法。有人说,叫人健康活着的秘诀就是不能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要有饥饿感。这未必当真,但日本人的匆忙与节制,以及他们的危机感,构成了凡事必须认真,找到存在感。木心说,日本人很刻苦,也很享乐。日本人很会做自己的奴隶。不像中国人喜欢卖老,他们活得谦卑。

 

         也正因为此,自清代以来,不少文人和开明人士都喜欢东渡日本留学,或亡命日本,从孙中山到梁启超,还有章太炎、鲁迅、周作人、茅盾、郭沫若、郁达夫等,早期的人文和科技都是来自日本的二手货。然而,这些底子又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给的。木心说,日本的好处是没有成见,善于模仿,不动声色地模仿,技巧拿到后,知道了,再改一改,就成为自己的了。而我们,向来骨子里是藐视日本人,曰:小日本、矮东洋、鬼子、倭奴。其实是吃亏的,早就该向日本文化要求回馈。

 

         我以为,这是实话。其中长寿的秘密并不是日本的“独有”,而是中国教的。日本民族起源,据说是秦始皇谋长寿,差徐某人到日本去找长生不老药。徐回说有,但有龙鱼包围,不得进,非得童男童女才能入仙山,于是带去。他聪明,这是移民。从此一去不复返,在日本岛上繁殖起来。

 

         这只是一种说法,不必当真。不过日本人的身材变化倒是个参考,过去矮小,现在也“高大”起来,因为他们有一个计划,叫“一杯牛奶使一个民族强壮起来”。看他们小学生冬天都穿着短裤,赤露双腿,看了不忍,其实不然。这个习惯也带入上海。有一次坐地铁,大冬天一个女孩还穿着短裙,一旁站着母亲,他们一开口我就知道来自日本。一车厢人,面面相觑。

 

         人不长寿也许是个耻辱。钱穆说得没错,看到了隐藏的哲理。资料显示,当下国人死亡多半是病死,而不是老去,这就值得反思。为什么?撇开天灾人祸,一个不能把自己都打理好的人就很难说对得起生命了。

 

201672

写于新宿京王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